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曾经的“高档建筑”已50多岁
1954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建,至今已50多年
“一五”时,郑州和咸阳、石家庄、北京被国家确定为“四大新兴纺织基地”。上世纪50年代,在郑州西郊,国棉厂以“一年建一个厂”的速度扩展:1953年,郑州国棉一厂开建;1954年,郑州国棉三厂开建……到1958年,5家纺织厂在西郊的荒地上铺展开来,加上改制而来的国棉二厂,6家国棉企业建设宣告完工。
当年,纺织厂中有一个顺口溜:“一厂马路,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原河南省纺织厅厅长张贺亭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解释:一厂生活区马路宽,三厂跟北京二棉、石家庄二棉和西北四棉是用同一张设计图纸建设的,其生活区是苏式小洋楼,每个楼顶都有烟囱,成了特色。“三厂建设得比上海的厂还好,当时走遍全国这么漂亮的厂也没几个。”
在2011年市规划局编写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中,三厂大门和办公楼位列其中。日前,记者来到三厂探访,大门上“郑州三棉”四个金色大字依旧熠熠生辉,正门和两侧门中轴对称。办公楼坐北朝南,中间高两边低,中轴对称。走进办公楼,昏黄的灯光下,走廊的面积大得惊人,墙上半部涂了白漆,下半部的黄漆已斑驳,围挡上是红漆木质扶手……
现状
历经岁月,抹不去老楼记忆
三厂的大门和办公楼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模样
现如今,三厂办公楼掩藏于一片翠绿当中,与现代化的商住楼相比,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朱康林老人1954年入厂,据他回忆,办公楼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中间为3层,两边为2层,原本典型的苏式大斜顶房檐也入乡随俗,加了中式风格,成了平顶。
朱老说,办公楼一楼走廊没有窗子,北侧大门通往生产车间,南侧则是卫生间、澡堂和附属房。
他说,“两端是两个大餐厅,一两千人一起吃饭都没问题。餐厅设有蒸汽炉,大家都带饭上班,有专门照看饭盒的人,你把饭盒往那一放,到吃饭的点再来就行。”办公室的二层北侧墙壁靠上是一排玻璃窗,窗子不大。“北方冷,窗户大了能源消耗大。计划科、劳资科、干部科都在东头,吊扇用了半个多世纪现在还能用,硬件设施相当高!”
现为三厂看护者的高翠丽1983年入厂,她表示虽然建厂后30年过去了,办公楼内的设施在她进厂时依然跟得上潮流。
院内绿树成荫,有五六十年的槐树、松树等,布局很好。“一厂、六厂什么都没留,四厂厂门经过翻修,只有三厂的大门和办公楼一直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模样。”老人说。
情缘
居民对苏式楼依旧难舍
如今,社区内尚有30余栋苏式居民楼
正对着三厂大门的便是职工生活区,居民们介绍,住宅楼于1953年陆续开建,带有明显苏式风格,方正的楼体,没有阳台,斗篷式大屋顶。外墙粉刷成浅白或米色,有的则露出青砖“筋骨”,华美中又不失庄严肃穆。
居民虽然希望住上设施更完善的新住宅,但对住了五六十年的老房子,还是很有感情的。他们纷纷表示当时大家都住平房,这些房子是最好的。棉纺西路82号门的73岁李金宝老人1968年住进这栋建筑直到现在。“房子冬暖夏凉,木质屋顶,不用水泥,只用硼灰、黄沙、白石灰加青砖砌墙。地板一打蜡又滑又亮,红漆水杉木窗几十年不变形。”老人屈指将木门上的一块玻璃敲了敲,笑道:“57年前的‘原配’,还硬朗!”
由于房子带拐角,每层朝东南西北四方的住户都有,基本上一条回廊有四户住。“房子最紧缺时,一层住十几户,几乎一个房间住一户,哪有几室几厅的说法。”
三棉东社区主任郭琳介绍,社区现有50年代老居民楼15栋,另据西社区的居民吕道光介绍,西社区尚有19栋老居民楼,这些楼的外表依然完好。
回溯
“外乡人”坚守在纺织业一线
郑州纺织业崛起快,得益于外省市人员支持
1954年,郑州新建的纺织厂投产,急需大批熟练工,但除了复工的“豫丰纱厂”外,纺织业可以说毫无基础。“计划经济说到底是‘全国一盘棋’,国家可从工业基础好的省市调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要不郑州纺织业咋能崛起这么快?”有亲历调配的老人说。
78岁老人哈海棠曾任三厂准备车间总支书记,她表示,三厂取得辉煌业绩,“外来人”占头功。“南方工资高,人家是熟练工,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容易!”
1954年,26岁的朱康林从上海国棉八厂来到三厂,那时他怀着憧憬,来到北方,成了三厂的总会计师。朱康林扳着指头算道:“一厂北京人多,二厂无锡人多,三厂上海人多,四厂江苏人多,五厂山东人多。”
84岁的朱金秀来自无锡,1956年来到三厂。“当时没考虑太多个人情况,就在郑州落地生根了。”
“警卫员全天待命,不能随便走动。一个连的配备啊,有100多人呢!”73岁的吕道光回忆说,“站岗是荷枪实弹,就是为了防止敌特破坏。那时候进厂要工作证,进家属区要家属证,没证件的人休想踏进半步。”
“三厂是当时河南的标志,守护三厂,是我这辈子最荣耀的事!”吕老动情地说。
辉煌
产品不愁卖,曾是财政“聚宝盆”
国棉厂在上世纪30多年里,一直是国家财政和外汇的“聚宝盆”
“重兵”守护下的棉纺厂,当年到底红火到什么程度?“那时棉纺职工待遇好,工资比国家干部都高!三厂好呀,纺织工业部命名的‘红旗工厂’嘞!”哈海棠说。
“国棉厂有两句话很出名,一句是‘机器一响,黄金万两’,黄金万两不好说,反正机器一转就是钱,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不愁卖。”
“工人干劲大,没一个偷懒的。车间机器轰鸣,棉絮乱飞,常年温度高、湿度大,开始是‘三班三运转’,24小时不停车。”李金宝说。
1980年,几大纺织厂扩招工人,开始实行“四班三运转”。郑州国棉厂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很快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上世纪50年代,每到周末,就会有单位找国棉厂搞联谊、办舞会。其实舞会只是幌子,实际是“牵红线、搭鹊桥”。“那年代国营厂是最好的单位,工人是‘双高’(地位高、工资高)人群,国棉厂女工生活过得精致,各机关单位的小青年都‘瞄’着呢。”
毫不夸张地说,国棉厂在上世纪的30多年里,一直是国家财政和外汇的“聚宝盆”。三厂建厂50年大庆时,50年来累计上缴利税16.6亿元,为国家赚回了33个同等规模的纺织企业。
规划
建设博物馆,留存精神财富
建设纺织工业博物馆,意在展现纺织工人曾经的辉煌
面对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入世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的三棉人奉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经营宗旨,尽管在各方面努力改进,但单靠自身力量已无法使逐渐没落的三厂重焕生机。
三厂最终通过成功转让整体产权,由国有企业变为民营企业,开始重新运营。
国棉企业不仅曾经造就了郑州经济的繁荣,也造就了独特的郑州“西城文化”,这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在河南历史上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决定将三厂大门、办公楼和部分厂房保留,在原址上建设一座纺织工业博物馆,展现纺织工人们曾经的辉煌。(记者 张瞧 文 首席记者 闫化庄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