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郑州城隍庙 寄托人们对神灵的崇拜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4/7/17 10:48:26 点击数: 【字体:

    内容摘要: 始建于明初的郑州城隍庙,是郑州市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城隍庙,是很多老郑州人生活和精神上都无法绕开的地方。千百年来,一尊尊城隍塑像,寄托着人们对这个正义化身的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始建于明初的郑州城隍庙,是郑州市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因其气势恢宏,建筑精美,吸引了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600多年过去了,缭绕的香火演绎着一个文化古城的另一魅力。如今,城隍庙的功能更多是在延续地方民俗文化,这也是郑州城隍庙的定力和魂魄所在。

    祈与愿

    这是一棵有着200年树龄的老榆树,树干遒劲,枝叶繁茂。

    对于家住郑州商城遗址附近的胡大爷来说,上午,坐在榆树下和人聊天,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老榆树矗立在郑州城隍庙内,更确切的位置是在戏楼后边、大殿前侧。这个地方也是每年庙会时最热闹的地方,一些地方戏演唱、杂技、魔术、木偶戏,甚至耍猴的都在这里轮番上演。

    8月上旬的一天,郑州高温,老榆树前边空旷寂寥,而戏楼上也是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即使这么热的天,来城隍庙的人也络绎不绝,一些人是来参观的,一些人是来烧香许愿的。

    更多的时候,坐在树下的胡大爷在静静观看,看一个个善男信女在大殿前烧香祭拜。

    一位妇女站在焚香炉前,面对大殿,口中念念有词,她希望来年儿子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孩子考学的最终成绩,也许不会因为她的祈祷而改变,但发自一位母亲心底的这个祈求,却承载的是一种天下最朴素也最美丽的愿望。

    大殿内立着一尊城隍的彩色塑像,城隍端坐正殿,身着黄色蟒袍,头戴天官乌纱帽,黑须垂在胸前,面容严峻,仪态威严。

    城隍为一城之神,他护佑百姓,纠察善恶,主判生死,以彰报应。两旁分列赏善司、罚恶司和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卒。

    城隍庙,是很多老郑州人生活和精神上都无法绕开的地方。千百年来,一尊尊城隍塑像,寄托着人们对这个正义化身的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烟缭绕,随风散去。烟雾中,胡大爷的视线尽头,是挺拔俊朗的戏楼。戏楼两侧的石柱上镌刻着的“传出幽明报应彰天道,演来生死轮回醒世人”楹联,让多少人陷入沉思。

    城隍 城和隍

    先有城,后有城隍。郑州也概莫能外。

    城隍原本不是神,从字面上看,城是城墙,隍是没有水的城壕。
 
    古代人,把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而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就是一城之主。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处长宋秀兰在《郑州城隍庙》书中写道,每个城市供奉的城隍神也不一样,多为廉吏或品行正直之官员。郑州的城隍,是为救刘邦而死的大将纪信。

    楚汉争霸时,汉王刘邦被项羽大军围在荥阳邙山一带,纪信毅然请命扮作刘邦。最后,刘邦得救,而纪信却被项羽活活烧死。

    明时,太祖朱元璋对城隍庙神极为推崇,下令京城和各府、州、县都要建庙供奉本地的城隍,并给城隍神以王、公、侯、伯等爵位。那时,全国共建了1472所城隍庙。

    人们为纪念忠心救主的纪信,推崇他为郑州城隍爷。皇帝敕封郑州城隍为“灵佑侯”,并建庙祈祀,所以又称“城隍灵佑侯庙”。

    据民国《郑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四年知州石纯粹、嘉靖六年知州刘汝、隆庆四年知州李时选均重修城隍庙。到了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也多次重修。

    从1984至2004年的20年间,当地政府对郑州城隍庙也进行了多次保护维修。

    现在的城隍庙,坐北朝南,面积近4000平方米,由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戏楼、大殿、后寝宫组成。建筑形式有悬山、硬山、歇山、卷棚高台楼阁等,几乎涵盖了我国常见古建筑的所有特点。

    神秘老戏楼

    置身于城隍庙内,一种久远而又独特的气息扑面而来。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商城遗址保护部主任汤丽萍说,郑州城隍庙中轴线上的建筑,都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这些建筑中,尤以戏楼和大殿最为珍贵。

    眼前的戏楼,高约15米,主楼居中,左右边楼与主楼相辅,飞檐斗拱,华美精致,气势非凡,在国内较为罕见。

    戏楼基座为青砖砌成,基座四周由汉白玉栏杆环绕,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基座上是歇山式楼阁,上下错落,翼角重叠,红色木柱撑起的楼顶和层檐顶面,雕梁画栋。

    更为巧妙的是,这座戏楼和其他敞开式的戏楼不同,基座前后有门,如果大门关闭,则无人能进入戏楼。此时的戏楼,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如今的戏楼,早已戏罢台空,风声过后,叮当作响的铜铃像,是戏楼对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时光的诉说。

    灰砖绿瓦、朱漆门窗的大殿,是城隍庙的核心建筑。远远望去,飞檐高挑,巍然凌空。

    城隍庙内原有不少碑刻,现仅存有明初郑州同知张大猷草书的《福赞》碑刻,字体圆润含蓄,轻灵秀逸。

    郑州城隍庙独具风韵的戏楼、庄严堂皇的拜殿,以及精细华美的砖雕、巧夺天工的木雕、彩画等,都弥漫着无与伦比的艺术光华。

    早在50年前,郑州城隍庙就被公布为“省保”单位。

    电影《泪洒相思地》、《我爱我爹》,电视剧《黄河东流去》都在这里拍摄。戏曲电影《我爱我爹》中的戏楼,就是这座戏楼。

    民俗民艺

    昔日,城隍庙曾维系着几十代人的情趣逸乐,至今仍留给人们绵长而温暖的记忆。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城隍爷生日时,庙会最盛,会期可达20天。人们在戏楼为城隍唱大戏,希望能保佑全城平安。台上古乐喧天,丝弦阵阵,台下听者或坐或立,如痴如醉。

    那时,进入城隍庙,就像进入阴曹地府,庙里到处是凶神恶鬼,阴森可怕。它暗示人们,要积德行善,莫做坏事。否则,死后到了阴间,也要受到阎王爷的审判。

    今日的城隍庙会,已不再是昔日的“鬼文化”庙会。

    在胡大爷的记忆中,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隍庙会依然兴盛,四方百姓来此焚香祈福。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风味小吃都汇聚于此。

    20世纪80年代以后,沉寂了多年的传统庙会也得到了恢复,并且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除了戏曲、陈列展览、民间工艺制作之外,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尤其是2003年2月,郑州市举办了首届郑州城隍庙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游客。

    近几年,郑州在传统庙会的基础上,连续举办了“郑州城隍庙新春文化庙会”活动,展示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2013年的文化庙会,除了河南地方戏演唱、秧歌队、盘鼓队、唢呐吹奏等传统表演项目外,新增添了四川变脸、龙狮舞、高跷队、小丑魔术等项目。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3-08-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