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许由:“箕山颍水”千古情 “隐士鼻祖”万代名

2013/4/15 9:23:49 点击数: 【字体:


许由:“箕山颍水”千古情 “隐士鼻祖”万代名
 

■洗耳溪。

许由:“箕山颍水”千古情 “隐士鼻祖”万代名
 

■重修的乾隆御诗碑亭。

许由:“箕山颍水”千古情 “隐士鼻祖”万代名
 

■巣父问答碑全景。

许由:“箕山颍水”千古情 “隐士鼻祖”万代名
 

■女英祠。

    “许由”村名源于“唐尧访贤”说
 

许由村,在行唐县城西北。沿无繁公路向北,约有30华里的路程,就到了许由村。公路西侧的许由村口,一方刻石耸立,上书“许由故里”四个大字。

村庄“许由”之名起于何时,村中人都说不清楚。《行唐县志》关于许由村的村名来历,也仅是一句话:“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人许由的故里,因名。”

“唐尧访贤”的故事发生时,距离成熟文字的出现尚有千年,我们只能从各种史籍中的传说中猜测当时的情景。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当时唐尧和许由的一段精彩的对话:“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我自视缺然。请致天下。’”其大意是说:当光明永恒的太阳月亮都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打着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难了吗?及时大雨落下来了,万物都已经受到甘霖的滋育,我们还挑水一点一滴浇灌,对于禾苗来说,不是徒劳吗?我看到你就知道,我来治理天下就好像是火炬遇到了阳光,好像是一桶水遇到了天降甘霖一样,我是不称职的,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

尧送给许由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礼物,他送的是“天下”的统治权。然而天下再大,也大不过许由的胸襟。许由对尧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就是说:一只小鸟在森林里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小偃鼠在河里饮水,它顶多喝满它的小肚子就好了。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贤人许由,不为“天下”所动,毅然归隐,为后人一再推崇。我们猜测,许由村就是后人推崇许由的为人而命名的。

许由观处如今片瓦皆不存

在杨平的带领下,我们在许由村中,找到了许由观的旧址。杨平,是行唐产业文化协会的主席,亦是行唐县红枣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对箕山颍水深有研究。

从“许由故里”的刻石处,沿土坡向下进入村中,在街心向左,有一处很破旧的建筑。坐东朝西的三间房屋,坐落在荒草和树林之中。

这就是当年的许由观遗址。据杨平介绍,前些年,县文化馆搞文化普查时,曾在附近一处村民家的猪圈中,发现了一块硕大的石碑。因为石碑已经深埋其中,碑刻内容一直无从知晓。但根据发现的地段,应该能肯定是许由观里的遗物。

在破落的许由观遗址前,我们看到了一块石础。所谓的石础,这是以前的古建筑上用来放置柱子的底座。石础非常巨大,直径足足有50多公分。从这一石础上,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许由观的建筑规模是多么的宏大。在《行唐县志》中,曾有一张许由观图,图中的许由观,是一片雄伟的建筑群,门楼、石刻、大殿、厢房一应俱全。

如今的许由观旧址,实际上是村中的一片空地了。只是这片空地明显比周围地势要高。许由观旧址西侧的一片洼地里,是一片茂盛的树林。杨平说,这个地方以前是一条小溪,小溪从许由观旁边流过,一直流到颍水中。

许由观旧址的正前方,越过两处农户的院落,就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玉米地的前方,即是有着宽阔河道的郜河。许由村村西的这条郜河,是行唐县最大的一条河,发源于行唐县西北的西平峰山、鳌鱼山一带,向东南流经县城,最后汇入沙河。郜河的上游在古时即被称之为颍水。

康熙版《行唐县志·地理志》曰:“颍水,在治西北三十里,即郜水之上游也,自两岭口山谷流出,南行三十里经箕山之东、许由村之南,传云洗耳溪即此也,东流遂名为郜(河)”。

颍南村里女英祠修葺一新

从许由村西向南,和郜河隔河相望的就是颍南。“位于颍水之南,所以就叫做颍南村。”杨平说。因为今夏雨水充足,连日来的大雨,让干枯的郜河重新焕发了生机。水流喘急的郜河水奔流而下,浩荡向东南蜿蜒而去。

在颍南村的村口,远远就能看到一处单檐布瓦山顶的仿古建筑,这就是女英祠了。女英祠,在当地被称之为奶奶庙,现在的祠庙是在原址上修葺一新的。至于女英祠的始建年代,早已无证可考。

据杨平的介绍,女英,是唐尧的两位女儿之一。长女为娥皇、次女为女英。姐妹俩同嫁虞舜为妻。虞舜继位后,到南方巡视灾情,不幸逝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便一起到南方祭奠舜帝。二女站在湘水边,悲痛不已。她们的眼泪挥洒在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泪痕,变成了“斑竹”(又称湘妃竹)。娥皇、女英二妃生动的故事和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创作素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歌》中更是加以热情歌颂。

在河北行唐,同样也流传着娥皇女英的传说。在行唐,女英是作为一位淳朴善良、不畏强权、保护枣树、造福百姓的“枣神娘娘”出现的。相传,娥皇和女英出生在唐地尧山(今河北省唐县、顺平一带)。娥皇、女英奉唐尧之命到箕山颍水向许由学习植枣,姐妹俩和许由相识、相恋,感情甚笃。

后来,唐尧建都平阳,年事已高,欲把九州部落长的职务禅让给许由,并答应将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一同嫁给他。许由拒受禅位,逃隐箕山不出。姐妹俩与许由有情无缘,最后双双嫁给了虞舜……女英和娥皇追随舜帝跳入洞庭湖徇情后,女英大难不死,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许由,两人一起隐居箕山,躬耕而食,潜心红枣园林,造福百姓,许由和女英一直被枣乡人视为“箕山公神”和“枣神娘娘”所尊崇。

在行唐的女英祠前,挂有一幅耐人寻味的楹联:尧天娇女九嶷归兮洞庭泪,舜日贤英箕山来兮颍水情。祠庙中女英彩塑体态匀称,栩栩如生,其壁画描绘了女英泪洒湘水、颍水护枣的故事。现在,每年农历二月十六庙会,传说是女英的生日。每到这个时候,女英祠前游人如潮,香火旺盛,远近的枣乡百姓早早来到这里顶礼膜拜,祈祷风调雨顺,红枣丰收。

许由是谁?《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耻而逃隐”。

4000多年前,年老的唐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不仅拒绝了这一要求,而且连夜逃进了箕山,在颍水旁隐居不出。于是,许由被后人奉为隐士的鼻祖,中国隐士的第一人,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颂扬。在我国的各种古籍中,也留下了“唐尧访贤”、“拒受尧禅”、“颍水洗耳”、“巢父问答”等一系列关于许由的故事。

隐士许由的故事发生在“箕山颍水”旁,可这“箕山颍水”又在哪里?众说不一。巧合的是,河北行唐就有个许由村,而且别具“箕山颍水”景象,于是,这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或许这里就是当年许由的隐居之所。

洗耳溪边巢父问答声依稀

在女英祠正前方,约有二三十米的位置,是一条也被当地称之为“颍水”的小河。小河从颍南村绕过,向东汇成一条小溪流入颍水。这条小溪就是大名鼎鼎的洗耳溪。

传说,许由拒绝了尧的建议后,跑到溪边濯洗自己的耳朵,正好遇到巢父牵着黄犊来饮水。巢父看到许由的洗耳举动,便问何故?许由如实回答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说:“子若高岸深谷,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意思是说,谁教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了,还洗什么耳朵,算了吧,别弄脏了这条小溪,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完,巢父忿然牵犊而去。

这便是在各种史书中,多有记载的“许由洗耳”、“巢父问答”的故事。

在行唐,对许由文化亦有独到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勇,对巢父和许由的这一对话,极为推崇。他认为,这是一段中国隐逸文化史上最悠久的智慧对白!巢父的责难和诘问直逼许由的内心世界,也直逼千百年来所有人心中的世俗欲望。这段话构成了许由最后真正的开悟,他的历史在这句话后再也没有更多生动翔实的记载。从此,许由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隐士鼻祖。

至今,在颍南村北的洗耳溪畔,还建有一座“巢父问答碑”,向世人介绍这一充满着智慧的对白。

很奇特的是,在这条洗耳溪中,有一种当地村庄并不多见的砾石岩。洗耳溪多年的冲刷,将这些砾石岩,切割的支离破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而这种岩石,和距离颍南村直线距离十里之遥的箕山上的石头一模一样,这也给许由的传说留下了更多的神秘。

箕山之冢许隐士世代留芳

箕山,是许由隐居的地方。从许由村一直向北,大约有十华里,便看到了箕山。《行唐县志·地理志》(康熙十九年[1680年])载:“箕山,在治西北五十里,峰形若箕,相传许由隐此山,有冢在其山上。”“许由墓,在箕山之上。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箕山并不高,海拔也就是200多米。沿着盘山的水泥公路前行,两侧的植物茂密而旺盛。“这一带的土层非常厚,非常适合种植,古人选址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杨平说。爬上箕山,向四周望去,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根据箕山的山形,当地人称之为“八面箕”,也就是八面簸箕之意。箕山山顶上,青砖碎瓦随处可以见。在古时候,在箕山之上,曾建有许由亭、许由祠等古建筑,但均被毁。在箕山的东南角脚下,就是颍水古河道。箕山山底,低洼之处,便有泉水渗出,八股清泉,环山成为一条小溪,汇入颍水。

在箕山东麓的“箕底”处,至今残留着一堆残砖碎瓦,若是人们留意,还能翻捡出一些彩绘的瓦当碎片。据附近村庄的老人回忆,这里以前是座寺庙,不知道确切名字,文革前这里还有一块赑屃驮着的残碑,如今残碑都没有了,就剩下一个碑座。经过王勇的考证,这曾是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年)的“般若寺”旧址。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虽然现在已成为一片废墟,却也掩盖不了昔日的鼎盛香火,从那些残留着彩绘的瓦当碎片,仍可管窥一斑。

在般若寺的北侧山坡上,就是许由冢所在。据史料记载:“许由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就其墓追封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相传许由死后,人们为避免黄土和山石污染其身,便排成长队从颍水河中攫取洁净的细沙,手捧细沙依次传递至墓塚内填充。

2008年春,河南省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道生专程赶来行唐,在参观完箕山之后,他和众多从事尧舜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一起实地察看、互相磋商,并得出新论:许由隐居、唐尧访由的传说故事,极有可能发生在行唐之地。

“箕山幽似峻,颍水清而姝;鳞鳞映白云,潇潇滋翠竹。箕山与颍水,千古照于今;深林集幽鸟,西风洗烦襟。”这是古人曾经看到的箕山和颍水,尽管现在的箕山之上,祠庙阁楼,坍塌无存,只留下了一堆残垣瓦砾;颍水河中,常常干涸断流,但许由的精神,却一直让后人敬仰。(张瑞谦)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2-08-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