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流域的虎头鞋与虎头帽
2012/5/2 11:45:4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胶东半岛的母亲河——大沽河流域,是半岛地区虎头鞋和虎头帽最流行的地区。
民间传说,战国时期,乐毅率七国联军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惟即墨与莒两座城池仍在齐军手中。即墨古城,位于大沽河北岸20华里处;作为战略后方的棠邑古城则在沽河南岸,在今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后古城、马军寨村地界,与即墨古城互为犄角之势。其时,数十万军队云集,战争的残酷不难想像。后来,田单摆火牛阵破燕复国。饱受战乱的两岸人民,自此开始了重建家园的艰难历程。
由于大量的人员、牲畜死亡,战争又使人民流离失所,因而未能及时打扫战场,进行掩埋,加之医疗条件所限,致使一个阶段之内,瘟疫流行。坟堆之内,蛇虫大量繁殖,与恶狼、恶狗卧伏其间,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有的新生儿时常被野兽吞噬。虎乃百兽之王,因而不少齐民便用丝线在布鞋上绣一个虎头,借以威慑百兽,避灾免祸,众人竞相效仿,渐成习惯。 当时,大沽河两岸人民,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在积极繁衍生息,胶东王和时任即墨大夫采取了种种措施,加以鼓励。不管是王府官吏,还是平民百姓,生了孩子之后,两人都要前往祝贺。有的人家见王爷穿着大红袍服,神采奕奕,威风高雅,就将织成的土布染了同样的颜色,给孩子裁一件新衣;王爷的帽子是不敢仿制的,怕犯僭越之罪,就用同样的布料给孙子做一个戴在头上的小披风,用丝线绣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俨然一个虎头模样,脚上再穿上一双绣了虎头的鞋子,暗寓“无病无灾,长大当官”的美好意愿,在“百岁”(99天)那日打扮一新,头戴虎头帽,脚踏虎头鞋,自有一番喜庆气象。如果生了女孩,则改用绿色染布,做成虎头帽、虎头鞋,穿戴起来,谓之“绿娘子”,同样有望女成凤之意。 虎头鞋和虎头帽的风俗,就这样在大沽河畔流传了两千余年。风俗几经改变,终于约定俗成。新生儿过“百岁”时,要穿“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帽是虎头帽,鞋是虎头鞋,同样是男红女绿,寓“红官绿娘子”之意,男孩长大后出将拜相,女孩则嫁一个好丈夫。如果姥姥和舅母是个中高手,要制作漂亮的虎头鞋和虎头帽自是不在话下;如果自己做不得这活儿,便要找村中精于此道者或相好亲友“捉刀”。
最初,当地农民特别是家庭妇女,大都会制作虎头鞋和虎头帽。每年农闲时节,她们便开始这项工作。虎头鞋是随时随季都做,因为一年到头都要穿用;虎头帽则在九、十月份秋收后进行。这时候,秋风送爽,隆冬转眼即至,因而就要提前准备。此时,虎头鞋、虎头帽已不仅仅是作为外孙、外孙女“百岁”时穿戴的“行头”,它作为商品流通到了市场,这使更多的人们认知并接受了它们。到解放前,到文革前,沽河两岸平度、即墨、莱西、城阳的不少村子都在大批量生产虎头鞋、虎头帽。 虎头鞋和虎头帽的制作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布料由最初的家织土布,扩展到到后来的丝绸、缎子、条绒及各种现代布料,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制作虎头帽时,先要选定布料,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剪开,然后用丝线缝制起来,即是一顶普通的帽子,一个像小披风式的物什,接着,在帽顶上用各色丝线绣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一顶栩栩如生的虎头帽就做成了。如果在帽里附上一层布料,就是有里子的虎头帽,这两种虎头帽统称单帽,多在春秋时戴;如果在表、里之间再絮一层棉花,就是棉虎头帽。 虎头鞋的制作,首先要剪样,之后根据鞋样做成鞋帮,剪出鞋底,然后,将鞋帮一针针钉在鞋底上,便成一双普通的小鞋。这时,在鞋的前端绣上虎头,就是虎头鞋。虎头鞋的“帮”,有的是几层布,有的是“确子”,外面贴一层新布。所谓“确子”,就是将几块旧布分层粘在一起,晒干后作鞋帮用,由于虎头帽多为幼儿穿用,故以柔软舒适为宜,使用极少。
虎头鞋、虎头帽的由最初的红、绿两种颜色逐渐扩展到各色皆宜,丰富多彩,这就满足了更多阶层的现实需要;虎头制作最初是用线绣;后来,是事先剪出老虎脸部的各个器官,再用胶水和糨子粘贴成虎头模样。也有的是用烧红的炭烧灼而成。近来,竟用了纽扣、丝线、刺绣等,进一步丰富了制作工艺。即墨市文化馆进行的相关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年妇女的大批谢世, 沽河两岸的村庄中,虎头鞋和虎头帽已极为罕见,几成绝响。近几年来,虎头鞋、虎头帽再次逐渐受到欢迎,即墨市移风店镇毛公泊村一位女艺人制作的虎头鞋、虎头帽及布老虎竟打入青岛及即墨、平度市场,广受欢迎。加强开发性保护,很有必要。(原标题:虎头帽和虎头鞋的历史)
来源:旅商网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