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始建于东汉的郑州文庙,已经少有人知道了。郑州文庙的幸运,在于它没有被风风雨雨彻底消灭。虽然,它留下来的只是一点"残垣断壁"。这点"残垣断壁"自有它独特的文化威慑力,你可以让它继续淹没在郑州东大街的繁闹之中、闲置在当代郑州人的记忆之外。可你绝不敢轻易地在郑州文庙大成殿的四壁上喷一个"拆"字,再画上一个夸张的大圆圈……
郑州文庙的历史令我无从说起。
我曾经数次从文物部门那里讨要资料,得到的都是失望。按照采写历史题材的经验,下一步我应该向民间老者讨教。在郑州市管城区的小街道,我虔诚地向老人们求教,他们的头都摇得相当坚决。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郑州文庙,虽然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只有70多年。今天的郑州文庙,已经是一座活在郑州人记忆之外的建筑。
我想,此文应该达到两个目的--让大家知道郑州有一个文庙,让大家知道它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文脉延续。
两千年来屡毁屡建
中国历史上的外在礼仪,简单地说不就是磕头吗?君臣之间,人神之间,都要三跪九叩;逢年过节,小辈们给长辈请安,也要磕头。文庙,不过是一个给孔子磕头的地方。
全国范围内禁止祭孔磕头,始于民国十七年(即公元1928年)。此后,各地的孔庙、文庙、夫子庙多挪作他用。日耗月蚀之下,祭祀孔子的庙宇或存或毁,凭的全是自己的造化。门庭冷落之中,郑州文庙熬过了70多年。两年前,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了重修郑州文庙的议案。作为郑州市区内仅余的三处明清建筑(清真寺、文庙、城隍庙)之一,文庙将依据乾隆十三年的旧制进行"缩减"重修。
重修文庙无须太多的理由,只因为它残存,这就足够了。
一张晚清手绘《郑县城及四关图》,是百年郑州起笔构图的底色,也是我感觉老郑州的唯一凭证,它满足了我恋古自慰式的遐想。确切地讲,这张地图所标示的,是郑州市管城区百年前的旧貌。在晚清,今天的管城区就是郑州城(民国后由州改县)的全部。
郑县衙署旧址,就是现在的管城区委大院。区委门南那条路,旧称衙前街。在衙前街北端,东西走向的便是老城最长的干道--东西大街。文庙坐落于东大街的路北(今郑州轴承厂内)。唐宋时,凡府州县所在地都有文庙。文庙一般都建在一个城市风水上好的地方。郑州文庙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风吹雨打,那个时代的建筑先后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只有文庙屡毁屡建,始终在旧址挺立。文庙的幸存,得益于"学而优则仕"的正统,得益于中国人对孔子的爱戴。
无论统治中原的是汉族、蒙古族还是满族,文庙的尊位始终未被动摇。《郑县志》记载,文庙多次重修、重建的原因,多系火灾。其中较大的一次仿原貌重建发生在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郑州文庙再遭大火,毁坏殆尽。于是"部议重修,按亩捐款,土木大兴,岁两度始克告成"。这是史料记载中郑州文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重建。郑州文庙规模最大时是在元代,当时占地37亩,有五进院落,东西配房200间。
古稀之年的老人大都还能凭印象回忆起郑县城内那些名目繁多的寺庙,如岳公庙、玉皇庙、财神庙、卢医庙、开元寺、清真寺等。在这些寺庙中,就规模而言,文庙最大。
我猜度,庙宇寺观的肇始,是官民上下不成文的约定,是中国人找到的心灵依靠。处于童年期的中国人不仅浪漫地创造了诸神,还把不少先哲一并作为半神半人敬了起来,譬如老子、孔子。综观中国现存的历代古建筑,多是庙宇、寺观、宗祠、牌坊、佛塔一类纪念性、精神性建筑。
这种现象无疑昭示:在我们先民的生活中,神灵曾经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现实中寂寞而委屈
假如郑州文庙的砖砖瓦瓦都化作了土,我们会彻底遗忘它,也就轻松了。它偏偏毁得不完全,遗存两座建筑——大成殿和戟门。这让我们面临两难。(图1)
残缺的郑州文庙被闲置了,一种未进行文物价值开发利用的相对闲置。其实,几十年来,它一直作为单纯意义上的房子被人使用,使用者先是学校,后是工厂,一度这里还成了职工舞厅。
文庙几乎被郑州人遗忘了。东大街我走过多次,但对文庙我却一无所知。是文庙深藏起来不肯示人,还是人们在匆忙之中忽略了它的存在?为了找到答案,我专程骑车寻访文庙。我沿着东大街由西向东骑车慢行,眼睛一路向左侧搜寻。在街的尽头,我发现一片琉璃瓦屋顶的浓绿正掩隐在梧桐树高高的枝叶间。那恰好是树枝抽绿的时节。
早在1963年6月20日,文庙就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当时,文庙作为一个完整概念已不成立。虽然是"省保",但文庙的棂星门、泮池在几年之后还是毁于"人为"。文庙的大成殿簇新得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新,反倒没有了断壁残垣那种悠远的深意。郑州商城遗址管理所所长张巍说,1987年,文庙管理权由郑州市博物馆转手郑州商城遗址管理所后,政府曾拨款15万元对大成殿进行落架大修。
16年前那次落架大修,或许只是表明了一个态度:要保护古迹。但那次维修,并没引起外界的关注。
今天的文庙活得依然委屈--已经没有院落作衬的大成殿和戟门,单调又乏味;地面裸露无硬化;东西原厢房旧址被早年盖起的两排红砖平房占据,那是郑州轴承厂的职工住房,已破旧不堪;戟门南是幼儿园,院内四棵法国梧桐,均合抱之粗;大成殿之后,百米开外,商住楼地基已破土动工。
岁月摧残下的文庙,不免让人感到凄凉。其前后左右的环境,已与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构成了一对矛盾。文庙应该继续闲置,还是立即开发?
先辈遗产如何继承
重修文庙的规划设计,是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负责的。因了这个缘故,我跟随着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又走了一趟文庙,心思在于从专家嘴里套些看法。古建专家吕军辉在文庙的老远处站定,随意一扫大成殿的屋顶,便脱口说:"晚清的。"我们望眼欲穿追逐的是历史的起点,但肉眼看到的却总是远近的重修建筑。中国的古建筑都是一百年颓废,三百年不重建就踪迹无存。我曾抱怨过:先辈们为何不用石头垒砌建筑?从夯土版筑到砖瓦木构,数千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与泥土打交道?我找不到确凿的答案。或许正是中国建筑的速朽,考验着后人对前代艺术遗产的继承能力。
郑州的遗产是什么?它前世历史的辉煌,应该在夯土版筑的商代。在今天的郑州市东里路1号,依稀可见的是商代宫殿的夯土台基和柱础槽。砖瓦木构大宗艺术与郑州无缘。熬到1904年3月火车开到家门口,郑州再度"发迹"时,建筑艺术已进入近代。所剩无几的古建,能以残缺之身苟活到现在,就算是造化。吕军辉一句不经意的话说出了这样一个真实:一百年前,一些建筑可能被视为平常之物;现在看来,一个城市敢有几处像样的古建群,就足以撑起这个城市的旅游业。
说到此,有必要对百年来中国人对本民族建筑的认识过程作一下背景交代:清末民初,由于西式楼房的盛行,很多人一时标榜洋派和新异,对于本国旧工艺怀鄙夷心理,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惋惜地写道:"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
郑州四面高大的青砖城墙,直到民国初年还比较完整地屹立着。老郑州人追忆说,军阀一来,就对郑州的大户人家说,有现成的砖要不要买。啥是现成的砖?就是城墙上的大青砖呗。这明摆着敲诈嘛。你想想,有这样的军阀,那些城墙怎能保得住。
市民乃至政府官员对古建筑"毫不觉可惜"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所收敛。
议案推动重修工程
88岁的把士华老人回忆说,民国初年文庙的厢房、照壁还有,后来不知怎么没了。老人还说,当时每逢过年过节,到文庙上香的人特别多。管城区的一些老人说,以前塔湾(指文庙西边)那儿很有玩头,寺庙很多。那里有个开元寺塔,当年算是老郑州冒尖高的建筑,日本人来时,把它炸掉了。
一位老郑州放言:"管城区好好整整,真有戏。文庙建大一点,后门挨着城隍庙,再把城隍庙东厢的岳公庙建起来,那可就气派了。"
按老人的提议,那可得动大劲儿了--除中建七局已购买的郑州轴承厂土地要归还外,郑州电力学校也得搬迁挪窝,还有一些民宅要生生扒掉。这得花多少钱啊
郑州商城遗址管理所所长张巍一直在跑重修文庙的事,据说立项的请示经市文化局又到了市计委,钱只要到位,就可以开工了。
张巍所长说,最早正式提出重修文庙的是郑州市人大的甄新阳,提案时间是2001年8月8日,那份提案共有五位联名人。当时提案的背景,可能起因于东西大街的改造,因为提案的依据之一就是:"郑州文庙暴露在大街上,尽快维修保护郑州文庙,并对外开放,是提高郑州市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关于人大提案中何以用"暴露"一词,张巍解释说,东西大街扩宽后,文庙照壁的旧址就淹没在新铺的路面之下了。
人大最后形成的《关于加强郑州商代遗址、郑州城隍庙、郑州文庙维修保护,尽快开发利用的议案》中,直接涉及文庙的有两条:第一,尽快把郑州文庙从轴承厂内分离出来,按历史原貌做出规划和维修方案,由政府投资尽快对其进行修复,争取早日对外开放;第二,把城隍庙前的职工路改造为仿古文化步行街,连接商城路和东大街,将商代遗址、文庙、城隍庙整合成"三点一线"的参观旅游景区。
城隍庙前的职工路原名城隍庙街,该街道两侧现在多为民居,没有特别像样的新建筑。把这条街改造成仿古文化步行街,成本相对较低。出了城隍庙,东拐徒步五六分钟,就可到达商代遗址,南走数百米到东大街就是文庙。单从区位上看,进行"三点一线"整合,是把郑州现存的多数古迹聚拢一处的绝好想法。
早在1994年,郑州市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已将"三点一线"纳入规划。此后,郑州市政府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商代遗址的东城墙、南城墙部分地段进行了综合治理,拆除了城墙脚下的有碍保护的建筑物。1995年4月17日,规划中"三点"之一的城隍庙正式对外开放。
在"三点"之中,唯独对文庙的抢救性开发迟迟没有进行。2001年10月份,在接到人大《议案》两个月后,郑州市人民政府向人大做了先期答复。随后,郑州市政府对管城区的文物景点,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委托清华大学编制改造规划。
问题挡住重修之路
文庙再度开发,有两个掣肘的问题:一是土地,二是资金。1949年后,郑州文庙所属地域及房屋被划归郑州电力学校所有,"文化大革命"后又转归郑州轴承厂所有。郑州轴承厂迁址之后,实施了土地拍卖,这给文庙的重建间接提供了契机。
2001年4月,在市政府的协调下,郑州市规划局会同文化局对文庙规划回收土地进行了实地测量。这些土地共计11.447亩,其中有土地证的3.03亩,无土地证的8.417亩。按照规定,郑州市财政拨出287万元对郑州轴承厂进行了补偿。这一补偿完成后,大成殿后面的3.03亩土地已归文物部门所有。但文庙东西厢房和大成殿以南至东大街的8.417亩土地,现在还被10间民房和一个幼儿园占据。因此文庙的重修一直未能启动。(图2)
按照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对文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重修文庙工程中需恢复的建筑面积共计1988.68平方米需维修的建筑面积共384平方米。加上拆除现有建筑等,建成占地约12亩的新文庙,需投资732.5万元。这些资金全靠政府财政支出。张巍说,其实只要资金到位,文庙重修即可开始。
去年6月份,当时的郑州市长陈义初对于文庙的重修给出了如下意见:"文庙应改造,但必须按计划办。"当时的副市长丁世显也强调政府要出面继续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文庙遗留的有争议土地的回收工作。
事隔一年之后,记者询问了仍住在大成殿前两侧的居民。这些居民表示,他们清楚这里的土地已归文物部门,他们并没有打算赖着不走,只是希望政府能给予妥善安置。
新版文庙即将现身
文庙的重修,是对现存清代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从郑州文庙近两千年的历史沿革来看,在其旧址上重修甚至重建的举措,几乎历代都有过。在建筑式样上,北宋对于唐代建筑,明清对于宋元遗构,都未加以爱惜。重修古建筑之时,每个朝代都是用本时代的手法擅自改造,哪里有什么"修旧如旧"的观念。所以,中国的寺观庙宇不过是名义上有一个创始时代,后辈看到的殿宇实物,大多与创始之时的模样相去甚远。
以十余亩为限来重建郑州文庙,当然只能建成一个缩小版的文庙--五进院改成三进院,规模仅为旧制的三分之一。由于文庙的东邻祖师庙、西邻东里书院都无缘恢复旧制,所以新版的文庙即使建成,也只是一个没有环境衬托的孤立的文庙。省古建研究所的余晓川说,先把文庙建起来,等到以后国家有钱了,再恢复原来的规模也成。
郑州商城遗址管理所办公室主任多化良介绍说,民国时期,文庙照壁前还有东西过街牌坊,东牌坊额题"德配天地",西牌坊额题"道冠古今"。据说文庙照壁是琉璃做的,迎门是"太祖元气"四个大字,背面为"鲤鱼跳龙门"图案。他还说,文庙西去不远就是子产寺和开元寺,这些历史文化建筑多毁于上一世纪。这些建筑今天想要恢复旧貌已不大现实,因为它们与文庙不同,连残存的遗迹都已没有了。
郑州文庙的幸运,就在于它没有被风风雨雨彻底消灭。它留下来的虽然只是可怜的一点"残垣断壁",但这点"残垣断壁"自有它独特的文化威慑力。你可以让它继续闲置,但你绝不敢轻易地在大成殿的四壁上喷一个"拆"字,再画上一个夸张的大圆圈。
从保护意义上说,文庙重修不在大小,但从利用的角度看,文庙的重修规模直接与效益相连。因为,文物管理者也十分清楚,文庙的祭祀意义已被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所替代。依照文庙立项的规模,业内人士估计文庙的年游客人数可达4万左右,全年收入约43万元。文庙的管理支出每年大约是30万元。这样看来,重建后的文庙基本上可以维持正常运转。
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三进院十余亩的文庙,其规模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在采访中,我曾这样问道:"假如郑州文庙能够依其旧制重建,旅游容量与价值又会怎样?"张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了成都杜甫草堂的例子--后人依诗圣流寓成都时的草屋旧址,竟然建起了一个240余亩的游园。业内人士公认,这是一个"小中见大"的绝佳成功范例。
按照郑州市政府2002年8月14日的会议纪要,已经有近两千年历史的郑州文庙,将在2003年的某个时候得到重修。
文庙已经是个残壳。重修文庙的意义,在于为我们的城市保留一个相对完整的壳,也是为了让我们这座城市与先辈的智慧尽可能多地保持一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