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苌家拳的现代生存之路(3)

2013/12/30 17:45:17 点击数: 【字体:

  使用枪棒时,道理相同。双方一搭上杆,苌家拳就顺着杆去敲对方的手,“两招下来,就让你把杆扔了,不然指头敲断”。这也叫“老少相随”,所谓“老”,是指一势之结束,“少”则是一势之初生,“老少相随”就是前后两势合一,不露衔接痕迹。苌乃周《老少相随歌》云:“少随老兮老随少,老少相随自然妙。同心合意一齐出,哪怕他人多机巧。”“一齐出”三字,玄机无限。

  苌家拳注重贴身近打,“盖拳之摧人,必近其身,方能跌出”。而贴身近打,最重要的是利用对手的手腕、肘和膀根。

  作为内家拳,苌家拳十分注重内力的训练和使用,讲究“以内打外,以内摧外”。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得有内气,内功修养很重要。苌乃周《中气论》有许多讲“护气”、“养气”、“练气”的内容。

  陈万卿说,按他的理解,运用内功,通俗点讲,就是在一瞬间调动全身能量,集中释放于一点。“发势之机,好似弩离弓弦”落在对方身上,“恰似云里打电”,“浑身如打电形象”。苌乃周多次描述运用内气的情形:“如梦里着惊,如悟道忽省,如皮肤无意燃火星,如寒栗打战兢,如云深就里打电踪。想情景,疾快猛。”

  苌家拳的内力,平时是看不出来的,甚至平时讲究精华内敛,看着很不起眼。“懈又懈来松又松,吾气未动似病翁。忽然一声春雷动,千军万马把阵冲。”苌乃周晚年,就曾因看似病翁被人轻视嘲笑:“老头儿,你功夫到底咋样啊?”苌乃周答道:“不中啊。”边说边上台阶,走一步台阶断一个,再走一步再断一个,共踩断五级台阶。此时,有老者出来劝,“留一级罢”。苌乃周迈了过去,留下最后一级。这六级台阶,如今仍存,在荥阳油坊村秦家大院,石台阶厚两三寸。

  对自己所创武学的价值,苌乃周本人最看重的不是技击性,而是其他重要方面。他曾写道:“得吾道者,大可以反本还原,超脱飞升;次之可强身健骨,祛病延年;御辱制敌,特其粗迹耳。”

  苌家拳的这些独特价值,尤其是养生价值,如何整理发掘,能否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苌家拳的传人很有信心,但如何寻找到有效的“文化转换机制”,还是件令人困惑的事情。

  苌家拳招式复杂,拳理精奥,比一般拳种难学难练,因此有人建议改编出一套简单易学的套路,以便普及。但陈万里、陈万卿都认为这并非易事。苌家拳体系庞大,不好组合,那些套路的设计都含有技击深意,十分完美。如果你理解了其拳理,懂了其中的攻防含义,让你改你都不改。如果不理解,瞎改,那就不是苌家拳了。

  如今,北边的太极、南边的少林都成功走向现代社会,地理位置处其中间的苌家拳如何重现活力?陈万卿认为,不太可能像太极、少林那样发展,肯定要有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但路在何方,目前还没人能看清。

  幸运的是,陈万里、陈万卿两位先生以三十多年的努力,基本收集到了苌乃周所创编的书籍,为苌家拳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十年理清苌氏著作

  陈万里1957年出生,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对苌家拳萌生了极大兴趣,可能当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年轻时萌生的兴趣,使他与苌家拳结缘数十年。

  陈万里的高祖父曾是苌家拳高手,他从小听长辈讲述苌家拳的故事,充满向往。所以一旦产生学

  拳的念头,就一发不可收。开始他跟随油坊村秦景尧老先生学习,那老人非常好,知无不言,想学的全教,其心胸也极开阔,教了一段时间,说道:“万里,你志向大,我也没啥教你了,走吧,去老根儿吧。”于是他带着陈万里去了后新庄,将其介绍给苌乃周七世孙苌新法(即苌山林,字新法),正式拜师学艺。

  那些年,陈万里沉浸在苌家拳的奥妙之中,如醉如痴,不能自拔。“听说哪村有人练,定要去拜访,看看,学学,然后就询问存的有资料没有。一般都能借给他看,但有的看得十分金贵,去很多次才能说动人家。”借到了别人珍藏的资料,他就仔细抄下来,有的带有配图,没办法抄,只好大本大本复印。当时整个荥阳就档案局有一台复印机,有时复印一次要六七十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才三四十元。

  就这样忙乎了二十多年,陈万里收集了大量苌家拳的资料,仅《中二十四势拳谱》(又名《青龙出海拳》),他就收集到十三个版本。

  随后,陈万里等人用了六七年时间整理、考证、校订,基本将苌乃周当年所创编的武学资料汇集到一起。

  陈万里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套武学资料印刷出版,将苌乃周平生智慧之结晶永远留存下来。也曾有某出版社对此十分感兴趣,其主管领导曾亲自来荥阳察看,但他看到书稿后十分吃惊:“这么多!”那是120万字的稿件,还有上千幅古人配画的练功图。

  如今,这些整理好的资料封存在陈万里家里,令他无可奈何。

  以前曾经两次有人大规模收集整理苌家拳资料。1931年,荆文甫先生受河南国术馆馆长陈泮岭之托,收集整理苌氏遗书,成《苌氏全集》,没来得及复印,开封沦陷,荆文甫存于其开封寓所的拳械图谱不知所踪。1940年前后,苌乃周六世孙苌文蔚将家传图谱汇集整理,不久日军逼近汜水,苌文蔚恐有所失,将其寄存于一友人家中。两年后,苌文蔚和他的朋友先后去世,图谱遂“作广陵散”。陈万里说,收集资料是苦差事,以后再去搜集,可能难以如愿。希望他的这一次努力,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过去苌氏有关资料的传播相当珍贵,外人难得一见,即使偶见,也难窥其全貌。已经出版的,都只是苌乃周武学“冰山之一角”。

  近年来,苌家拳受到较多的重视,获选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荥阳市有关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出版了陈万卿的《苌家拳》一书,并在全市六万中小学生中普及苌家拳。而全套的苌家拳武学资料出版印刷,还有待识者,有待时日。(全文完)□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原标题:苌家拳的现代生存之路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9-08-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