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斜塔
寿圣寺双塔
黄河这边有个郑州斜塔
黄河那边原阳也有个斜塔
一座30米高、巍然耸立斜而不倒,一座18米高、像断了半截谦逊而立,6月2日和3日,本报连续报道了中牟寿圣寺双塔,不少专家、市民赶去观看。采访中,当地不少老人称,黄河北岸有一个原阳斜塔,又叫玲珑塔,也是向东北方向斜着,两塔之间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郑州晚报记者 徐富盈 文/图
传说王母娘娘来中牟摘西瓜,然后……
郑州文化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两塔高的代表佛教文化,塔身里里外外都是佛像,人们都叫它千佛塔;矮的代表道教文化,塔体砖身上多是纹理图案。寺院原来有座石碑,对双塔的来历有记载。双塔周围曾有座皇封赦建寺院,有双层寨墙保护。1986年被确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说起黄河北岸有一个斜塔与双塔遥相呼应的情况时,看塔老人冉小水说了一个传说:中牟盛产翡翠西瓜,一天王母娘娘下凡到中牟来摘西瓜,结果长裙被双塔挂烂了,而双塔也因为她用力拉扯长裙而歪了,王母娘娘非常生气,对着东边的塔一脚踢去,结果塔的上半截被她踢得飞过黄河,落到原阳境内,而那个高塔还是向东北斜着。
最底一层已埋于地下,地面上只能看到12层
6日上午,驾车沿花园口黄河公路大桥过黄河向东拐入原武镇,在镇政府东400米路北,一座巍峨雄壮的古塔出现在眼前。
塔南边是进塔的主道,一东一西两个石碑,西边的是196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碑文,东边的是2013年3月与中牟寿圣寺塔一起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记录。塔身六边形,高12层,塔角上挂着铁铃,风起时铁铃叮当作响,传出很远。站在塔东侧,可以看到它明显向东北方向斜着。塔北50米便是规模不大的善护寺,住持是一位老太,叫赖素珍,负责看护该塔。
79岁的赖素珍老人介绍,这座塔叫玲珑塔,又名徽塔,也叫雁塔。该塔原是善护寺内一座附属建筑物,建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是一个六角形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到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而塔独存。塔高47米,原来13层,最底的一层和塔基已被泥沙淤埋于地下,在地面上只能看到12层34米。
天晴时登上原阳斜塔能看到郑州“这塔是附近最高的建筑。登上这座塔,南边可看黄河波涛,如果天晴,还能看到郑州,北边能看到太行山。”
说起中牟寿圣寺双塔和原阳斜塔的传说,赖素珍笑着说,不可能的事。这座塔47米高,比中牟的塔高多了。
她指着塔身一处破损处说:“这是日军1938年用炮轰的,但对塔没有啥影响。”
文物部门正在想办法减缓古塔倾斜速度
赖素珍说,塔一直向东北方向斜着,被定成国家保护文物后,县里非常重视,在塔四周设围栏,每年至少来测量3次,看看向东北歪的程度是不是加重了。“新乡文物局前来测量的人员说,早在1983年,经过专家测量,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0度以上。”
站在东边看它斜的最厉害,好像随时都会倒下去。据当地老人说,这座塔所在位置正好处于风口地带,为了抵御大风,工匠建塔时故意使塔往东北方向倾斜一点,后来经过黄河泥沙浸泡,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的角度就加大了,一次洪水塔基在水里泡了一年,现在它每年还有慢慢向东北继续倾斜的趋势。
“原来,塔西南边种有庄稼。专家来看后,决定学习比萨斜塔的取土法,在西南角上挖了个大鱼塘,希望让塔停止向东北斜,而慢慢扶正。”老人说。
据了解,新乡文物部门正在想办法,减缓古塔倾斜的速度,留住这千年的别致景观。
作者:徐富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