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与中牟县文物所人员前往黄店镇冉家村探寻寿圣寺双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远处一高一低两座古塔映入眼帘。由于处在高台上,四周都是平地,显得很是雄伟。
来到塔前,看到四周正在搭建围栏,文物所人员张培告诉记者,双塔正在修缮。随后他叫来了77岁的双塔保护人冉小水为我们介绍情况。冉大爷戴副眼镜,谈起双塔滔滔不绝,“我已经看护近6年了,每天都会打扫,检查双塔。寿圣寺双塔,位于黄店镇冉家村东约1公里处,为宋代建筑,距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又叫千佛塔或七层宝塔,两塔相距有10余米,为东西对峙,均为平面呈六角形的楼阁式砖塔。东塔现存4层,高约15米,塔身东面辟门,底层有图案纹饰,每面均雕有坐佛一排;西塔现有7层,高约32米。两塔皆用小砖垒砌而成,外部每一层檐下部置砖雕斗拱、券门、真窗和盲窗;每层墙壁上还饰有彩绘,其底层周围和塔道内壁砖雕坐佛百余尊。每层有券门,券门外饰浮雕兽头。塔内有塔心室和螺旋式蹬道,可盘旋上塔。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双塔的檐部、塔壁等部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双塔,把塔下面的上口封起来了。”
双塔北边有几栋红色仿古建筑,是周边村民集资建设的。冉大爷告诉记者,这里原来叫寿圣寺,有70多间房,在“文革”中被毁了。
“为什么这两个塔高低不一样呢?”记者问冉大爷。“说起这个事还有个传说,相传有一年三月三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路过这里,塔挂其罗裙,致使其一脚将东塔上面的3层踢到(原阳)原武镇,现在那边也是这么认为的。”冉大爷笑着说。“但是,据说当时传闻这个地方有凤凰落地,要出新皇帝。当时的朝廷就修庙宇来压地气,后来怕不行又修了双塔。但是后来社会发生动乱就停下了,你看两个塔也都没有塔尖。”张培说道,“因为在原阳县的原武镇发现了一些和寿圣寺一样的材料,所以有了这个传说。”
双塔建成后,寿圣寺名声大振,每年慕名前来观光、游玩的百姓络绎不绝。后来,这里每年的正月十六就形成了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寿圣寺双塔庙会”, 这种因祭拜神仙、名人才形成的庙会在古代,实属罕见。现在的庙会有上万人参加。最有意思的是一些香客为了能抢到来年的第一炷香,年三十下午就在这开始等候。
“寿圣寺始于唐代,兴于宋朝(清朝康熙十四年《中牟县志》),双塔的建筑风格古朴大方,造型优美,雕刻艺术精湛无比,并且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智慧。双塔的存在和保留,对研究唐宋时期的佛教文化、建筑风格和艺术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张培感叹地说道。
1986年,寿圣寺双塔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标题:相映成趣寿圣寺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