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印象郑州 >> 浏览郑州

郑州往事:探访老坟岗 曾今的花街柳巷

2013/10/14 10:39:37 点击数: 【字体:


    一个状如古代铲形货币的雕塑,挺立德化街的西入口处,宣告了一个传统商贸街历史使命的结束,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步行商业街即将登场。当我们审视德化街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想到曾与它唇齿相依的老坟岗。

    七八十年前,当德化街在郑州商界叱咤风云之时,老坟岗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地方盯着德化街老板们的钱包过日子。当时德化街的老板们经商赚了钱,都要到老坟岗去吃喝玩乐;而到德化街购物的人,在购物之余,也免不了到老坟岗逛逛。七八十年后,德化街不复有当年之勇,而老坟岗却成了商厦林立的综合性商业区。历史,仿佛在有意无意之间,跟德化街和老坟岗开了个玩笑。不太喜欢老人说古的年轻人,大概很少知道郑州曾经有个老坟岗。而上点年纪的老郑州,没有不熟知老坟岗的。解放前,郑州几乎所有吃喝玩乐的内容都集中在老坟岗。用老辈人的话说,老坟岗虽比不上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大世界、天津的大栅栏、汉口的民众乐园,但它们有的,老坟岗也都不缺。

    郑州民间概念中的老坟岗,基本上相当于现在二七区解放路办事处的辖区。具体一点说,老坟岗东起二七路,西至福寿街、光明胡同、东陈庄东街,南起解放路,北至太康路,面积仅0.29平方公里。建国前,老坟岗因位于金水河之北,统称河北沿。这里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沙地。从明朝开始,不少人家到这里买地安葬亲人。经明清两代,原来的沙地成了一个墓冢累累的地方。当时这里的地势比周围高出约10米,人们就把这里称为“老坟岗”。

    三教九流的聚集地

    72岁的李海振老人说,几十年前的老坟岗,有迎河和顺河两条臭河。老坟岗中间是片空地,有拉洋片的、变戏法的、骂大会的、卖大力丸的、卖全鹿丸的、玩猴的、说唱的、算卦的、看相的。当时老坟岗的老艺人,表演时不说场场爆满,但混个肚子圆,是没问题的。老坟岗卖大力丸的,很多是摔跤人,像刘海波,就在摔跤方面颇有造诣。而郭兰河的九节鞭更是甩得出神入化。当时老坟岗有个叫得善魁的艺人,以打弹弓出名。得善魁可以一手抛出花生米大小的子儿,然后抬手一弓,准确地将其射落。得善魁的绝活是“回头望月”——他向后抬起左脚,在脚后跟儿上搁一玻璃杯,杯上放一铜板,铜板上再放一个小土块,然后弯腰搭弓,侧身将土块打碎,而玻璃杯与铜板动也不动。老坟岗还有一种拉洋片的。所谓拉洋片,就是让顾客通过一个圆洞洞去看里面布景上的各种图案,有点像现在的幻灯片。玩洋片的一般都这样喊:“都来看都来看,往里头瞧往里头瞧,看了这片看那片,5分钱看洋片儿了……”今年60岁的杨双宪老人小时候经常到老坟岗去看热闹,那时候才几岁的他最爱看“骂大会(也有人叫唱大会)”。“骂大会”是河南特色,但不是河南特产。“骂大会”在北京叫相声,在天津叫逗哏儿,叫法不一样,内容差不多,大多是通过说荤话逗看客开心,充斥了很多不健康的东西。那时的“骂大会”便宜,两分钱可以一看。表演“骂大会”的一般是父女两个,也有父子俩或夫妻俩的。表演中,闺女常常把爹叫鳖叫狗,爹也常常对闺女骂些不堪入耳的话。老郑州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你骂谁?跟骂大会一样!”“俗话说聋子好打岔儿,哑巴好说话!”这是“骂大会”的开场白。杨双宪老人还记得当时的一个曲目“聋子打岔儿”:

    “二大爷!”父对儿说。

    “唉!”儿对父说。

    “你上哪儿?”父问儿。

    “啥?贼偷你一件小布衫儿?”儿回答。

    “你耳朵背?”父亲说。

    “我不背,前边有警察局后边有消防队!”儿子说。

    当时没有电视,这就是最大众化的娱乐了。

    “十八兰”、茶社艺人与“万能脚”

    在老坟岗的西一街,曾经有一家大坑戏院。当时,由周海水率领的豫剧小窝班(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从小就在这个小窝班学戏)曾在此演出。小窝班的王牌是18个名字中都带“兰”字的演员,号称“十八兰”。这“十八兰”中就有后来名声极大的崔兰田。除街道外,老坟岗的空地上遍布着土坟,坟墓的空隙间盖有戏院、茶社。茶社里大都有说评书或者唱河南坠子的。这些戏院有大国民戏院、小国民戏院、国盛舞台、小和平戏院、小和平舞台等。茶社有周洪礼茶社、盛友茶社、马聚保茶社、忠义茶社、孙老七茶社、马天章茶社、李相池茶社、杨进才茶社、文生茶社等。以上茶社除文生茶社和孙老七茶社专卖茶外,其余茶社都有艺人在那里说唱。这些艺人中比较有名的有刘明枝、刘桂枝、李元春、于忠霞、汪国宝、王连堂、马素芳、范明选和赵发林。在今天解放路办事处南侧的位置,那时有个简易棚,“万能脚”在棚里表演。“万能脚”没有手,全靠两只脚写字、描花、穿针引线、剪纸花、拆装木盒、打鸡蛋。因为看的人很多,所以“万能脚”收入相当可观,生活较富裕。在当时老坟岗的南游艺市场有个马戏场,马戏场里有飞车走壁、上刀山、玩杂技、跑马等各种表演。

    大席棚里的明星艺人

    解放后,对于民间艺人,郑州民众教育馆委派评书演员马中三负责把他们组织起来。教育整顿之后,这些艺人们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分散演出。当时艺人们都是在茶棚里演出。因为年久失修,茶棚破烂不堪,雨天漏雨,寒冬进雪。1952年,文化局专门拨款,对茶棚进行了修缮。1953年,政府在老坟岗又建起了七座大席棚,安排艺人们在里面演出。1959年,文化部门在大席棚所在位置建起了一所砖木结构的曲艺厅。在大席棚演出过的艺人中,老坟岗的老人们印象最深的是耿庚晨。在《胭脂》、《赶脚》、《下乡》、《游乡》、《风雪配》等剧中,耿庚晨生动地塑造了几个不同性格的老汉形象。1965年10月,耿庚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南、西北区戏曲观摩大会,受到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接见。老人们还记得梨园寿星史大成。史大成聪明好学,20岁时,他对三弦这件乐器就运用自如,自成一家。他的演奏潇洒大方,琴声清脆明亮。当时很多观众看戏,不是看演员演戏,而是专听史大成演奏小三弦。就连孩子们做游戏时也兴高采烈地大喊:“满堂红,史大成。”

    闹出乱子的首场演出

    今年70多岁的李海振老先生说,解放初,在老坟岗有一场演出还闹出了不小的乱子。1951年,在如今金博大西南角的位置,郑州市总工会建起了工人俱乐部。工人俱乐部是当时郑州最现代的剧院。李海振回忆说,因为那时候玩的地方不多,第一场演出时,工人俱乐部里人山人海。但因为主演感冒没上场,观众炸了锅。工会主席上台指挥,想控制住局面,但无济于事。情急之下,工会主席下令抓人,一共抓了12个人。“没想到啊!”李海振老人说,“就因为这第一场演出,工会主席下了监。”据《中共郑州党史大事记(1921—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记载:1951年2月10日,郑州市总工会在老坟岗工人俱乐部组织首次文艺演出。由于垫戏过多,引起观众不满,虽经多次解释,仍然无效。当时的郑州总工会主席李文甫即指示将带头闹事的12名观众扭送派出所审查,不久即放出。省委认为这一行动是侵犯人权,将李文甫逮捕。2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开除李文甫党籍的决定,并建议省、市人民政府及各革命组织撤销其一切职务,依法严惩。17日,市总工会执行省总工会关于撤销李文甫总工会主席职务的决定。7月5日,市人民法院判决认为李犯有侵犯人权罪,因情节轻微,决定对其免予刑事处分。解放后,老坟岗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很快,除了上文提到的工人俱乐部外,政府还在民主路北段盖起了郑州市第一座宽银幕立体影院。

    如今,曾经在老坟岗热热闹闹地存在过的民俗艺术,大部分都已经难以看到了,老坟岗也早已不是往日的老坟岗。今天,走在老坟岗的东部,满眼都是林立的商厦,遍地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巨大的广告牌占据着从地面到空中的醒目位置……昨天的老坟岗已经走远,今天的老坟岗正越来越繁荣。

    四条老街曾是老坟岗的骨架

    别看老坟岗地方不大,大街小巷可着实不少。解放前,老坟岗的游艺场所大都集中在西一街和西二街。

    西一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长345米,宽31米。该街路东有七八家手工卷烟店,一家玻璃煤油灯商店,两个估衣摊,还有花业公会。街北头向东有一拐街,仍叫西一街,里边大都是卖面的、卖大米的和卖估衣的。西一街路西由南向北依次是文明茶社、大坑戏院、一分利饭馆(该饭馆后院是国民党军警宪稽查处)、几家手工业卷烟店、白铁铺。西一街北头是个“鬼集”。所谓“鬼集”,就是只在凌晨存在的集市。每天天蒙蒙亮时就有人来这里做生意,有卖米的、卖面的等。一到天亮,集市就散了。鬼集上的物价变化很快,转眼间就能涨两三倍。

    西二街也是南北向,长335米,宽5.5米。该街东侧由南向北是几家颜色铺和扎鸟笼的、打帘子的店铺以及豆浆房、火神庙。颜色铺就是卖染布用的颜料的商店,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西二街两旁的店铺多数是草棚或者席棚,所以经常有失火事件发生。当时的人迷信,觉得是得罪了火神。为了祈求火神保佑,居民们就集资修建了一座火神庙。火神庙原来建在路西。西二街路东有座两层的砖楼戏院,传说经常冒出青烟。有人就说这是火神显圣要归位。1933年,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将火神庙由路西迁往路东戏院的位置。后来在火神庙的庙址上,又办起了学校,名叫国民十一小1949年,国民十一小与解放路一小合并。西二街路西侧由南向北依次是一个戏院、几家颜色铺、几家打帘子的,还有施德医院和荆子明的中西医院。除了西一街、西二街,顺河街、迎河街也是旧时老坟岗的重要街道。当时的顺河街,东西向,长500米,宽13米。该街路南侧由德化街口至正兴街口,有德义楼饭馆、义庆长中药店、仙宫美理发厅、德聚楼饭馆、新华浴池、西兰轩饭馆、金河饭店和两家饺子铺。其中仙宫美理发厅只给有钱人理发,平民轻易不敢问津。沿顺河街的五虎庙(现二七宾馆后边)街口向南,就是五虎庙。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五虎庙都有很热闹的庙会。五虎庙街口附近是骡马行比较集中的地方,共有9家骡马行,其中包括帖中聚的泰恒骡马行、海大驹的义兴公骡马行、帖全玉的同义合骡马行、海志四的天合骡马行和海保玉的复兴恒骡马行等。顺河街与迎河街有四条小木桥相通,从长春桥往西至西一街口是顺河街最繁华的一段。这一段以经营饮食为主,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店铺,比如赵国良的酱牛肉铺、张玉春的稀饭铺、杨文清的胡辣汤煎包子铺、帖老三包子胡辣汤铺、李废昌牛肉汤铺等,另外还有一家天津狗不理包子铺。迎河街也是东西向的,长520米,位于旧金水河北。迎河街的特点是手工作坊比较多,有铁匠铺、铜匠铺、石匠铺等,另外还有一家修鞋的。砖楼戏院,传说经常冒?

    处决死囚曾经在老坟岗进行

    老坟岗还曾经是个处决死刑犯的地方。1948年12月7日的《郑州新闻》有一篇题为《劫匪秦桂华昨被枪决 行刑时群众叫好》的消息(如上图)。原文主要内容如下:本报讯 国民党匪军兵痞秦桂华,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昨在老坟岗枪决,观众人山人海。当行刑时,群众竟至高声叫好,额手称快。该犯于上月14日以冒充解放军敲诈民财、扰乱治安被警备部逮捕,送公安局转送法院。前后抢劫据其自供,计有铭功路、二马路、回民市场、西二街、德化街、一马路等处案件数起……人民法院以该犯罪证确凿,怙恶不悛,乃于昨日依法枪决。

    花街柳巷曾经在老坟岗泛滥

    解放前,老坟岗之所以在郑州出名,不仅因为这里集中了许多江湖艺人,更因为这里是当时郑州最大的“红灯区”。今年70多岁的李海振老人回忆说,16岁的时候,他在大同路南洋百货商店做学徒工常常有老坟岗的妓女到商店里来买东西。妓女挑完东西后,经常让李海振跟着去妓院取钱。“你知不知道我们是干啥的?”有时候,妓女会问他。“不知道!”接过钱,年轻的李海振就低下头。“去吧!”妓女轻轻地挥一挥香巾,让带点儿薄荷味的香气扑到李海振的脸上。李海振大气也不敢出一下,出门就一溜烟跑了。当时老坟岗的妓院分三等。一等妓院,门开着,妓女不用站门口;二等妓院门关着,妓女站在门口拉客;三等妓院一般也是私人旅社,半开着门。

    据记载,当时老坟岗的鲁杨里、豫兴南里、北里、三兴里一带,均属一等妓院(江苏班)聚集地。这些妓院中最有名的一家叫双凤公寓,其老板张学仁是花业公会会长。所谓花业公会,也就是妓院业的行会。瑞祥巷、新春北里、杏花里是二等妓院(河南班)的聚集地。三等妓院分布在新春南里、惠芳里、北胡同、富春南里和富春北里。另有一部分暗娼散布在老坟岗周围。1931年出版的《旅行杂志》曾经这样描写郑州当时的妓院:“现在皆高唱废娼,独郑州则当冯玉祥督汴时,实行坚壁清野,娼妓天然淘汰,近则复聚于河北沿(老坟岗南)一带……区区郑州一隅,统计南花北柳,何止千人。每至夕阳西下,笙歌嘈杂,几不知世上尚有干戈未息之地也。”据统计,当时在老坟岗,仅三兴里就有妓院数十家。到1948年郑州解放之前,老坟岗还有明娼400余人,其中三分之一患有梅毒、淋病等性病。因为妓院多,郑州人当时都称老坟岗为“野鸡岗”。因为妓院多,老坟岗经常发生刑事案件。1947年的冬天,在豫兴南里,因为争风吃醋,一个嫖客被杀死。第二天,当时的民营报纸《风沙晚报》在头版头题登载了以《能在花下死 做鬼也风流》为题报道了这件事。解放初期,老坟岗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改造,首先就取缔了妓院。人民政府发布通告,不论是明娼,还是暗娼,一律集中进行登记。通过教育,妓女们有的结婚成了家,有的返回家乡。政府还给400名教育后的妓女安排了工作,分配到豫丰纱厂等单位。其中进豫丰纱厂的人最多,超过200名。通过学习和劳动,这些妓女都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清理整顿老坟岗喜获新生

    解放前老坟岗卫生条件极差,李海振老人说,当时有这样一句话——“上边有飞机(蚊子),下边有坦克(臭虫)”——说的就是老坟岗。老坟岗人早上起床,经常会发现臭虫趴了一身,都不知道痒了。晚上睡觉,一翻身可以压死几个臭虫;一巴掌打下去,可以打死十几个蚊子。当时老坟岗的街道大都很窄。金博大商场所在的位置,当时叫杏花里。别看现在那地方够大气的,可当初杏花里连一辆汽车都开不进去,最多能走一辆黄包车或者架子车。1948年郑州解放后,老坟岗获得了新生。通过禁妓、肃毒、清理整顿,老坟岗才真正成为劳动群众进行商品交易和游艺娱乐的活动场所,成为郑州市城乡物资交流的主要市场之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2011-08-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