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新密市李堂村:千年“汉宫御供”祭祀火神传承至今

2014/2/21 16:48:24 点击数: 【字体:

新密市李堂村:千年“汉宫御供”祭祀火神传承至今

如今的药王庙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密市李堂村:千年“汉宫御供”祭祀火神传承至今

老人们正在制作源自汉代的宫廷贡品。

    正月里,李堂村的一件大事,就是祭火的仪式。这项古老的仪式历经两千余年,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

    李堂村是新密市来集镇一个古老的村庄。西汉时,受岐黄文化影响,加之附近岐伯山药材遍布,不少客商就在这里经销药材,一时经济繁荣,众多达官贵人纷纷在此建宅居住。相传在西汉末年,宫廷画师毛延寿在李堂村临河建了一处楼院,他从宫廷中请来厨师,为其家族祭祀烹饪供品。毛延寿家败落后,一位郭姓厨师将宫廷御供的制作工艺保留下来。云集在此客商的药材最怕火灾,就用“汉宫御供”祭祀火神,表达诚意,祈求平安。如今药材集聚地已成往事,祭祀火神的传统却流传下来。

    正月十四,李堂村民郭展豪家一片忙碌,他做耐火材料生意,是今年主持供奉火神仪式的会首。按照规矩,一年中只有一户人家是会首,会首要提供祭祀火神的用品。在村民们看来,会首可以受到火神爷更多庇护,现今李堂村有二十多家耐火材料厂,与火的联系很广,能当上会首是十分荣耀的事。

    院子里几位老人正在制作供品。桌上、地上满是大小碗盘的菜肴,形状不同,五颜六色。其中有一头整猪做成的各种造型。“这头猪可不一般。”村民们说,它在腊月十五由大伙到各家挑选出来,确定后,用红头绳系住脖颈,放养期间吃了谁家的庄稼、蔬菜,主家都引以为荣。正月十一,请屠户净锅杀猪,不准吹、不准榷、不准砍开。

    祭祀火神的活动从选祭祀用猪开始,正月十四进入高潮,这一天全村老少敲锣打鼓、舞龙舞狮,将祖传的火神像从会首家中请入供棚,摆上数百种供品,随后行拜礼,祈求天下太平。正月十五、十六,十里八村前来拜棚的络绎不绝,各种社戏齐集李堂村。十六夜晚放烟火,十七破盘、撤供拆棚,村民们到大会首家赴宴,选出下年大会首。大会首三年内不得再任。正月二十二火神庙会,晚上将火神像请到下一任会首家中。

    “今年做的有300多种,最多的时候有400多种,要摆满十几张八仙桌。”郭顶是村里仅有的几个掌握供品制作工艺的老人之一。他指着地上摆放的各色塑料花说,这些花以前都是手工做的蜡花,现在村里做蜡花的老人不在了,就改用这塑料花。老人说,制作这些用品的工具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有的已经用了数百年。

    新密市溱洧文化学会副会长杨建敏介绍,新密有祝融故里之称,境内关于火神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祭祀供奉之风十分普遍,李堂村的祭祀活动很有代表性。从现存的资料看,早期祭祀应该有复杂的仪式,现在多已失传。

   今年70岁的张德甫曾当过教师,正在参与编写李堂村志。他说,李堂村北山是伏羲山,广成子曾居中修炼;南山是具茨山,黄帝老师岐伯曾居中修炼,是成就《黄帝内经》之地。“汉宫御供”的制作工艺有失传的危险,村里正着手将其整理出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张德甫说,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村里大槐树下居住20年,著下《备急千金方》。后人在他行医的地方,修建一座“药王庙”。如今的药王庙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李堂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村支书程书彬说,时代变了,人们希望与火和睦相处、用火造福世人,希望日子平安、红火的愿望始终未曾改变,这或许就是祭火仪式得以传承的原因。(原标题:新密市李堂村:千年“汉宫御供”祭祀火神传承至今)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4-02-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