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官渡镇段庄村是一个普通村子,但是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却有一个不普通的院落,这里陈列着院子的主人收藏的2000多件农耕老物件。“我只是想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传给子孙后代,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祖先之前是咋生活的。”创办农耕文化展览馆的段双奇说。
在4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中,收藏着大到织布机、耧犁耙,小到梳子、煤油灯,共计2000多件藏品。为了方便搜集,段双奇为此还编了一首民谣:犁、耧、锄、钯、纺花车;叉、耙、扫帚、牛笼嘴;铡刀、铡床、织布机;老碾、老磙、老磨盘;汽灯、马灯、洋油灯;馍篓、馍筐、洗脸盆……
段双奇的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有的是别人的无偿赠送,有的是他自掏腰包买来收藏,更多的是它在动迁废墟上淘来的,有时他甚至被误以为是捡破烂的,遭到驱逐。
在当地村民眼中,段双奇是个文化人,2013年他自费创办了双奇文化院,为农民提供健身、休闲、阅读场所,弘扬孝道文化,还免费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创办失地农民夜校。如今,他着眼于农耕文化保护,历经一年的时间,农耕文化展览馆已初具规模,不少人慕名而来参观、留念,大人们在这里寻找儿时的回忆,小孩子在这里了解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村舍与耕地被耸立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渐行渐远,当大家沉浸在城镇化所带来的变化中时,面对日益消失的农耕文化,我们庆幸还有像段双奇这样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些念想而不辞奔波辛劳的农民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