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份,郑州黄河地质公园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今年国庆对观众正式开放。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市北郊的黄河之滨,黄河中游与下游的交接处,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西起荥阳市牛口峪,东至郑州黄河二桥;规划面积200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区位于郑州市黄河风景(图库 论坛)名胜区内的五龙峰景区。郑州的黄河、第四纪黄土、黄淮平原的地质旅游资源品位高、空间组合好,极具美学观赏与科学价值,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完整性、优美性和科学性。
1.典型性
公园内的赵下峪、桃花峪、古柏嘴等三条代表性的第四纪黄土地层剖面,具有国际、国内对比意义,尤其是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厚度堪称世界之最,其特殊的科学意义、典型性和稀有性,是研究东亚环境变迁、青藏高原形成、华夏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变的重要结节点。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公园内桃花峪以下由于河床的急剧加宽,泥沙大量沉积,心滩、边滩十分发育,为现代河流沉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地上悬河景观为世界瞩目。
2.稀有性
公园内的桃花峪既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又是黄淮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还是黄河悬河的起点。由于悬河的形成,黄河下游河道成为淮河和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这种以河道作为两大流域分水岭的奇观,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公园内的邙山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最东南缘的黄土塬。
3.自然性
公园内的典型地质剖面、黄土地貌景观、黄河景观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未受到或极少受到人为破坏,自然属性良好。
4.系统性和完整性
邙山黄土类型十分齐全,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等在我国及全球都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可对比性。邙山晚更新世黄土地层沉积速率快,记录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丰富。是研究地球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
5.优美性
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内,恰处黄土高原西南边缘与黄淮平原的交接地带,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西部是重峦叠嶂的群山,东部是沃野千里的大平原风光,北部是浩瀚壮美的大河风光。黄河既是观赏高潮,又是公园的主轴,起到统领整个景区的作用,与南部的景点浑然一体。这种点(主景点)、线(黄河)、面(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所构成的简洁完美的空间形态,具有极强的可识性,因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6.科学性
邙山黄土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季风的关系,表明青藏高原——戈壁沙漠——黄土高原是一个成因上彼此相关的系统,其影响还可以延伸到黄河起源、华北平原的起源、黄海和渤海的充填乃至北太平洋海底的粉尘堆积。黄土高原是青藏高原升起的产物,黄土的历史就是沙漠的历史,是青藏高原的历史。邙山巨厚的马兰黄土是研究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时间的重要证据之一。中国黄土与地极冰芯,深海沉积物是世界目前发现的三部最完整的地球气候史书。人们走进郑州黄河地质博物馆及公园不仅能领略到这里的大河风光、山河美景和人文历史,还能从中学习到地学知识、了解到黄河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地球气候的变迁等科普知识,还使我们能够了解黄河,认识黄土,知道气候变迁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影响,进而提高我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注解:
马兰黄土:马兰黄土形成于距今约1万至10万年间的晚更新世,因首先在北京西郊门头沟区马兰村研究而得名。马兰黄土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呈浅灰黄色,以粉沙及黏性土为主,垂直发育,不具层理,含钙质结核,一般厚约20~40米,而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马兰黄土其厚达70余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晚更新世黄土层厚度最大的地区。其巨大的厚度经科学研究证实,与大约在15万年前后,携带黄土和泥沙的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形成黄河水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