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当代郑州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郑州

在京河南人柳哲:寻根问柳为民族复兴中国梦增添中原元素

2013/5/29 17:29:39 点击数: 【字体:

    柳哲:知名姓氏文化研究人士、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总策划、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出生于河南新郑,1996年来北京大学进修,长期从事柳下惠及其柳氏家谱研究。被媒体誉为“北大游学代言人”、“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

  与大学、研究院的学院派同行相比,在京河南人柳哲的面目多元且更加生动。作为民间学者,17年前,他带着3000元钱独闯北京圆学者梦,游走于乡间、城市、农舍和图书馆。孜孜不倦地考证先祖柳下惠及其柳氏家谱,成为传承、发扬中国家谱文化的标本人物。

  寻根到濮阳

  在中华姓氏大讲堂的筹备事宜告一段落后,5月20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柳哲,再次电话问候濮阳县70岁的孙运志老人,感谢这位老乡对他先祖、“和圣” 柳下惠墓地的守护。

  濮阳县八公桥镇柳固堆村,有一个占地一亩多的古墓,据柳哲考证,这是他的先祖、春秋时期曾坐怀不乱的君子柳下惠的墓地。

  10年前,孙运志曾在墓前许愿,愿自己的侄子能生下一个儿子,结果,愿望成真。孙运志特别感激这座古墓,于是,他决定为柳下惠守墓,这一守就是10年,

  按照史书记载,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是现在的山东,为何会葬在濮阳县?

  柳哲称,濮阳位处山东与河南交界点,当时的鲁国涵盖濮阳县。有史书记载出生在山东兖州的柳下惠封地在濮阳县,作为当时的高官,柳下惠死后惯例是葬在封地。

  去年5月,柳哲致信濮阳县政府,提议借柳下惠之名,将濮阳县打造成海内外柳氏的寻根祭祖中心!去年6月,作为柳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的柳哲,受濮阳县政府邀请,带领10多名柳氏宗亲,先后到濮阳县龙碑、挥公陵园、柳屯镇的柳下惠封地、八公桥镇柳固堆村的柳下惠墓和郎中乡展坵村的柳下跖墓、高城遗址进行了实地查看。随后,柳氏宗亲与濮阳县有关领导就柳姓文化进行了交流研讨,柳氏宗亲还向濮阳县赠送了柳氏书籍。

  为圆梦 到北大

  柳哲说,自己和守墓10年的孙运志是惺惺相惜,2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柳下惠及其柳氏家谱。

  上世纪70年代初,柳哲出生于河南新郑,上小学时,随父母迁居到浙江。高中毕业后,在文化馆工作的柳哲在一个老人的家里发现了17本《蜀山柳氏宗谱》,这让柳哲如获至宝。翻开家谱第一章,他眼前一亮,竟然是历史上有名的柳下惠!再往后翻,柳哲竟然在家谱的最后面找到了自己父亲的名字!这次经历让柳哲对家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6年,在北京大学一位张姓老师的介绍下,一心想成为学者的柳哲辞掉在文化馆的工作,怀揣多年的积蓄3000元钱到北京大学进修。

  柳哲本想在北大中文系进修,但带的钱不够。张老师说,如果真想学东西,不在乎文凭和学位,可以在北大旁听。在张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吃、住、学都在北大,却不是正式北大学生的燕园游学生涯。

  柳哲的学术之路走得很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柳哲都没有固定工作,他的研究经费,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回忆当时的窘迫时,他说:他手头的家谱资料大多是手抄的,那时,碰到没课的时候,他就乘公共汽车去图书馆抄家谱,往返路费4元,中午吃盒饭7~8元,一天的花销也就十多元钱,但即使如此,也让他感到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最初几年里,柳哲只能靠在北大校园里干些抄抄写写的零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压力最大的是经济问题,我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第一次打工,是帮某公司抄信封,两天挣了120元,我乐了好一阵子”。

  “寻根问柳”

  在北大,柳哲见到了不少柳姓名人,他总感到格外亲切,萌生了能不能把这些人联合起来,一起研究柳氏文化的想法。1996年6月6日,他发了一封倡议书,提议成立中华柳氏宗亲会,倡导华夏柳氏宗亲联谊。之所以选择6月6日,是因为“6”和柳谐音。

  他按照名人录的地址写信,表达自己联系各柳氏宗亲的愿望,不久就有人给他回信:上海一位柳氏后裔专程到北京拜访他;东北一位研究地方志的宗亲,热情地给他寄来相关资料。

  2006年,网络逐步普及后,他开了自己的博客,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的柳氏后裔发来的邮件,向柳哲咨询他们的祖先。

  而在北大,柳哲也收获了爱情。他和爱人结识于北大,她当时也在进修,非常理解、支持柳哲的事业。2001年,他们结婚了。同时在这一年,柳哲还提出了“北大边缘人”的概念,并得到不少人的认同,成为一个群体的代名词。

  为了让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柳哲给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儿子在家谱中的排字,“和”字既取自柳氏鼻祖柳下惠的“和圣”之名,也有和平、和谐之意,希望他能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 对话柳哲

  家谱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承


  东方今报:致力于柳氏家谱研究的你被媒体称为平民史官,作为民间学者,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家谱研究热?

  柳哲:家谱,只有中国(主要是汉族人)才有,记录了民族群体繁衍、迁徙以及在物质和精神等领域创造业绩等其他方面的情况,既为自己家族也为国家提供了详细、准确的微观层面的资料,对宏观层面的政策在微观方面的反映,也有一种标本式的作用。

  在中国学术史上,包含家谱的谱牒之学,一向被奉为“大道”,用以补充“国史”和“家传”的不足,并订正其错讹。在我个人看来,每一个炎黄子孙,只有数典不忘祖,方能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东方今报:修家谱的意义是什么呢?

  柳哲:其实家谱更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传承,而不是血脉传承。你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寻找自己姓氏的根源,自己家族的文化渊源,自己有哪些优秀的祖先,应该在一个宽泛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而不必太局限于狭隘的血统。

  修家谱是敬祖先的表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这是错误的,其实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这就是朴素的宗教。不仅我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山东来认祖寻根。

  东方今报:柳下惠因坐怀不乱而家喻户晓,你为何说他是中国私学教育第一人?

  柳哲:我是柳下惠的约90代孙,对于一般人,可能只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其实柳下惠还是个教育家。退居柳下后,他创办私学,在家中授课,招收学生,传播文化、礼仪等知识。据记载,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有百余人。孟子赞扬他: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因此,他也有“和圣”之称。

  ■ 点评

  点评: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关键在做!从北大旁听生到研究家谱文化的标本学者,在京河南人柳哲寻根问柳的学术人生,为民族复兴中国梦增添了亮丽的中原元素。

  点评人:

  刘金山: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09-05-2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