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新闻资讯 >> 浏览相关信息

1940~2000孝道渐行渐远的印迹 新24孝标准出台

2012/8/16 11:39:09 点击数: 【字体: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优良美德,8月13日,随着新“24孝”的发布,大家又开始聚焦孝道这个传统话题。从上世纪40年代到上世纪末,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的不同人群,大家对“孝”又有怎样的不同认知?□东方今报记者 周晓波 通讯员 张彬


    40后、60后 父母咋做我咋做


    采访对象:周万河  72岁 南阳唐河农村人

    我小时候,父母就开始教我和三个兄弟姐妹要孝敬长辈。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吃。父母咋做我咋做,也一样交给我的孩子和闺女。

    采访对象:李新荣 47岁 郑州管城区人

    小时候,父母对我爷爷奶奶很好,潜移默化里,我自然而然地承接了父辈传下来的美德。现在我有了一个正在上中学的女儿,女儿很懂事,因为爸爸有病在身,女儿对爸爸一直照顾有加,非常省心。


    70后 孝道不是用嘴说 是要用行动践行的


    采访对象:汤红霞  34岁 老家东北 远嫁郑州

    上大学期间,我离开了父母,思念由此而来,每个礼拜我都会打电话给父母问平安。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郑州工作,随后结婚,很少回去陪父母,之后不久父亲去世了,孤苦无依的母亲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孝心方面的不足,于是赶紧将母亲接到郑州一起生活。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是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承受的。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是要用行动去践行的,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思想中。


    80后 把孝道之意置于童心


    采访对象:王晓  26岁  巩义市中学教师

    一个人,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不算人。乌鸦尚懂得反哺,何况人乎。现在的家长,大多数不太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就孝道而言,多数家长的态度都是“不指望他(她),只要他们自己将来能顾住自己就行了,家长们不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孝道,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有效,都管用。


    90后 不知道母亲生病让我满心后悔羞愧


    采访对象:范凤娟 21岁 登封市人 准大三学生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父母一直让我好好学习。

    上大一时,春节之后一直到“五一”放假,我几乎没给家里打电话。“五一”放假后回到家里,得知母亲生病住院了,我流着泪赶到了医院,面对母亲,什么话也说不出,心中充满了羞愧和后悔。以后我要坚持每个礼拜给父母打两个电话,那样心里才能踏实。


    00后 孝道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


    采访对象:小明(化名) 10岁 小学生

    孝道?是什么东西?我现在还小,跟我说那些干吗,我又不懂。爸妈和老师才不管这些呢,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新24孝有点儿不靠谱


    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孝”的标准也没有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在不同的时代,“孝”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还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古代讲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现在这个标准显然已经过时了。

    我觉得这个新24孝标准有点儿不太靠谱。因为这个孝道是很难量化和标准化,也不可能去一一列举的。因为这个孝不孝其实是一种感觉,也就是老人心中的感觉。他们认为你孝了,你就孝道了。如果非要给它定一个标准的话,我觉得一条就够了,就是我们作为晚辈应该尽量去满足老人的需求,当然包括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如果你完成了这一点,就是一个孝顺的人。

    东方今报评论员 盛大林


    行孝方式也需与时俱进


    新24孝标准出台,一条条对比,你做到了吗?很多网友迅速晒无奈:对不起,很多没做到——不是不想做,是条件不允许。

    有人说,这社会越提倡什么,就说明越缺乏什么,现在孝道式微,越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普遍焦虑。老24孝一条条来看,有很多已经不合时宜,或者是违背人性,比如郭巨埋儿。在当下社会,孝顺有了新的标准,但也有着新的困惑:啃老是不是不孝顺?做不到“常回家看看”是不是不孝顺?

    这个社会,孝顺的要求和标准在变:多年前子女敢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会被视为不孝;现在,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让人们面对亲情和生活压力,难以两全,身心疲惫。多年前,单身老人再婚,被视为给子女找麻烦;现在支持单身老人再婚,被写进了新24孝标准里。

    但是孝顺的内涵没有变,爱父母、包容他们的啰唆和絮叨;照顾他们的生活和起居;关爱他们的内心,体会他们的寂寞,安抚他们的情绪。偶尔,和父母一起外出吃饭看电影。回家时别老挂在网上,抽空教教父母上网和玩微博;教会父母使用新款家电和ATM机。

    新“24孝”未必就能一针见效,它也无法填补养老保障的空白。但它无疑是一种提醒,一种尝试。

    孝道,也要与时俱进,改变的是外壳,不变的是内心。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只要有真心、用真情,其实有无标准并不重要、能做到几条也不必锱铢必较。父母快乐、健康和幸福是子女最大的心愿,我们孝敬父母,应该灵活掌握好这个“标准”和这个度,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价值观的落地和践行。

    世道纷扰,唯爱永恒,抓住当下, 别让爱缺席。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后记】

    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采访到00后,一路采访下来,发现一个潜藏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孝道”的印记,正在逐渐淡漠,逐渐模糊,渐行渐远……


    01 孝感动天

    02 亲尝汤药

    03 啮指痛心

    04 百里负米

    05 芦衣顺母

    06 鹿乳奉亲

    07 戏彩娱亲

    08 卖身葬父

    09 刻木事亲

    10 行佣供母

    11 怀橘遗亲

    12 埋儿奉母

    13 稍豁温衾

    14 拾葚异器

    15 涌泉跃鲤

    16 闻雷泣墓

    17 乳姑不怠

    18 卧冰求鲤

    19 恣蚊饱血

    20 扼虎救父

    21 哭竹生笋

    22 尝粪忧心

    23 弃官寻母

    24 涤亲溺器



来源: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