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的说唱艺人齐聚马街这个小村庄,天穹作幕,麦田为台。
书会现场,传统艺术再现魅力。
2月22日上午,在2013年马街书会现场尽情表演的艺人。
有表演的地方,就有热情的观众。
2013年马街书会精彩开锣,近30万人到会听书。
文/本报记者 杨万东 马禄祯 本报通讯员 于正华 图/本报记者 史长来
农历正月十三,平顶山市宝丰马街书会。杨集镇一夜间成为人声鼎沸的乐园:几个高大的舞台先声夺人,数百个棚星罗交织,上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艺人咿咿呀呀、琴动弦响,数十万名观众摩肩接踵、踮足而观。
700年来,这个民俗盛会没有中断过。每到此时,艺人与观者不约而至。此等魅力,究竟来自哪里?
千名艺人开唱,数十万名百姓蜂拥而至。
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书会上,“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
今年马街书会被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民间曲艺大会”
A
现场:热热闹闹听书去
2013年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宝丰的天气特别晴朗,杨集镇马街书会吸引了远近的村民前往。离马街书会还有三四公里,路上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轿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忽然间多起来,车流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行至离书会两公里的地方,车子不得不停下来,一些地方成了天然的停车场。步行的人们急匆匆地赶路,不再沿着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而是抄近道,穿过麦地,后面的人一个跟着一个,一群接着一群,很快就踏出一条几米宽的路来。
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妈妈抱着婴儿,也有情窦初开的男女嬉闹着你追我赶。这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时不时地会跟身边人搭讪:“今天你想听个书?”被问的人慌着赶路,往往用一句含糊不清的话作答。
渐近马街书会的小店村,几个便利商店早早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着买矿泉水、零食,生怕听书时贪恋剧情,饿着了、渴着了。当众人觉得迈步有些困难,只能随着人流走时,他们才意识到已经到了马街书会的会场。锣鼓声、唱书声等各种声响通过高分贝的喇叭传进耳朵。会场里一些临时搭建的饮食摊传出阵阵香味,油条、油饼、羊肉汤、水煎包,等等,仿佛天上忽然掉下来一个美食街。
到了书会就听书吧。说书的都讲究个台面,台面如戏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的戏台就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说书的按桌而立,一手比划,一手拿着话筒说唱,椅子上坐着一到两个人拉二胡、打快板,眯着眼极尽陶醉,与书者配合默契,不管观众的叫好多与少。有的说书人干脆把戏台搭在农用三轮车上,一人说书、一人拉弹。最简单的说书人,连戏台都没有,两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一男一女,男的坐在一个马扎上拉二胡,女的就站在他面前唱,没有话筒,也没有喇叭。很多说书人都在旁边立个海报似的布幔,上面写着棚序号、表演者的名字。但这两个艺人既没有棚号,也没有标注表演者姓名,在整个会场里,这样的说书形式并不少见。
会场里人气最旺的一个“棚”是刘兰芳等艺术家表演的大舞台。刘兰芳说了一段《岳飞传》,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台下的人越聚越多,观者一边听一边拍手,还一边念说:“过瘾、过瘾!”
会场里还有一台“镇”场子的棚子,那就是历年书状元的专场戏。在马街说书,行话称“写书”,如果水准上乘内容好听,就会被人请去包场,即被“写走”,这是对书艺水准的认可。“书状元”是指当年在马街书会上“写价”最高的艺人,谁在书会上唱得最好,“写”的书价最高,谁就是当年书会的书状元。这些男女书状元各显神通,有的是单枪匹马,一枝独秀;有的是母女同台,父子同台,姐妹同台,表演精彩绝伦,台下掌声一潮盖过一潮。
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台上是说书的艺人们相互飙戏,台下是各自的粉丝专注地望着听着。
据了解,今年马街书会有1518位民间艺人参加,书会上,年龄最大的艺人已经82岁,最小的艺人仅2岁。现场共有297棚说书摊,赶会百姓近30万人次。今年书会也因此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民间曲艺大会”。
B
幕后:高高兴兴会同行
正月十二晚上8时,宝丰县马南村的一栋简易房里,灯火通明,上百个艺人齐聚一堂,轮番上场表演节目。舞台很简单,平地里铺上一张红地毯,背景是墙,上面写着“马街清韵”。这个地方,是村民张满堂为艺人们免费提供食宿的“临时招待所”。这些艺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白天在马街书会表演节目,晚上在这里与同行交流。
这些艺人,都不是第一次上会。
申永兴,66岁,擅长河南坠子、三弦,来自宝丰县肖族镇柴庄村。他从1979年开始学艺,师从家族一位长辈。拿手曲目有《三洪传》、《金镯玉环记》、《呼延庆征西》。一身米色长袍打扮的申永兴一出场便获得同行的喝彩,唱起来更是得到阵阵掌声。
来自鲁山的刘存亮率领5人的团队,这个团队主要表演河南坠子。他们在正月十二早上5时就开始出发,赶到马街时已经是中午。张满堂的妻子领着他们抱来三张草苫、一人一床被子,他们就这样安营扎寨。他们晚上上台表演,既是与同行交流,也是为第二天的表演进行彩排。
宝丰闹店乡的杨翠萍专攻河南坠子、三弦,表演团队是三人组。杨翠萍是科班出身,1964年从许昌曲艺学校毕业,然后分配到宝丰县文化馆。她上台表演的是《刘秀访将》,杨翠萍还有拿手曲目是《拳打镇关西》、《李三娘担水》。
上台表演最年轻的一位叫刁书彦。虽说年轻,其实已经46岁。他来自郑州中牟,这次是他第二次来参加马街书会。刁书彦说,他来这里的最大愿望是,能得到同行的指教,同时他也想表演自己的曲目。
72岁的李建文,今年是第58次参加马街书会。
……
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的掌声、喝彩声不断。说书人走下舞台,少不了被同行一番赞叹:“哎呀,向老哥学习了!”“岂敢岂敢!”说书人互相切磋,台上飙技,台下交流,谁都不想错过良机。
其实,在前一天的晚上,这样的场面就已经开始了。“这就是艺人的乐趣,也是马街书会的魅力之一。”艺人刘存亮说,一到马街,他们就进入角色了。
据了解,马街书会的艺人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100多个县,他们或亮书、或助兴,名家荟萃、高手云集。历年来,在书会上演唱的曲目繁多,书目浩瀚,堪称“书山曲海”。曲种有三弦书、河南坠子、山东琴书等多达40余种。每个曲种含有多个书目,有的多达百个。
“有这么多的艺人和曲目,非常有利于艺人之间的交流和提升。”老艺人李建文说。
C
永恒:“此会”只应马街有
正月十三马街书会为什么经久不衰?宝丰县文联赵民强说,这是书会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马街书会在当地群众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每年一过春节,马街村及周围村落的老百姓便准备食宿,打扫好院落,亲亲热热地迎接八方艺人前来居住,使艺人们有串亲戚之感,有的干脆认下干亲。马街村的一些老百姓说,春节过不好事小,书会得排场排场。排场即漂亮体面。
艺人们对马街书会更是重视。如今不被温饱困扰的艺人,书会“写”书已不被看重,但赶会确是越来越重要,重要在艺人把书会视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据记者调查,最近几年,马街书会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与当地政府重视密不可分。
马街书会曾多次组织全国性的曲艺活动。
2003年,平顶山曲协、宝丰县文联、宝丰县计生委联合在书会上举办了首届由市县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计生杯”曲艺大赛,至今已举办数届。
2006年开始,马街书会与中国曲协在书会上已举办几届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并举办了“全国河南坠子优秀人才研修班”等。
在举办多种活动的同时,当地利用传媒优势扩大书会影响。在2005年,宝丰县政府拍摄了30分钟的历史文化片《宝丰神韵》,该片着重介绍了以马街书会为主题的民间文化;2007年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拍摄了60分钟的马街书会专题片。这些都为书会的宣传发展提供了契机。
今年的马街书会,政府也积极邀请很多媒体人士观看,据宝丰县委宣传部的人介绍,原定计划有60多名记者,实际来采访的记者远远超过此数。
不容忽视的是,当地政府在引导和组织马街书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马街书会在很多年前是自发形成,但现在,无论是艺人还是听书的百姓,政府都在进行积极引导,组织人力物力为书会提供各种方便:联系各地艺人、登记造册,搭建一些主要棚子,疏导交通、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等。另一方面,当地许多单位积极“写”书,从而推动艺人的积极性。记者看到,今年马街书会上近300个棚子,“写”书的绝大多数都是有关部门和单位。
D
魅力:民间力量助书会
历久弥新,是马街书会的生命力所在。马街书会得以传承数百年,与民间力量分不开。即使是现在,政府已经重视这张文化品牌,并在诸多方面给予扶持,民间人士的热情之手也力量非常。
当地百姓免费接待说书艺人,这种传统至今仍然延续。据了解,马街书会附近的几个村子,许多农家都有招待艺人的经历。
最近几年来,马街书会所在地的一位民间人士密切关注书会,他就是马南村人张满堂。每逢马街书会,张满堂倾全家之力无偿接待艺人。他家居住的艺人总是村里最多,今年将近100人。
张满堂回忆,2005年,他家一下子来了60多人,家里不够住,他自己就打地铺睡。他还去新买了10床棉被、10个草苫子,把儿子结婚时的新被子也全部拿出来用。他知道艺人一年比一年来的多,就在2006年书会前三个月,投资3万多元,在村东责任田地头,盖起12间简易住房,专门供艺人食宿。同时,张满堂还新做了几十条新被子。今年正月十二,记者在张满堂家看到屋子里存放最多的东西就是被子。“艺人们说来就来,多准备一些总是有用。”张满堂说。
张满堂不仅仅只给艺人提供食宿,现在,他也倾力于马街书会的保护与宣传。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张满堂看到过一次规模盛大的书会:艺人说书的棚子从火神庙一直排到薛潭村北的应河大堤,足有800多米长。逢会必到的他后来发现,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书会来的艺人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是老艺人,曲艺新秀寥寥无几。书会如何能够保持规模、怎么才能出更多新艺人?2004年开始,张满堂带着这些问题,骑着摩托车去一些说书艺人那里调查,足迹遍布平顶山、许昌、南阳等地。
历经三个月的社会调查,张满堂了解到书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他立志为马街书会做更多的事情。2004年6月,张满堂联系有名望的艺人,通过积极筹备,于当年12月注册成立了马街说书研究会,张满堂被选为会长。之后,张满堂利用这个平台,一方面培养曲艺新秀,一方面提高艺人的表演水平,增强艺人闯市场增收入的能力。
2006年,马街书会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满堂在儿子的启发下,自己出钱办网站,开通了马街书会民俗文化网,网站开设了《书会古今》、《话说马街》等8个栏目。
张满堂家现在还是多年前盖的老式房子,青砖青瓦。多年前他在县城开了个饺子馆,曾攒了20多万元,准备用来盖新房,后来他把这些钱都用在了保护马街书会上。
“像张满堂这样的热心人很多,他们对马街书会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宝丰县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E
传承:老树亟待发新枝
在今年的马街书会上,有3个棚引人注目。这些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所呈现的说书不是传统形式。其中一个棚是流行歌舞串烧,两个人,一个女子对口型串唱,一个男子表演现代舞。有一个棚是一个高中生乐队,舞台上摆着许多现代乐器,表演者都是稚嫩的面孔。另一个棚摇滚说唱,伴奏是现代舞曲,说词却是传统曲目。与传统的说书棚子相比,这些棚也得到不少叫好声。
与这些火爆的表演相比,周围的一些小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不过这些年轻人了。”来自叶县的李刘呆唱了一出《呼延庆征西》后,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这位69岁的老艺人眼里夹杂着难以掩饰的无奈。他担心,电子乐器最终取代二胡、大鼓,流行歌曲取代传统曲目。“二十多年了,我都招不到徒弟。”李刘呆叹道。
李刘呆的担忧并非庸人自扰,很多艺人都面临这种现状:愿意学艺的新人很少。来自各地的艺人无不感叹后继无人的现状,很多人多年收不到徒弟,偶尔招到的徒弟也很难坚持下去。在书会上表演的说书人很多都在60岁以上。七旬艺人李建文一共带了6个徒弟,最小的也已38岁。“年轻人都不愿学了,嗓子好的都去参加电视台比赛了吧。”这位老艺人说。
马街书会流传一个百里追弟子的佳话。方城县拐河乡聚合庄村的农民陆小栓有两个孪生女儿,酷爱曲艺。张满堂得知后,骑摩托车跑近百公里来到陆家,动员陆小栓夫妇带女儿到马街书会看一看,并承诺给她们找个好老师。后来,陆家姐妹花在张满堂牵线下,认识一些名师,曲艺渐精。在一个老艺人的撮合下,姐妹俩还认张满堂做了干爹。艺人余书习、书会状元赵玉萍、王剑霞、邢玉秋等都争相教姐妹俩学唱曲艺段子。在2008年农历三月初三,马街说书研究会举办的第七届曲艺擂台赛上,姐妹俩表演的河南坠子赢得好评,夺得擂主。
但是,连张满堂自己都承认,像陆家姐妹这样天生聪颖而又衷情曲艺的年轻人太少。
说书面临的另一窘况是,很多艺人年纪渐高,已无力继续从事说书。在张满堂的调查名单里,10年前在书会上露面的200余个老艺人,至今还能活跃在书会上的不到两成。
很多研究马街书会的专家及当地政府有关人员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都在积极寻找出路,让马街书会一直传承下去。
不过,书会上的一些新面孔也让人看到希望,尤其是大学生说书人的加入。毕业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郭云凤今年是第三次参加书会,他对安徽大鼓情有独钟。难能可贵的是,郭云凤在访师学艺过程中,还结识了不少正在学艺的大学生,并向他们介绍马街书会。开封的李致飞、菏泽的陈磊等多名大学生艺人都是在郭云凤的介绍下来到马街书会献艺。
“看看他们,就看到了书会传承的希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说。
“无论如何,马街书会要持续下去。”2月22日,一位专家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现在当地政府已经做出多种努力,相信马街书会定能传承并发扬光大,这一文化奇葩将在中原大地的田野上永不凋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