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周口

伏羲与“中华第一龙”

2014/12/15 11:34:52 点击数: 【字体:

伏羲与“中华第一龙”
伏羲与“中华第一龙”
濮阳公园里的龙塑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这是小学六年级全国统编语文课本《中华第一龙》一文中一段文字。

    说到龙,说到中国的龙文化,我们都不陌生,这自然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龙图腾的创造者伏羲氏有关。当我们从齐鲁大地回到中原,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濮阳,欲一睹“龙”颜。

    1.神秘墓主身边藏龙卧虎

    在濮阳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我们才赶往博物馆,即戚城文物景区,这里有“中华第一龙”展厅。置身其中,感觉历史其实并没有成为历史,它的气息会沿着岁月的长河飘落到我们身边,成为永不褪色的新闻,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历久弥新吧。虽然展厅内只是缩小了的墓葬的模型,但依然令我们震撼。其中一组墓坑内,墓主居中,骨架右侧就是那条沉睡了六七千年的“龙”,其形呈卷曲奔驰状;骨架左侧为一只快步行走的“虎”。龙虎形体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蚌壳砌塑而成,龙前虎后,气度不凡,可以想象出墓主人在世时的威仪。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87年,濮阳市在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修一座引黄供水调节池,在配合施工的考古调查中,于调节池的西南部发现一处内涵非常丰富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从当年6月起,濮阳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收获很大。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是在遗址第四层下清理出4组用蚌壳摆砌的龙虎等图案。他们在其中一个墓坑发现,墓主人为一男性,头南足北,身长1.84米。在其两侧分别为蚌壳龙虎图案。龙虎相背,龙在东侧,长1.78米;虎在西侧, 长1.39米, 皆头北尾南。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学术界和新闻界,并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后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但,时至今日,这位距今6500多年的神秘墓主的身份依然是个未解之谜。

    尽管濮阳有“颛顼遗都”、“华厦祖庭”之称,历史上的“城濮之战”、“澶渊之盟”等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有戚城、子路墓祠等古迹,还是中原油田所在地,但整体上讲,在“中华第一龙”出土之前,知名度还算不上很高。“中华第一龙”产生的轰动效应,使濮阳名声大振,有了“龙乡”的美名。如今,龙已成为濮阳人特别珍惜的资源了,对其喜爱和开发的程度,从耸立在公园的“龙标”,到街头随处可见的“小祥龙”就可看出来。

    2.墓主或为伏羲时代的王

    6500年前,龙虎相伴长眠的人,会是谁?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探秘这座神奇墓葬到底是谁的或许比它自身所显示出的科学史价值更令人神往。

    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舜帝故都或故里均在濮阳,因此有人认为墓主是颛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传说其母华胥氏在濮阳履巨人脚印生下了他,而濮阳也是他的“根据地”,因此有人断定该墓应是伏羲的……尽管“猜想”不同,但都言之凿凿,持之有据,专家学者们是不可能胡说八道的。

    河南博物院研究员张维华先生认为,如果说这具遗骨是黄帝,其“年龄”还不够大,墓主人应该是伏羲时代的一个王,只有他才够这么大的“岁数”。黄帝时代距今不会超过5000年,我们常说的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黄帝开始的。而该墓的年代距今6500年,把它放在古史传说时期的伏羲时代,是合适的。

    伏羲始画八卦,是古今学者均予认同的。1981年,陈立夫先生提出:“中道思想,是从中华文化的缔造者伏羲画卦作易开始,距今已有6450多年了。”从时间上来说,该墓与伏羲时代是吻合的,而墓中富含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内容,这又与伏羲作易画卦的传说高度吻合;盖天说为伏羲所创立,墓的平面结构与盖天学说惊人吻合;《周髀算经》中说“周髀长八尺”,“冬至日晷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经测算其测量地点的纬度是35°20′42′′ ,当时的黄赤交角为24°01′54′′,现在濮阳的纬度在35°42′,因此《周髀算经》中的数据只能是在该墓的位置测得的;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在雷泽履巨人脚印生了他,而濮阳地区也是他的“根据地”。传说伏羲蛇身人面,是龙的形象,伏羲部族的图腾是龙。从伏羲开始,以后的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直到封建帝王,都自称为“龙”,自封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崇拜龙,自称“龙的传人”,但直到1987年濮阳蚌龙的出土,才让一些审慎的学者切实感到我们的古老文明与龙之间有多么久远的联系。

    3.伏羲开创了中华龙文化

    中国人有自己内心的情节,这是一种寻根的情节,或者说是哲学命题里解决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有句话“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龙文化几乎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而同时诞生的。在“龙乡”濮阳,我们自然想到了300多公里外的“龙都”淮阳。淮阳是伏羲的都城和长眠之地,早就有着“龙都”之称,星罗棋布的伏羲文化遗存,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龙的传人”来此寻根谒祖。在太昊陵统天殿四壁雕刻的《伏羲圣迹图》上,“以龙纪官”就是伏羲的伟大功绩之一。

    因为伏羲时代跨度1000多年,所以我们说伏羲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伏羲时代的先民不断地迁徙、探寻,足迹遍布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四川盆地、华东地区和云贵高原。所以你去拜哪个地方的伏羲,他都是我们的祖先,这与众多的“伏羲故里”之说并不矛盾。就像在我们中华大地上,“龙”的身影和崇拜无处不在一样。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提出:“伏羲文化就是龙文化。”创造龙图腾是伏羲在思想精神方面一个伟大的创举。相传伏羲时代有9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如蟒蛇、梅花鹿、虎、鹰、鱼等,共9个图腾。据说伏羲时代是以他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来征服各部落的,而不是用战争来征服。用战争去征服是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封建社会开始的。伏羲团结了其他8个部落,然后取每一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新的图案,这个图案就是龙。之后,伏羲便“以龙纪官,分理海内”,被尊为“龙师”。

    几千年来,人们把龙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雕于梁柱,塑于墙壁,绣成龙袍,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体,故有“真龙天子”、“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诸多说法,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

    周口伏羲文化专家张天兴在一篇论文里也曾提出:“是太昊伏羲氏创始了龙文化,太昊伏羲氏之后的炎帝、黄帝、尧帝及以后的历代君王,都继承和发扬了龙文化。龙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横亘古今,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有华夏裔胄,包括炎帝、黄帝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威严,龙的凝聚力,始终是所有华人的巨大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晚报(2014-09-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