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是一所大学校。它使成千上万的干部和社员通过征服自然的战斗实践,树立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出现了大批的敢于和善于战天斗地的能工巧匠和水利建设人才。红旗渠的兴建,也使林县的生产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摘自《林县人民隆重举行红旗渠竣工通水典礼》1966年4月21日一版
奋斗之渠,精神之渠,传奇之渠
半个世纪前,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凿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八百里太行之巅。他们凭着一钎一锤一双手,硬是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了长达1500余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一座永久镌刻在太行山上的世纪丰碑。
红旗渠,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红旗渠的鏖战中,林县人民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眼下,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2011年7月,为让红旗渠发挥应有的效益,林州人又实施了“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建成节水型渠道367公里,清淤、治漏库塘160座,完成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三年整修后,红旗渠不仅恢复了原来60万亩的灌溉面积,还多灌溉田地26万亩。
截至2013年年底,红旗渠共引水117亿立方米,农业供水71亿立方米,共浇灌农田4416万亩次,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约27亿元。红旗渠的建设运行,有效改善了林州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林州人民誉为“生命渠”、“幸福渠”。
打造红旗渠特色旅游
红旗渠修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地处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依托红旗渠独特优势,1990年起,我们全力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兼有山水风光的红旗渠特色旅游。”红旗渠管理处负责人对记者说,红旗渠风景游览区由红旗渠纪念馆(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于1991年对外开放。
红旗渠纪念馆始建于1970年,扩建于1993年,有纪念厅、碑林、浮雕牌坊,展出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事迹。今年5月1日,作为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的红旗渠纪念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开馆当天参观者超过8000人。
青年洞位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渠水蜿蜒,颇为壮观。该洞由300余名青年修成,故得名“青年洞”,1972年,郭沫若先生闻青年洞事迹,感慨万千,为之挥毫题名。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如一络蚕丝而得名。
通过多年的发展,红旗渠景区日趋成熟,如今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500万元,先后创建国家级荣誉称号14个。
红旗渠和河南日报的不解之缘
从修建的那天起,红旗渠就和河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长达十年的修建过程中,有多少河南日报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没有人留意过;数十年来,有多少关于红旗渠的新闻报道刊发在河南日报上,没有人统计过。只是在展示红旗渠修建过程的红旗渠纪念馆文物展板上,现在依然保存着当年河南日报老摄影记者魏德忠拍摄的数张红旗渠修建场景的黑白照片,其中,悬挂在醒目位置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凌空除险的大照片撼人心魄。
数十年来,在红旗渠的发展历程中,河南日报始终是一位忠实的记录者。近年来,河南日报报道与红旗渠有关的新闻稿件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河南日报驻安阳记者站原站长李根林采写的《林州争注“红旗渠”商标》,还先后荣获1999年度“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如今,红旗渠已经声名远播。但林州人没有忘记河南日报。“以前我们得到了河南日报的大力支持,我们铭记在心。今后,我们希望能得到河南日报更大的支持,我们期盼着!”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向记者表示。
(原标题:太行山上铸丰碑)作者:任国战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