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历史传说 >> 古老传说 >> 浏览新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洪洞迁民”的传说

2013/8/30 10:31:18 点击数: 【字体:

 
    洪洞迁民,是明王朝建立后为发展中原生产,解决山西“有丁无田”,中原“有田无丁”之民生困难的一项重大举措。元朝,由于连年战争不断,当朝者横征暴敛,再加上黄河屡次决口,蝗虫接连发生,致使河北、河南、山东诸地,赤地千里,村落萧条,而在山西,由于战争很少波及,环境相对稳定。加之明王朝初建,注意宽恤民力,抚安流亡,因而人口增长较快。朱元璋曾说:“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面对山西丁多田少而河南田多丁少这一客观现实,明王朝决定“迁山西民以实中原”。《明史·食货志》载:“成祖核太原、平阳、泽潞、汾、辽、泌丁多田少及无田丁口,分其丁口迁出”。由此可见,迁山西之民于河南之地是明王朝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
  
    据明、清两代《延津县志》、《胙城县志》及延津多家族谱所述,迁入延津胙城的山西民,多系泽州之高平、阳城、陵川、泌水四县和潞州之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六县人,而绝非全系洪洞人。而民间众口一词,称自己的祖籍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则是因为:洪洞县地处晋南,西临汾水,南近涧河,交通十分便利。洪洞县城北二里有广济寺,传为唐贞观二年所建,院落宏大,殿宇巍峨。唐宋以来,又建驿站,常驻驿官。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树上众多老鸹构巢筑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落之时,老鸹窝在古槐枝上星罗棋布,甚为醒目。当时,官方的迁民机构就设在洪洞县,被迁之民就在房多院广、廊舍幽雅的广济寺和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大槐树下办理迁徙手续,领取户部发给的迁徙文书,然后被编队迁送。被迁之民临行前,站在寺院内,槐树下,与家人亲友话旧告别,恋恋不舍,然后各奔去处。因深感前途茫茫,吉凶未卜,故而走出寺院很远很远了,还屡屡回头遥望,但见寺舍依旧,槐枝鸹巢,触景生情,无限伤感:老鸹尚有窝巢,我们徙居何处?因此,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就成了迁民家乡的标志,并且世代相传。所以不少人说,自己的祖籍洪洞,老家在大槐树老鸹窝。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