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印象河南 >> 浏览文章

【文化中原】黄河流域的食文化与文明

2014/11/21 17:40:14 点击数:383 【字体:

【文化中原】黄河流域的食文化与文明

司母戊方鼎
 
    当前对黄河文明起源的动力有着种种解释,但任何一种解释都不能忽视食物在文明产生中的基础性作用。文明起源的标志通常被认为是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不过在文明演进的道路上,人类起初并不是为了城市、为了文字、为了经济,更不是为文学艺术,而是为了满足对食物的需求,或者说是满足对更高层次食物的追求。所以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时就强调: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同样的道理,正是在这些目的的推动下,黄河流域的人们向着文明时代迈进。所以说对食物的生产、占有、支配等也可以说是黄河文明起源的动力之一。

    正是为了吃的好,吃的香,吃的更健康,黄河流域的人类开始使用火,摆脱了饮毛茹血的野蛮时代,改生食为熟食,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周礼》中记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说文》中解释:炮,毛炙肉也。炮也就成为最古老的一种烹饪技术。为了食物来源更稳定,黄河流域的人们开始由采摘、渔猎向农耕民族发展。为了更多、更好的获取食物,人们开始制作斧、铲、锛、刀、叉等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制作食物,人们发明的了碗、甑、碟、杯、盘等。为了储存食物,发明了罐、盆、瓮等陶器。黄河流域最早的绘画艺术,也有很多出现在饮食用的陶器上。最古老的文字,也多在吃完以后的龟甲兽骨上。

    现在我们将一个人信守诺言称之为一言九鼎,一个国家的建立叫做定鼎中原,一个人名气很大叫鼎鼎大名,一种对峙局面叫做鼎足之势,一个朋友的有力帮助叫鼎力相助。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鼎”字,但这个“鼎”字在我国古代仅仅是一种炊具,许慎的《说文》中解释鼎:“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从烹饪之器到传国重器以及国家权力的象征,“鼎”功能的转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食物问题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即“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人们面临着温饱的压力,对食物的生产、占有、分配问题就是国家的重要问题。
【文化中原】黄河流域的食文化与文明

舞蹈纹彩陶盆
 
    随着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饮食摆脱了单纯果腹的基本目的,在“食欲”这一原始本能的指引下,黄河流域的食品种类、烹饪技法日渐增多,由饮食又延伸出饮食文化、餐饮礼仪、烹饪艺术、餐饮器具、节日饮食、养生饮食等等,这些都对黄河流域的民俗、礼仪、节日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发现,在黄河文明的演进中,饮食的政治意味在下降,文化意味在增强。但不论如何变化,在探讨黄河流域区域文化时无疑饮食文化将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闵祥鹏(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杂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