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手艺要是到我这儿断了,太可惜”

2016/7/15 12:26:57 点击数: 【字体:

“手艺要是到我这儿断了,太可惜”

    在河南省新郑市,有这样一个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村子。这里曾经人人精通制香,家家开有香坊,人们不仅住上了青瓦庭院,生活富裕,就连整个村子都成为当地政府的纳税大户。

    但在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之后的今天,这个村子却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执着地用传统工艺来制香,“不为旁啥,就为了保护老祖宗留给咱的财富。”

    这位曾遭受过家人的不理解、外人的冷嘲热讽的倔老人,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对他来说,未来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儿让他十分揪心,那就是传承。

    【回望】

    “地有千顷,不如姓耿”

    四百多年前,耿氏一族迁居至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龙王乡耿坡村,发展成为当地最为富有的一个村落,与这个家族世代相传的制香技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祖辈们讲,俺姓耿的这一族人,虽然搬来这儿(新郑耿坡村)才四百多年,但家族的制香技艺却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第十三代耿氏人,67岁的耿发旺从小就听父辈们讲家族的制香史,而根据该村现存的老香印和耿氏族谱等遗物推算,在明末清初时期,耿氏制香产业已达兴盛期,村里100余户人家中,就有98家香坊。

    由于耿氏香以该村天然的含硝盐碱量较高的地下水为制香用水,并在沙乡干燥的自然环境下生产,具有独特的柔而不脆、质地密实等特点,所以全国不少商贩都慕名而来,而制香卖香的耿坡村也因此变得十分富有。

    “当年俺村是纳税大户,家家户户都有钱,一直流传的‘地有千顷,不如姓耿’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说起这段往事,耿发旺笑了。

    【突变】

    “破四旧”时 只能偷偷制香

    全国各地争相来耿坡村买香的这种繁盛之景,在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戛然而止了。

    “说制香是搞封建迷信,必须清除。”耿发旺还记得,当时村里各家各户都遭到了地毯式搜索,所有的制香器皿、香灶香炉必须全部上交,而这些被收上来的制香工具,最后都被堆在村头一个大坑里进行了焚烧,而那场大火,足足烧了7天7夜。

    “我偷偷跑去看了,那火光都有十几米高,看着心疼人。”眼眶有些泛红的耿发旺叹了口气。从此,耿坡村里再也没了香火缭绕,也没了往日的车水马龙。

    可生活还要继续,人们开始另想他法谋生,渐渐地,有人开始种地,有人做起了其他生意,当然,也有人在冒险偷偷制香,而耿发旺家就是这群“地下”制香人中的一员。

    【选择】

    “老祖宗留下的是财富、是文化,不能丢”

    即便耿坡村里有人为了生计,开始偷偷制香,但那毕竟是少数。“不管是害怕遭人说,还是认为这就是迷信,反正是没人做了,但这咋会是搞迷信啊!”耿发旺有些着急,太阳穴上的青筋依稀可见。“香最初是用来驱蚊虫、安神的,后来才用到拜佛敬神上。”眼看祖辈们留下的手艺要失传,耿发旺很是着急,一些长辈也找到当时正在八千乡当公社团委书记的他。“听他们说俺庄的香要失传了,我说,爷们儿放心,有我在一天,就有咱耿氏香弘扬的一天。”

    许下诺言的耿发旺背着家人辞去公职并历时3年,走访村里老一辈制香人,查找相关制香文献,不断进行试验。

    为了买制香材料,原本富裕的耿发旺把存款花了个精光,还把老伴儿用来供养3个儿子上学的牲口卖了,而他得到的是孩子们的不理解和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在他心中,“老祖宗留下的是财富、是文化,不能丢”这个信念更重要。

    好在如今,耿氏香在耿发旺的带领下得到新生,目前有宗教香、家庭生活香、盘龙香等六大类20多个品种,不仅频频现身全国各地的祭拜活动,还被列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他也得到了家人及乡邻的理解。

    【守护】

    守住传统制香规矩和工艺就守住了“香文化”

    在耿坡村一片水泥废墟中,有一个青砖和板房相结合的小院子独立其中,这就是拆迁后耿发旺临时搭建的香坊。

    如果想进入香坊,来人必须先用清水净手,一来因为香坊内全是中草药,怕造成污染,再者,香多用来祭祀,必须予以尊重。

    倔强得让人有些敬佩的耿发旺,至今仍坚持着祖辈传下来的制香规矩。比如,制香要用榆树皮做黏合剂,但卖榆树皮的人进香坊前,必须给榆树皮垫个草席或垫子,如果直接放地上,耿发旺二话不说,直接不要……

    “守住这些规矩和工艺,就是守住了老祖宗留下的‘香文化’。”而这也是耿发旺制的香即便用双手敲打、抛出数米,也不会断裂的原因。

    【传承】

    最担心的是手艺没人传承

    因为做工考究、材料天然,耿氏香的造价较高,根本竞争不过工业化生产的香,虽然发展受阻,但耿发旺对此并不太在意,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门手艺到我这儿断了,太可惜”。

    眼看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几年前,耿发旺便开始寻找传承人,也曾收过不少徒弟,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学,嫌累、不挣钱,有的人把东西都给我顺跑了”,而他的小儿子耿伟杰虽然会做,但又不愿做——因为制香远远比不上打工的收益。

    耿氏香的传承和发展,让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和新郑市文化馆的两任馆长都十分忧心。“它(耿氏香制作技艺)对研究中原地区的香文化、佛文化以及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史都有参考价值,而且对促进当今制香产业的发展也很有帮助。”新郑市文化馆原馆长王健民说,他会再去做耿伟杰的工作,让他尽早接替父亲,传承耿氏香所蕴含的“香文化”。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商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