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秀美山水 >> 郑州地理 >> 浏览郑州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樱桃沟考古新发现 四万年前郑州有鸵鸟

2013/5/27 14:59:20 点击数: 【字体:


樱桃沟考古新发现 四万年前郑州有鸵鸟

   
    现代中国人来自何方,北京猿人是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这是最近20多年来中外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一直激烈争论的学术焦点。

  按照非洲夏娃说理论,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在最后冰期的寒冷气候阶段已经灭绝,现代中国人是在距今4万~5万年前后由起源于非洲的现代人类分别从南北两路进入亚洲东部的中国境内。

  昨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介绍,1月13日,国家文物部门最权威的报纸——《中国文物报》以6000多字的篇幅公布:郑州发现老奶奶庙遗址,并详细介绍了在郑州二七区樱桃沟景区这一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对于深入探讨当前世界史前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问题的歧见尤为重要。

  据参与这项考古的文物普查小组负责人汪松枝介绍,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有望成为2012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遗址概况

  距今至少4.5万年

  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侯寨乡樱桃沟景区内,东南距代家门村约500米,西邻贾鲁河上游九娘庙河,因遗址西北角有一老奶奶庙而得名。

  去年4月15日,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在文物普查小组负责人汪松枝的带领下,在樱桃沟烤鱼沟到代家门之间初步发掘,本报记者曾两次随着考古人员现场采访,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

  “普通的石头舔上去很正常,而骨骼化石只要你舔上去就会紧紧粘在舌头上。”当时的考古人员还把挖掘到的大量骨骼化石拿给记者试。到了秋天,考古队终于选择在最典型的老奶奶庙附近开始大规模开挖考古。

  遗址地处郑州西南部的嵩山余脉向东延伸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遗址东侧的马兰黄土断崖剖面高近20米,马兰黄土之上还迭压着新石器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但在发掘区内,由于雨水冲刷及当地村民取土的破坏,大部分马兰黄土上的堆积已不存在,已接近旧石器文化层。

  老奶奶庙遗址中挖出的文物的14C(碳14)年代测定为距今约4万年,结合附近遗址光释光测年数据,该遗址测定结果校正后的实际年龄应早于距今4.5万年,前后误差很小。

  主要发现

  生活用火

  老奶奶庙遗址的主要发现是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遗存。

  在发掘区内,遗物相对较少,但用火遗迹和石制品、动物骨骼及其碎片构成的居住遗迹较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等遗物与多个用火遗迹共存,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那时人类已经大量用火烧烤食物。

  开挖现场面积不大,却发现了6处灰烬堆积,且分布面积均较大。如分布在发掘区西南部的灰烬堆积平面形状接近椭圆形,其分布范围南北最长处长约126厘米,东西最宽处宽约100厘米,其剖面最厚处的可见厚度约8厘米,含有大量炭屑和灰白色斑块状物质。灰烬周围散布着较多的动物骨骼碎片与石制品等遗物。在中北部区域还有另外几处面积稍小的灰烬堆积,其周边也分布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在离灰堆稍远处,还可见到明显石器加工区,有数量较多、属于同一原料来源的石核、石片、断块及碎屑等生产石器的副产品。

  开挖现场共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等。

  磨痕工具

  这里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经过考证后发现,它们应是距今4万~5万年前的鹿,甚至还有鸵鸟,它们多成了人类的食物。

  考古人员介绍,现场发现动物骨骼数以万计,它们多来自食草类动物的头骨。多数动物骨骼的石化程度较深,可鉴定种类主要是马、牛、鹿、羊与猪等,还有数量较多的鸵鸟蛋皮碎片。动物骨骼上,完全找不到食肉类或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这表明大量骨骼在遗址上出现完全是人类狩猎与消费猎物活动的结果。

  另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其中较多骨片的大小比较相近,很多骨片长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刚好方便手握使用,有些残片上还有比较清楚的打击修理痕迹,个别可见明显的使用磨痕。

  这些迹象显示,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以外,还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聚居生活

  汪松枝介绍,自2004年冬季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组织多次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西起颍河上游,东到潩水河与双洎河流域,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或地点沿几条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成群组聚集分布,构成多个相对密集分布、类似贾鲁河上游老奶奶庙附近的遗址群。

  2009年以来,对新郑赵庄与皇帝口遗址的发掘发现郑州地区嵩山东南麓广泛分布着距今3万~5万年的旧石器地点。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的群组聚集,这清楚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人类在该地区生存发展的辉煌历史。

  重要意义

  证明中原古人类是一直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介绍,数百处旧石器遗址与数以万计文化遗物在距今3万~5万年的嵩山东麓的广泛分布与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也确切证明了有关晚更新世的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最后冰期寒冷气候中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历史实际。这些出自中原地区的新发现与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为研究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在东亚地区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也就是说,中国及东亚现代人并不是从非洲迁移而来,而是一直在这里生活的本地人。因为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类与旧石器文化已发展至更为繁荣的新阶段。

  多个用火遗迹所组成的复杂居住面的中心营地的出现,偏好收集并带入居址内大量狩猎对象的下颌骨,远距离搬运紫红色石英砂岩堆砌石堆,并摆放古棱齿象头等明显具有象征意义的非功利性行为的存在等,均是史前学界判断现代人行为的典型标志。这些行为特征是迄今为止首次在中原地区以及东亚大陆距今3万~5万年的旧石器遗址中被发现。这些都证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存的辉煌历史,不仅是探讨中华文明之源的重要资料,而且更进一步展示出多项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新文化特征。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2-01-21 作者:徐富盈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