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郑州

登封马鞍山里探秘“阳乾”

2018/4/13 15:13:52 点击数: 【字体:


    在登封驴友之间,常闻阳乾山,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后来才知是现在登封市的马鞍山。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登马鞍山,并揭开她一层层美丽的面纱…… 登封时报 孙淑霞 文/图

    阳乾山黄城故城遗址:随处可见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

    阳乾山是汉代山名。春秋战国时期称非古山,今称马鞍山。在登封市君召乡北境,以其处古阳城之乾方(西北方)而得名。有三峰东西并列,山有三峰,中岭端正方广,东西两峰尖削拱峙,自伊川东望,西峰陡立,形如倚箔,古称倚箔山;自偃师南望,东峰状似马鞍,故名马鞍山;又因三峰并列,俗称笔架山。前寒武纪地层经“嵩阳”“中岳”“少林”三次造山运动,又受“燕山”运动影响而成。

    《汉书·地理上》“阳城(县)”条下有“阳乾山,颍水所出”。即指此山。颍水,今称颍河。源出阳乾山,东流至安徽颍上东南入淮河。

    昔日阳乾山是宜居之地,此地为颍川郡,秦王嬴政十七年置。这方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

    相传,这里是上古高士许由和古代孝贤颍考叔的故乡。在这里,尧帝曾三次召见许由禅让帝位;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召见颍考叔有了“掘地见母”的故事。于是取“君王召见”和“君子之召”之意,便有了今天的登封市“君召”乡之名。这里有新石器文化“南洼遗址”“胥店仰韶文化遗址”和“黄城故城遗址”,有保存完好的尧帝禅封许由的禅坛遗址和亿万年的古木化石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随处可看到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可以说是“抬脚踢住秦砖瓦,伸手摸住夏文化”。

    阳城西北望阳乾:阳乾山得名与大禹有关

    阳乾山是怎样得名的,据说与大禹有关。

    相传帝尧时,中国洪水滔滔,帝尧让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可鲧治水九年而不见成效,于是尧听从舜的建议就派人将鲧杀掉了。

    起初,鲧被封于嵩山一带,嵩山又称崇山,因而被称为崇伯鲧。而嵩山西部,今君召黄城一带则是许由部落的栖息地。尧年事已高,听说许由是个贤人,就来到嵩山西部寻访许由,想禅位于许由,谁知许由避而不见,尧曾三次到君召南部马岭山去寻访许由,并在山崖下歇息,但都是失望而归。许由后来逃隐到了箕山。君召南山的三过尧村、许由崖皆因此而得名。

    大禹的少年时期就是在嵩山脚下以及黄城度过的。鲧被杀后,舜又让其儿子大禹治水,大禹带领伯益、后稷、契等人走遍了全国各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治水方案,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了洪水。因治水有功,舜赏赐给大禹一块黑色的圭,让其祭祀其祖山嵩山,并命大禹摄政。十七年后,舜帝驾崩,大禹也像舜避丹朱一样,让位于舜的儿子商均,自己避居于家乡的阳城。商均傲慢无道,诸侯们和老百姓纷纷到阳城来朝拜大禹,大禹于是在阳城即天子位。遂将大苦山改为阳乾山。在嵩山文化里:尧访许由、鲧都黄城、舜迁负黍、禹都阳城、大苦山更名阳乾山,一脉相承。

    嵩山地区现在还流传一首民谣:

    尧聘许由三不来,

    许由崖前空徘徊。

    三过尧村美名传,

    黄城空筑禅让台。

    良禽择栖箕山顶,

    阳城西北望阳乾。

    在嵩山这片古老、奥秀的土地上,随处可看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