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连与谢公桥
2014/12/15 10:52:5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谢惠连(397—433)是谢灵运的族弟,世称谢法曹。他十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诗品》引《谢氏家录》称:“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据说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是在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写出来的。
南朝宋代时,谢惠连任会稽太守,他十分喜欢这座水乡古城。他常常在民间考察访问,有一次看见西小河两岸的百姓往来不方便,马上下令让工匠建造此桥。老百姓非常敬重和怀念谢惠连这位太守,就把这座桥叫“谢公桥”。
谢公桥位于绍兴市区新河弄和西小路的交界处,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在西小河上。桥全长29米,桥脚处最宽有5.5米,是一座七边形单孔石拱桥。桥下先是9个台阶,然后是一个宽宽的平台,接着又是11个台阶到达桥顶。台阶的中间有两条光滑的斜坡,那是为车马行走专门设计的。桥两边的栏杆上刻着莲花和龙的图案,精致美观,栩栩如生。桥顶的栏杆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藤蔓,向下直垂到水面,使这座桥既显得古老,又充满了生机。
东汉以后,大赋开始衰微,抒情咏物的小赋逐渐兴起。谢惠连的《雪赋》和谢庄的《月赋》并称为六朝这一类小赋的代表作,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他的《祭古冢文》,写得也很有感情,关于古冢形制的描写,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发掘简报。
他的诗作,虽不如谢灵运精警,但遣词构句却不相上下,运调轻灵,用词清艳。如《秋怀》:“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捣衣》中有“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诗品》评他这两首诗说:“《捣衣》、《秋怀》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乐府诗,则颇有牢骚不平之气。《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后人把他和谢灵运、谢脁合称“三谢”。
《隋书·经籍志》载有《谢惠连集》6卷,明代张溥辑有《谢法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后世学习和模仿谢氏家族文学的人很多,以至于还出现了“谢康乐体”(“谢灵运体”)、“谢惠连体”这种专门的称谓,可见他们的影响之深远。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绍兴县报(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