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磁山文化陶器纹饰与裴李岗文化的关系密切。
5.比较的结果
从以上对比的情况看,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实在是太接近了,它简直就像裴李岗文化晚期的一个阶段。陈旭同志认为磁山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晚期的一个类型⑨,是有道理的。但是磁山遗址出土的器物与裴李岗文化相比较,毕竟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如裴李岗文化的锯齿石镰、两端弧刃铲、陶勺、三足鼎和三足甑形器等典型器物,在磁山都没有发现;裴李岗文化的双耳陶壶,在磁山文化中也有变异。磁山出土的各种形制的陶盂,在裴李岗文化中则非常少见;磁山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如陶支架和平底浅腹直壁盘以及四足鼎,在裴李岗文化中是见不到的;磁山的陶器纹饰还有编织纹、细绳纹和麻纹,特别是红彩曲折纹,在裴李岗文化中也是看不到的。因此把磁山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看待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尽管如此,磁山文化许多因素渊源于裴李岗文化,这也是客观事实。关于老官台文化,虽然有些器物似与裴李岗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明显地不属于一个文化系统。
(二)与仰韶文化比较
仰韶文化有各种类型,现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相比较。裴李岗文化典型的石铲、石镰和四足磨盘,在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中找不到踪影(淅川地区发现有锯齿镰,不属半坡、庙底沟类型);裴李岗文化的提水工具如双耳球形壶、蛋圆壶,在半坡和庙底沟也很难找到同类器,不过裴李岗出土的一件Ⅳ式壶(M16),小口、双耳、尖圆底,似为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的祖型;裴李岗文化最盛行的三足器,如三足壶、钵形鼎(或称三足钵)、罐形鼎,在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中是比较少见的,如姜寨、史家村和三里桥等遗址就没有见到三足器,庙底沟遗址出土了那么多陶器,只有一件三足釜,半坡遗址发现了上千件的陶器,只复原了一件钵形鼎。以上情况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共性的因素,例如半坡、姜寨、史家村诸遗址中均发现有指甲纹,半坡还有个别的篦纹;半坡发掘报告中介绍的钵(图八八:2、5)、碗(图八九:9)、深腹罐(图一O六:4)与裴李岗文化的同类器有些近似。半坡遗址出土的盂(图九二:11、14)和庙底沟出土的盂(图二一:H59:25、H322:07)与磁山出土的同类器极为相似。半坡出土的直壁浅腹平底盘与磁山的同类器基本一样。盘、盂之类的典型器物和指甲纹、篦纹,在老官台文化中没有发现,这就说明这两种器物两种纹饰可能渊源于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其他几种器物虽然与裴李岗文化的相似,但其渊源还应是地域相同、时代较接近的老官台文化。因此,从总体看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有一定渊源关系,但并不十分密切。
仰韶文化的后岗类型,陶器纹饰有锥刺纹、乳钉纹、划纹、附加堆纹和指甲纹,与裴李岗和磁山文化比较接近。后岗类型中发现有无足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后岗出土的陶钵(H2:1、H8:3、H8:4)、下潘汪的Ⅱ式钵(T31④:17),与裴李岗(A区M23)和磁山的钵(T8②H22:142),下潘汪I式钵(H129:5)与磁山I式盘(T11②H63:335),武安赵窑的陶碗(H4:1)与磁山Ⅲ式碗(T3②:542)等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下潘汪出土的盂(T33④:25)与磁山Ⅵ式盂(T18②:207)和Ⅲ式碗(T13②H29:227)也很相似。武安赵窑的深腹罐(T22②:14B)、下潘汪Ⅱ式罐(T45④:25),与裴李岗Ⅲ式罐(M33)和磁山I式罐(T23②:461)相似。武安赵窑的小口双耳罐(T22②14A)与磁山Ⅲ式小口双耳罐(T25②:428)基本相同。特别是下潘汪的Ⅲ式壶(748④:4)和界段营的壶(H50:1)与裴李岗的I式小口双耳球形壶几乎完全一样。后岗发现的罐形鼎和钵形鼎不仅与裴李岗的同类器相似,而且出土的数量也较多⑩,它承袭了裴李岗文化盛行三足器的传统。后岗类型受到半坡类型的影响也很大,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从全部情况观察推断,它与裴李岗文化的关系比较密切,虽然年代距离较远,但其渊源于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楚的。
(三)与大汶口文化比较○11
裴李岗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年代距离较大,文化面貌也有差距,但是仔细观察,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大汶口文化中能够看到裴李岗文化的影响,在裴李岗文化中能够找到大汶口文化某些器物的渊源。例如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纹饰,虽然较裴李岗文化的种类多得多,但是其中也发现划纹、附加堆纹、指甲纹、篦纹、编织纹和点状压印纹,基本上是承袭了裴李岗文化的陶器纹饰。裴李岗文化的圜底钵、平底钵、小口双耳壶、钵形鼎(三足钵)、罐形鼎等各种典型器物,在大汶口文化各处遗址中都能找到它的同类器。如大墩子的Ⅱ式罐(大M30:4、大M17:4)虽然无耳,但其形状则近似于裴李岗和莪沟的陶壶;陶钵(大M2:8)与裴李岗、莪沟、磁山的相似;大墩子的陶盆(大M30:10)和西夏侯的陶盆(TI②:3)与磁山的平底直壁浅腹盘非常相似;大墩子的小口双耳罐(大T36)、刘林的小口双耳I式罐(211:10,M66:3)、景芝镇的小口双耳Ⅴ式罐,与裴李岗文化小口平底双耳壶基本上一样;西夏侯的陶壶从裴李岗文化中也能找到它的祖型;刘林发现的带把的陶碗,它的祖型就是裴李岗文化中的陶勺(或称带把瓢);景芝镇发现的圈足碗和假圈足碗,在裴李岗文化中能够看到同类器;在西夏侯发现了一件非常特殊的器物,原报告称为三足罐形甑(T2②:1),在裴李岗文化的莪沟遗址中,发现了类似的残器。另外,裴李岗文化中的带肩石铲和磁山文化中的陶支架,在大汶口文化中也有发现。
现在再从整体来看,裴李岗文化盛行的双耳壶是提水的工具,这类器型在大汶口文化中普遍发现。大汶口文化盛行的背水壶就是在双耳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裴李岗文化盛行的三足器,如三足钵、钵形鼎、罐形鼎等,在大汶口文化中得到了全面的继承而且又有新的改进。大汶口文化同样是盛行三足器的,例如:景芝镇出土64件陶器中,三足器即有17件;刘林遗址复原了32件陶器,其中罐形鼎20件,盆形鼎、钵形鼎各1件,共22件;刘林墓葬的陶器共530件,其中三足器一类即有220件;大墩子的墓葬中出土陶器197件,其中三足器即79件;西夏侯发现陶器601件,器型共20种,其中三足器即有164件;大汶口出土的完整的陶器共1015件,不同器型14类,其中三足器即有206件,各种陶壶即有223件。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了一个问题:大汶口文化确实盛行三足器和各类陶壶,与裴李岗文化的老传统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以上介绍的整个情况来看,裴李岗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超过了后岗类型的仰韶文化。
四、结语
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类文化,它的时代已跨入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阶段。嵩山东麓的广大地区是它分布范围的中心。裴李岗文化对老官台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它的直系“祖先”;裴李岗文化对磁山文化影响较大,磁山文化当是它的主要继承者。老官台、半坡、庙底沟属于同一发展系统,虽然裴李岗和磁山文化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归属于它们的文化系统。裴李岗、磁山和后岗属于同一发展系统,虽然半坡类型对后岗类型有较大的影响,但同样它也不能加入这个发展系统。裴李岗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之间有缺少的环节,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发现。尽管如此,大汶口文化渊源于裴李岗文化的迹象还是比较明显的。观察大汶口文化的全貌,它的许多因素当另有渊源。从裴李岗文化发展的地域来看,它的势力向西发展不大;有一支从嵩山地带向北发展,形成了磁山文化,后来又接受了半坡类型的影响,形成了后岗类型仰韶文化;有一支向东发展融合了其他类型文化,最后形成了大汶口文化;留在以嵩山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大河村类型可能是它的远世后代,拟另文论述,这里从略。(许顺湛)
注释:
①本文依据以下几个发掘报告的资料论述,在论述中凡提到裴李岗文化,或提到裴李岗和莪沟的考古资料一律不再加注。《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2期;《裴李岗遗址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5期;《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3期。
②⑥《河南开封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
③《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古代文化》,《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2期。《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1979年第5期。
④《略论裴李岗文化》,《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⑤《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6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2期。本节主要依据这两处遗址对比,一律不再加注。
⑦《陕西西乡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7期。
⑧《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⑨《仰韶文化渊源探索》,《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⑩《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1958—1959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1971年安阳后岗发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6期;《试谈豫北、冀南仰韶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1977年第4期。
○11本节依据以下考古资料对比研究,在叙述中不再加注。《江苏邳县四户镇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2期;《山东安邱景芝镇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