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有一座汉代石阙,叫“启母阙”。阙的东北面,矗立着一块几丈高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叫“启母石”。
传说在唐尧的时候,洪水滔天,到处一片汪洋,不知淹死了多少人畜。唐尧授命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连治九年不见成效。虞舜即位后,又命禹继承父业,治理洪水,并封禹为夏伯。禹便带领身怀有孕的妻子涂山女,来到阳城(今登封告成)一带治水。他根据水的流向和山川地势,打算在嵩山西侧的“辕关”凿石开渠,排泄洪水。可是那里山高石厚,要凿通得用很长时间。禹急得食不甘味。有一 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复去不能入睡,朦胧中,忽然看见从山上下来一只大黑熊,用嘴顶住大山,腰一躬,脚一蹬,大山塌了半边,洪水便从那里流走了。禹一高兴,醒了,原来是一个梦。他心里暗想,为了治理洪水,自己要能变成力大无比的黑熊该多好哇!于是他到处寻访变黑熊的法子,引得不少人都笑他发痴。后来他这种为民除害的精神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就施展法术,让禹在开山凿渠时变成一只黑熊。此后,在治水工地上,变成黑熊的禹翻山越岭,快步如飞,凿石运土,力大无比,大大加快了治水进度。但是他始终没有把自己变熊的事儿告诉妻子涂山女。
禹整天忙着开山凿石,疏通河道,连每天三次回家吃饭都嫌耽误时间。为了既不影响施工,又能按时吃饭,夏禹就在“辕关”山下放了一面鼓,跟妻子商定:只要听见敲鼓的声音,就来给他送饭。从此,每当听到咚咚的鼓声,涂山女就马上撑一只小木船,把热腾腾的饭菜及时送到,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冬,日日月月,从未间断。这就是“击鼓饷夫”的故事。
有一天禹正忙着开山治水,不小心飞起的石块从山坡上滚了下来,恰巧掉在那面鼓上,鼓便发出咚咚响声。禹一心惦记着治水,根本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又继续开山干活。涂山女在家里听见鼓声,却犯了怀疑,今天不到吃饭的时间怎么敲起鼓来了呢?啊!一定是今天活重,丈夫的肚子饿得早吧。于是她马上把饭菜做好,急急忙忙送来。
涂山女来到辕山前,放下饭菜,等丈夫来吃。等了好大一会,始终未见人来。她实在等着急了,又提着饭菜顺着小路向丈夫开凿的辕关走去。她看见一只大黑熊正低着头凿石运土呢。涂山女目瞪口呆,出了一身冷汗。她暗想:自己的丈夫原来是个大黑熊啊!平时怎么没有发现一点迹象呢?哎呀!自己真糊涂,跟黑熊过了半辈子!她越想越羞惭,提起饭菜便往回走。走到崇高山下,变成了一块石头。
夏禹干活到晌午,又由熊变成了人。他来到大鼓跟前咚咚地敲起来。他敲一阵,等一会儿,一连敲了好几阵,又等了很长时间,一直不见妻子涂山女来送饭。他心里暗想,一定是妻子在家临产了,就连忙起身往家里赶。
夏禹回到家里,仍不见妻子的踪影,更没有小孩的哭声。他心里急得象一团火,急忙出门四下寻找。找来找去抬头看见山坡上多了一块大石头,旁边还放着送饭篮。这时候,夏禹心里明白,原来这石头是自己的妻子变的。夏禹心里很难受,后悔自己没把变熊凿石的事告诉妻子。他又想到妻子就要临产了,如果妻子一死,当然也就没有了儿子,让谁来继承治水的事业呢?于是,他就急急忙忙跑到大石头跟前,拍着石头大声哭喊:“涂山女,你就这样离开我吗?你好狠心哪!你要把儿子交出来呀!”夏禹的喊声,震荡着整个嵩山。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大石头裂开了一条大缝,从石缝里跳出了一个小孩。禹知道这就是他的儿子,万分高兴,急忙上前把儿子抱在怀里。
由于他的儿子是从裂开的石缝里跳出来的,禹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启”。后人便把这块巨大的石头叫做“启母石”。
后来,儿子长大了,便跟随父亲一起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终于使广大黎民百姓摆脱了水患。“启母石”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