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体民歌和变体民歌
主体民歌是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民歌,它和当地民风民俗、生产劳动,价值审美观等密切相连。它具有一定的共性,包括旋律音调和结构形态,音乐语言较少受到外地民歌的侵染。信阳地区的主体民歌有:五句山歌、田歌、灯歌和部分小调。
变体民歌主要指某些外来民歌被当地人认可并流传开来,其曲调和结构当地人按自己的审美观加以改变而产生的民歌。这些民歌虽被改变,但从它的曲调、歌词、结构中我们仍能够感觉到它和某地民歌千丝万缕般的联系以及和当地民歌的较大差异,如我们熟知的商城县民歌《八段锦》,它的源出应该是江苏民歌《紫竹调》,流入信阳地区后而形成的一首变体民歌。
《八段锦》是信阳很有影响的一首民歌,主要原因是广为流传的革命历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运用了它的曲调。说它是变体民歌,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的旋律。《八段锦》最为典型的旋律音调是 5.6 1 2 1 6 165 3 2 | 52 3532 | 1 - ||,而《紫竹调》典型的音乐语言是 5.6 121 | 16165 3 0 | 52 35 | 1 - ||,二者基本相同。如果我们将二者旋律音调和当地民歌的音乐语言相比,就会发现《八段锦》的曲调和周边民歌的曲调联系性不大,显得过于独立孤单。而《紫竹调》就不同,我们可以找到当地许多民歌中类似的音乐语汇,如《二泉映月》中 2.3 51 62 35 | 1---|,《无锡景》中355 562 | 3532 1 |,它们联系紧密,共性很强。
二是歌词上二者相仿,如《八段锦》中:
“小小鲤鱼亚红鳃,上江游到下江来,
头摇尾巴摆,小小金钩钓起来”
“小小紫竹细窕窕,送与我郎做上一根箫,
先吹牡丹后吹相思调……”
《紫竹调》的歌词:
“小小鲤鱼粉红鳃,上江游到下江来,
头摇尾巴摆,手执钓竿钓起来”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君郎做管箫,
箫中吹出鲜花调……”
在歌词中我们不难发现,“江”“紫竹”这两个名词,不具有信阳特色,“紫竹”只有南方才有,淮河流域称比溪大的水流为“河”,只有南方才称 “江”。
三是曲式结构。“八段锦》为合尾式的六句式结构,这种结构在江苏民歌中很难找到,在信阳民歌中同样很难找到,因此它是被改变了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双句式反复应用的特点,符合信阳人 的审美取向和欣赏习惯。
所以,《八段锦》是变体民歌,它的母体是江苏民歌《紫竹调》。传入《紫竹调》信阳后,被信阳人认可,并加以改变后形成的。
同一地区的民歌,也可以产生变体,如新县民歌《表哥与表妹》就是潢川民歌《双探妹》的变体,我们自己可以从中比较一下二者的区别,这里不再详述。
变体民歌一般个性鲜明,旋律优美独特,在周边民歌群中特别醒目抢耳,犹如甘霖春风,便 人耳目一新。假若我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认真地鉴别,将变体民歌当做自己的个性去发展,向外界去推荐,那么,也许我们会逐渐地丧失自己原本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是否有过教训?一些我们认为优秀的民歌,在和外省民歌的对比中,突然变得不再亮丽,不再熠熠闪光,不被外界同仁认可,以至出现本文开头谈到的情况,这是否与我们介绍宣传信阳民歌时出现偏差有关?如果我们认真反思一下建国后我们在发展信阳民歌上走过的路,难道我们没有一点失误?
历史上的信阳曾经是一个音乐文化比较发达兴盛的地区。1956年春,(平桥区)信阳县长台关苏楼村1号楚墓出土乐器铜编钟1套13件;1978年3月,固始县城关候古堆吴王夫差夫人墓出土乐器有铜编钟、编钵、木瑟、彩绘鼓28件;1983年4月,光山县城郊发掘春秋时期黄君孟夫妇(古黄国国君叫孟的夫妇)墓,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竹质管乐器——竹排箫。所有这些我们感到自豪,为我们的音乐文化自豪。
应该承认,信阳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的印痕和色彩,本质上体现出一种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歌的发展将失去动力并逐渐消亡。但民歌却可以被当做资源加以利用从而为发展信阳经济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研究信阳民歌的力度,不能人云亦云,应该充分认识信阳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从中采撷营养,创造一个崭新的民族音乐天地并达到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完美和谐,不然,我们愧对祖先。
5000余首民歌是一份丰厚的遗产,面对信阳民歌,我们在为此感到骄傲的同时,会不会感到沉甸甸的压力?我们既阻挡不住历史的前进,又不能割断历史,倘若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信阳大地歌声不再,我们将如何面对?信阳人杰地灵,面对信阳民歌 ,我们应该有能力将二千多年前信阳人创造的相当发达的音乐文化延续下去,并使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黄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