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楚河汉界赏象棋文化

2013/6/18 9:27:25 点击数: 【字体:


    象棋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无论走到哪里,随处都可见棋摊,棋迷们相对而坐,面对“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劳作困乏或旅途寂寞全都消释在棋盘之中,小小棋子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古往今来,围绕象棋还形成了多种多样、精彩绝妙的象棋文化。

  ·棋联·

  逢年过节,棋友们喜欢撰棋联、贴棋联,所以历史上棋联佳作迭出。如“车驰马奔,棋术绝天下;兵挺炮鸣,技艺盖世间。”“局到残时当谨慎;棋逢险处莫慌张。”在众多联语中,有一副堪称典雅而佳妙的棋联:“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上联道出了对弈者走棋时的思索,下联则有弈罢兴尽而归的感觉,同时还把孔子的两名弟子“子路、颜回”的名字巧妙地嵌进去。

  ·棋诗·

  文人墨客大多与棋有缘,喜作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趣棋诗。冯梦龙《醒世恒言》中载有一首象棋诗:“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争输赢。马行出路当先道,将守深营戎远征。乘险出车收散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定太平。”棋诗写得最好的当推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哭象棋诗》,童年时,他与棋友一次在河岸对弈忘了吃饭,其母气得把棋扔入河中,王守仁惋惜不已,当即吟出一首巧嵌棋子名的妙诗:“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棋谜·

  取材于象棋的灯谜很受欢迎,用棋、棋语作题材入谜大致有三种:文义谜,如“车七退一”(猜字一,谜底:轧);“斤”(猜棋语一句,谜底:进车叫杀);“巧布棋子运匠心”(猜秦代名人一,谜底:李斯);赋体谜,如“两方兵力一般强,全靠谋略来较量。炮轰无声河无水,胜败只看擒住王。”(猜文体用品一,谜底:象棋);棋盘谜,以象棋盘和棋子的摆布为谜面,谜底包含着棋子的名,如电影名《兵临城下》《元帅之死》等等。

  ·棋谱·

    棋谱是弈棋高手的实战记录,能流传至今的古棋谱,都堪称名局佳作,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象棋渊源、提高棋艺水平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漫长岁月中遗留下来的棋谱,出名者主要有北宋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图》,晁利之的《广象戏序》,南宋洪迈的《棋经论》,明代的《桔中秘》《梦入神机》《适情雅趣》《棋谱秘书》《百变象棋谱》,清代的《竹香斋》《梅花谱》《韬略元机》《心武残篇》《百局象棋谱》等,其中流行最广且最有成就的要算《桔中秘》《梅花谱》《竹香斋》。

  ·棋语·

  古今棋友们“爱棋及言”,常把象棋语言移植于生活之中。如比喻势必失败的局面为“死棋”;比喻要顾全大局和整体密不可分的有“全国一盘棋”“要有一盘棋思想”;此外,还有“马后炮”“马前卒”“棋逢对手”“举棋不定”“丢车马保将帅”“棋错一步,满盘皆输”等等,类此带有“棋”的词语,还常常被运用于文学、影视、戏剧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棋谚·

    民间棋盘上习惯写棋谚,以示提醒。如有的棋友在棋盘的“楚河汉界”写上“举手勿悔,落地生根”“观棋勿语真君子,举手不回大丈夫”等。对于那些口无遮拦的观棋者,有的棋盘写上了“河边无青草,不养多嘴驴。”多么形象生动而且幽默有趣的比喻。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2009-01-07 作者:展华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