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告成镇有座世界闻名的观星台,如今这座观星台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观星台往东约两公里,有条石淙河,唐代一代女皇武则天,曾在那里修建了三阳宫,还营造了一段千古美传的“石淙会饮”佳话。对于这样的地方,必须要专门前往探访一番。
从告成镇往东,行至石淙河桥时,要下到河道里溯流而上,走不远前方就没有了路,只好弃车步行。河道边堆着一堆堆的沙石,河道里被挖成千疮百孔。可能是前几年曾经有人承包这片河滩,想搞养鱼和综合开发,只见河滩上挖了几个鱼塘,只是已经干涸。河道里有一股细流,水黑乎乎的,可以看到水底沉淀的黑色煤灰。河滩上长着高高的蒿草,早已经干了,下面能看到今春新发的绿芽。
顺着河道往前又走数百米,终于看到了绿树荒草掩映下,河两边突起的巨石——石淙会饮处到了。
跨过水流,开始向左边的岸上攀去,登到岸边高崖巨石之上,映入眼帘的,是河道里那嶙峋的怪石。这就是被称为北方小桂林的石淙涧了。徐霞客当年爬嵩山时,专门绕道至此进行考察,对这里有过一段描述:“从小径南行二十五里,皆土冈乱垄。久之,得一溪。渡溪,南行冈脊中,下瞰则石淙在望矣。余入自大梁,平衍广漠,古称‘陆海’,地以得泉为难,泉以得石尤难。近嵩始睹蜿蜒众峰,于是北流有景、须诸溪,南流有颍水,然皆盘伏土碛中。独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于颍。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到此忽逢怒石。石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和,绮变万端。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踞中央者,则为饮兕雌犀牛,为卧虎。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揆估计崖之隔,以寻八尺为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丈计,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
真佩服徐霞客,他也就是从这里一过,就对这里有着如此细致而准确的描述。
这里的出名,则是得自于武则天。公元700年,武则天在封禅嵩山四年后,又一次故地重游到了嵩山脚下。本来她想去桂林看看那里的美景的,但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她年事已高,显然极不现实,这时告成的县令对她说,何必一定要去桂林,告成就有那样的美景,可以称为北方小桂林。于是武则天就驾临石淙河,到了这里,看到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多姿,或横卧、或耸立,有的孤立,有的成堆,奇形怪状,极为奇特,对这里大加赞叹,命人在这里建起了三阳宫,之后在这里一住数月。
一个夏日,在此避暑中的武则天命人在石淙河的巨石上搭上台子,在河面之上组织了笙笛歌舞,大宴群臣,并赋诗饮酒,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参加这次宴会的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宰相狄仁杰以及李峤、桃元崇、苏味道、崔融、徐彦伯、薛曜、杨敬述、于季子、沈铨期、宋之问、张易之、张昌宗等。之后,还在秋季又一次在这里大宴群臣、饮酒作诗,并让张易之分别作了《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连同她与臣下所作的诗,一并摩崖石刻在石淙涧的巨石之上,保存至今,从而留下了“石淙会饮”的千古佳话。
如今,这里的崖壁上,仍保存着1300年前一代女皇与大臣诗人留下的摩崖石刻,只是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之后,大多数石刻字迹已经漫漶不清了。
从此以后,这里作为中州胜景,历代均有文人前来凭吊游玩,河里的巨石上不时可以看到后人的题记、碑刻。
遗憾的是,由于后来对武则天的贬抑,加上里面还有其面首张易之、张昌宗的诗,为人所恶,石刻有人为毁坏的情况。她们当年宴饮的巨石,也因处于河道中央,时常要受洪水的冲刷,终于在前些年被冲倒塌到河道里了。
武则天在三阳宫一住数月,除避暑、大宴群臣外,她考虑的,更多的是她身后的事情如何处理。此时的武则天已有七十七岁高龄。她在这里,考虑的是身后该还政于李唐子孙,还是传位于武氏后裔。
女皇心目中的“三阳”,就是她的儿子李显、李旦和她的侄儿武三思,她希望在她身后,他们三个人能和睦相处,共攘盛世……经过三阳宫内一个多月的上下斡旋和多方的政治谋划,所谓的“三阳开泰”终于出台,武则天决定还政于李显,而李显承诺让武三思在李唐王朝中仍保有一定的地位,李武和谐共处以形成大唐泰兴的局面。
然而,历史并没有给武则天“三阳开泰”的机会。由于一代名相狄仁杰的去世,政治变数激增,李武两家互存交融、“三阳开泰”的局面始终未能形成。神龙元年,即公元705年正月,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拥戴下,唐中宗李显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驾崩。景龙元年,即公元707年七月,武三思在一次兵变中被杀身亡。武则天心心念念的“三阳开泰”终成过眼云烟。
站在一处高岗之上,看着河里的黑水,河滩上的淤泥荒草,感到世事变迁是如此剧烈。问申所长当年的三阳宫所在,申所长指着岸边的一片相对平整的荒地说,就在那一带。武则天离开这里三年后,就命人拆除了三阳宫,用其材料在伊河边建造了另一座宫殿,难怪现在一点也找不到宫殿的踪影了。
不过,现在这里除了仍存有摩崖石刻外,还有许多关于武则天在这里的传说,如武则天的洗脸盆、洗脚盆等,让人津津乐道,传颂了一代又一代……(王学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