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运动”是距今18亿年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一九五四年由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发现并创名。“中岳运动”地质遗迹是地壳运动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中形成的“高角度不整合”界面,该界面是划分古元古代与中元古代的界线,中元古代(距今18—14亿年)滨海沉积的“马鞍山群”,呈高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元古代(距今25—18亿年)滨海—浅海沉积的 “嵩山群”之上,或超覆于太古宙(距今36—25亿年)花岗绿岩建造之上。反映古元古代末发生的剧烈造山运动使“嵩山群”遭受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等一系列地质构造作用,并形成走向近南北,轴面西顷,向东倒转的线性复式背,向斜构造格局,复背斜和复向斜相间公布,互相过渡,轴面倾角由陡到缓逐渐变化,陡者近直立,缓者近平卧,其中叠加复杂而丰富的次构造形迹。
“中岳运动”及其造成的一系列构造变形遗迹保存良好,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场所和理想的地学科学研究及科学普及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