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郑州风情 >> 风情与品牌 >> 浏览郑州

象棋之乡放异彩 千年传承铸辉煌

2016/5/20 9:28:42 点击数: 【字体:

 
    荥阳高度重视象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组织象棋文化节、象棋文化论坛和各类象棋赛事,广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象棋课程,积极开发象棋文化产品,致力提升象棋活动内涵,为弘扬象棋这一古老国粹而持续努力。2013年12月,荥阳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象棋文化之乡”。
 
    “凡有井水处,必有下棋人”。漫步在荥阳的街头巷尾、家宅民户、校园课堂、绿地游园,时不时就能看到相坐对弈的人,时不时就可见到精彩的棋局。
 
    作为象棋文化的策源地,荥阳的男女老少对象棋爱不释手、情有独钟。“摆棋势、下残局、打擂台”,下棋对弈早已融入了荥阳人的日常生活。
 
    下棋者不分长幼,以棋为媒,以棋会友,切磋技艺,感悟人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棋风棋俗。棋风棋俗延绵传承,象棋运动及其蕴含的哲学理念、精神价值也深刻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棋道与世道同理,世局无非棋局。在象棋文化长久熏陶之下,荥阳人说话办事都离不开象棋。“做人讲格局,做事看‘全局’,眼光要长远,处世要规矩”,这既是下象棋的心法,也成为人生哲理、处世哲学。
 
    中国象棋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荥阳为宣传、弘扬华夏文明和中华国粹,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象棋文化进行深入研讨、论证和大力推广。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荥阳文化积淀深厚,对中国象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应将其申报为“中国象棋文化之乡”,其申报依据是:
 
    一、中国象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粹
 
    《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历史上称荥阳市广武山的鸿沟为“楚河汉界”,同时也让它定格在了中国象棋棋盘之上。
 
    二、发生在荥阳的楚汉战争完善和发展了中国象棋文化
 
    中国象棋文化承载、传播了楚汉战争的历史,中华民族运用聪明智慧把二者有机的融合起来,以一种博弈的方式把楚汉战争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中国象棋黑、红双方棋子的名目及布阵特点源于楚汉战争中刘、项在楚河汉界对垒时的军阵布局;中国象棋的对弈规则和对弈技巧源于楚汉战争的对阵谋略和攻伐特点……
 
    三、中国象棋在荥阳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象棋这种集益智、博弈、休闲、雅俗共赏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在荥阳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荥阳人在长期的象棋对弈中,发展并形成丰富的棋艺文化:民间对弈的棋盘上,常写有提醒弈棋者和观棋者遵守艺德的“观棋勿语真君子,举棋不回为丈夫”等联句。日常生活中,“马后炮”“棋逢对手”等简明扼要的常用语。另外,还有“两方兵力一般强,全靠谋略来较量”“炮轰无声河无水,胜败只看擒住王”等以棋、棋子、棋盘为谜底的谜语广为流传。
 
    四、荥阳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国象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为宣传、推广中国象棋文化,弘扬国粹,荥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体育管理中心承办了首届中国象棋文化节,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在首届象棋文化节期间,荥阳还举办了中国象棋文化论坛,邀请中国象棋文化研究专家、国家级象棋大师对中国象棋文化的起源、流行及发展趋势、楚河汉界历史文化等进行研讨、论证。
 
    2005年,荥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中国象棋公园和象棋馆。荥阳象棋公园有一个巨大的长80米、宽88米的象棋棋盘,棋盘上布设着一副著名的中国象棋残局:骐骥一跃。每个棋子直径6米,高50厘米,重7吨。象棋广场东侧的伞状圆顶象棋馆气势宏伟,可容纳300名棋手同时对弈,是荥阳象棋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荥阳还将中国象棋文化知识编入中、小学校的技能教材进行教育普及。同时,还每月举行全国业余象棋赛事,并通过对年度冠军进行重奖的奖励方式,使中国象棋活动具有了更广泛的参与性。
 
    去年9月荥阳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暨首届象棋嘉年华启动仪式,为推进中国象棋文化广泛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楚汉历史的文化沉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象棋文化,这是华夏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祖国文化宝库的宝贵财富。荥阳作为“楚河汉界”所在地,作为中国象棋策源地和重要传播地之一,充分发挥和利用了自己的特色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引导、传承中国象棋文化,从而推动发掘、保护和弘扬楚汉历史文化,推动中国象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6-05-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登封 就是一座好人城
相关信息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