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今日刘庄
20世纪80年代史来贺带领青年参加劳动
【原文摘登】
刘庄的生产为什么搞得好?第一,干部具有深入、具体、扎实、细致的优良作风;第二,善于科学地组织劳动力,分工分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第三,从干部到群众,有勤俭的思想、勤俭的制度,大家都关心集体,崇尚节约;第四,全面关心村民的经济、政治生活,做到有劳有逸,人人心情舒畅,个个干劲冲天。
要搞好生产,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把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合理地组织劳动力,加强劳动管理;需要十分关心群众生活。要搞好生产,还必须充分发挥物的作用,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一个钱当两个钱用,把钢使到刀刃上。刘庄的事实正是如此。
——摘自《刘庄大队的生产为什么搞得好?》1960年8月11日二版
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是老先进、老典型,上世纪80年代初,被誉为“中原第一村”、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刘庄村原支书史来贺,被中组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南日报持续关注报道刘庄和史来贺,与这个“中原第一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报道刘庄、追忆史来贺,是一场精神洗礼”
本报记者王钢,20多年来多次采访刘庄、报道史来贺。本报1986年11月14日一版刊发的《史来贺,历史将来祝贺你》,2003年9月11日一版刊发的《大地丰碑》,2013年9月27日一版刊发的《中国村魂》,三篇脍炙人口的好新闻均出自她的手笔。
谈到去年《中国村魂》的创作过程,王钢至今仍对采访中的笑与泪记忆犹新:“我们陪着那些为失去老书记而伤心的村民一起掉眼泪,又为刘庄创业史中的生动精彩而欢笑,我们的报道不仅只是沉闷的缅怀,而且还是努力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史来贺,再次打动读者。”
采访之后,王钢常常是怀着对史来贺事迹的感动,眼含泪水字斟句酌。王钢说:“经过10年岁月的沉淀和回味,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反而像金子一样更加熠熠闪光。当了50年的村支书史来贺当得起‘中国村魂’这个称谓,可以说无与伦比,无人可以媲美。”
“河南日报从未忘记刘庄”
“历代‘河南日报人’,都对刘庄倾注了感情和心血。”任刘庄“村委宣传部长”几十年的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河南日报报道刘庄村发稿登记表”,只见上面记录了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2014年本报对刘庄村的每一篇报道,总计达600多篇。
“河南日报从未忘记刘庄!”刘名宣指着“登记表”,满怀深情地谈起一篇篇报道背后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刘庄棉花高产,成为全国农村先进典型。本报老记者王定邦等人率先深入刘庄采访,先后写出了《刘庄大队的生产为什么搞得好》、《刘庄大队为什么千亩棉田连续6年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等十几篇报道。河南日报还配发评论总结刘庄的成功经验,第一次向全国展示刘庄的新风貌。
上世纪80年代初,刘庄依靠集体工副业,成为农村“中原首富”。本报记者刘庆澜、王虎森、傅章元等人,进一步采写了《让社员先住新房子》、《来自刘庄大队鼓舞人心的报告》……一篇篇报道勾勒出刘庄发展的轨迹,一次次向外界传达着来自刘庄的好消息。
进入新世纪,河南日报对刘庄更加关注,报道更加频繁。本报记者聂广鹏、李虎成、贺棣葆等,饱含热情,写下了《刘庄:让党旗永不褪色》、《在刘庄感受一种精神》、《史来贺和刘庄:一个人和一个村》等一大批稿件。
“刘庄的发展,离不开河南日报的关注和支持”
刘庄党委书记史世领说,有了河南日报的一贯支持,刘庄的发展更稳健更迅速。刘庄现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配套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格局。这里还是国内最大的肌苷和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出口总量居全国前列。
如今的刘庄人,住进了别墅。除了年薪和奖金,50多项公共福利几乎覆盖整个生活:免费分配米、面、油、粉条、豆腐、瓜果,每天定时供应鲜奶;免费用水、理发、洗澡、看戏、看电影;免费医疗,村民由集体出资参加新农合,个人出资部分再予报销。免费上学入托,免费享受网络远程教育大专班、中专班和专业培训班。在这里,男68岁退休,女60岁退休,除享受补助以外,每年可领退休金7800元,老党员和65岁以上者领9000元。
(原标题:河南日报与刘庄的不解之缘)作者:李虎成 刘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