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新闻资讯 >> 浏览相关信息

“非遗”绞胎瓷遭遇传承之困 四大中国陶瓷艺术之一

2012/10/8 17:12:27 点击数: 【字体:

 
    山川秀丽、人杰地灵的焦作,不仅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也是四大中国陶瓷艺术之一——绞胎瓷的故乡。在焦作张河村工业区内,有一位绞胎瓷“非遗”传人,因为他家境窘迫、年近花甲、身体多病,绞胎瓷的继承,也蒙上了阴影。

    □东方今报记者 李国营

    田建波/文图

    3月26日,记者来到张河村简陋的厂房内,听焦作市文献绞胎瓷厂长李文献讲述绞胎瓷的前世今生。

    绞胎瓷始于唐,兴于宋,绝于元,虽如昙花一现,却在中国悠久的陶瓷史上笔墨浓重。北宋时,当阳峪瓷窑因烧制的绞胎瓷品质最高、品种最全,被誉为“绞胎瓷之乡”,与景德镇、德化、耀州并称中国“四大瓷都”。当时有上千座瓷窑,主要以绞胎瓷为主,精美的绞胎瓷被人们赞美曰:“白如雪,润如玉,薄如纸,声如钟。”时人以一件为荣,二件为富,三件为贵,精品更是罕见。北宋“靖康之变”以后,战乱使当阳峪瓷窑烧制中断,工匠四散,迄今已有900年。

    李文献作为中国较早掌握绞胎瓷的人,可谓绞胎瓷行当第一批吃螃蟹者,2004年他租赁一个破旧的厂房建起了这个文献绞胎瓷厂,至今已8年了,8年来生产制作了上万件绞胎瓷艺术品。但4年前他被确诊得了食道癌后,经济的压力加上身患重病让李文献身心疲惫,一方面是视为生命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经营窘迫的巨额债务,使李文献困惑至极。尤其是他被命名为焦作市首批非遗传承人后,这种天生的使命感和面临的困难,双重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在李文献绞胎瓷厂,记者也看到,厂里工人吃的饭菜简单,厂房上面透着大小窟窿,他们收入微薄,但为使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他们都很尽心。李文献说,抛开身体有病不说,如果能有政府或者某位企业家资助,帮我们盖好厂房,有一个好的生产环境,能在一个条件稍好的环境里正常生产,能让这一几近失传的工艺发扬光大,就是搭上一条老命也值得!说完李文献眼里闪出了泪花。

    同时,东方今报记者了解到,2007年,李文献被国家八部委评为当代艺术家。2008年,文献绞胎瓷制作工艺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河南省文物局确定文献绞胎瓷厂为河南省绞胎瓷研究开发基地,也是全省唯一的研发基地!

    绞胎瓷是焦作的骄傲,也是现代焦作的另一张名片,我们渴望能有爱心人士帮李文献一把,让他渡过难关,也让绞胎瓷这一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扬光大!因为绞胎瓷是焦作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原标题:“非遗”绞胎瓷遭遇传承之困 四大中国陶瓷艺术之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2-03-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