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一 文化厚土孕育明星书院

2013/8/1 15:52:11 点击数: 【字体:



“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一 文化厚土孕育明星书院


    正对着的,是绵延逶迤的城郭;背倚着的,是古老的城墙;周围环绕着的,是清波荡漾的水域。这便是应天书院的所在了。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应天书院有了一种特殊的氛围:穿越城郭,是远世的宁静;回望古城墙,却是现代都市的喧哗,站立书院,市声离得很近,却又很远,静谧离得很远,却又很近。

  这正是应天书院的特色之一。

  北宋一代有四大书院,分别为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但四大书院中,应天书院却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

  一是另三家皆远世而居,地处偏远,只应天书院建于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或说都市边缘,追求读书的宁静,却也不排斥社会热点,一切行为的初衷皆直指社会,所以在其时,人气颇旺;二是另三家书院主要是因理学学术中心的定位而存在,而应天书院所从事的教育内容更广泛、更具有现实性,视野更为开阔,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便捷地掌握济世之道,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器重;三是应天书院保留着浓厚的官办特点,两宋期间,只有应天书院得到了官方的整体承认,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入国子监的。

  应天书院伴随了北宋168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北宋的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千年来的中华教育史上,其地位没有能取而代之的。

  宋史有“州郡置学始此”之载,“天下庠序(注: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视此而兴”。有宋一代先后出资予以扶持,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应天知府李及上言:“本府书院,甚有学徒,自建都(指改名南京)以来,文物尤盛,欲望量于发解进士元额之外,乞添解三人。”明正言顺地向上级伸手要待遇。仁宗景二年(公元1035年),官府又拨给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朝廷又准许应天书院“置讲授官一员”。这种由中央政府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是一般地方书院所不能得到的。到了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明年(2009年)是宋真宗赐匾应天书院一千周年纪念日,应天书院再次为世人所关注,应天书院为何在当时的四大书院中唯一升为国子监?为什么被皇家所重视?日前,记者来到应天书院一探究竟。

  文化商丘孕育应天书院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书院与藏书阁,相当于今天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是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

  中国的书院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称作“精舍”或“精庐”。“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史载,玄宗时政府设立集贤、丽正两处书院,但那时的书院任务还相当单纯,主要承担着国家图书馆的功能。进入宋代以后,由于统治当局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学校教育异常发达,至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就达十五六万人。而在以宋朱熹为首的一代大儒和众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不断推动下,中国书院制度逐渐成熟,其功能也趋于多样,仅北宋就有规模建制的书院38所,其中最为著名、成就最高、名人辈出的就是包括应天书院在内的“四大书院”。

  应天书院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史料载“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

  《商丘县志》载:“宋人书院,犹存古遗。今郡县邑争立义学,亦源流之意……宋应天府书院,在旧城州治东。”“旧城”指北宋应天府——南京,现在的商丘市睢阳区南湖旅游景区。

  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五六十人。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真宗帝大嘉叹,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范仲淹来应天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宋仁宗景元年(公元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国子监同为当时的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其后,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有大的扩展,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让其显盛一时,后人还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

  不过,书院在商丘古城南湖的最早地址现已不存,明正德六年书院迁至城内,即现中山东二街路北一带,现存少量遗迹。明代与书院相邻的文庙现在尚存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学子应试之地。

  如今,应天书院修复工程被列为河南省和商丘市的重点工程,总投资1920万元,占地面积52亩,由河南大学古建筑研究院设计,整个书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牌楼、大门及东西侧门、前讲堂及东西侧门、明伦堂及东西配房、藏书楼及东西侧门、馔堂、教官宅、崇圣殿、东西偏房、魁星楼及东西廊房。

  应天书院的诞生,离不开商丘这片历史厚土的孕育。商丘在前商为都,春秋为宋都,汉为梁郡,唐称睢阳,宋初又改为宋州。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升为南京。这里是宋太宗赵匡胤的发迹之地,“北宋”的“宋”即源于此。当时应天府为北宋陪都,又是北宋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它“南临汴水,西牵京师、禁喉关陕、东蔽江淮、舟车涌会”。

  应天书院之所以产生于商丘,更深的原因是这里有丰厚的古文化积淀,因为老子、孔子、墨子、庄子等大家都曾在此频繁活动、讲学。老子故里太清宫,距此60公里;孔子、墨子均为宋国人,国都在商丘;庄子故里蒙墙寺,距此25公里。春秋文明产生了儒、道、墨、法四大学派,其中儒、道、墨三家均与豫东密切相关。郭沫若先生在《青铜器时代》一书中指出:“中国的思想史上,老子、孔子、墨子这三位大师出现以后,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演绎出了一个学术的黄金时代”,“展开了中国思想史上灿烂的篇章”。西方学者雅斯贝斯也断言:“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类,出现了一个文化轴心时代,人类的四个文明古国各自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提出了超越性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确定了各自的思维方式……人类至今的文化,依然是这四种文明和思维方式的延续、发展和变化。”他指出的这个“文化轴心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

  源远流长的教育史

  除了文化的深厚积淀,从教育历史来说,商丘也是可圈可点,源远流长。据《商丘县教育志》“商丘教育大事记录”载: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在商丘建立商朝,商朝设置了“庠”、“序”等。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微子启封于宋,都城商丘,“国学”与地方建“庠”并存。

  历史记载了发生于商丘的教育大事: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孔子周游列国至宋,习礼讲学。

  公元前475年,战国初,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为宋国大夫,在宋兴学。

  公元前349年(周显王二十年)孟子率徒数百人,车乘十乘,到宋国讲学。

  庄周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也在这一带活动。楚威王曾以重金聘请为相,被他拒绝。庄周终生从事教育和著述,有《华南经》存世。

  公元前206年,西汉梁孝王刘武在孔子讲学处筑“文雅台”纪念孔子讲学。

  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皇帝下诏办学,商丘称宋州,州学设置经学、医学两科。

  公元936年~947年,虞城邑人杨悫在城内建“睢阳书院”,杨悫死后戚同文继续执教,杨悫“力学勤志,不求闻达”,乐为教育,在睢阳聚徒讲学,受到赵直将军的支持。楚丘人戚同文,从小双孤,寄养在祖母的娘家。他聪慧过人,苦读经书,后被杨悫收养,杨悫以妹相许。五代乱世,戚同文立志不仕,决心以德行感化乡里,盼天下统一,故更名“同文”。戚同文继承杨悫的教育事业后,仍受赵直将军支持。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当年二月就开科考试,书院出进士八人。其后,书院人才辈出,名扬四海,有“七榜五十六”的美称。其中宗度、许骧、陈象舆、袁象先、郭成范、董循、王砺、腾涉等皆践台阁,因而戚同文成为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

  公元976年,戚同文卒,学校一度中断。

  公元1009年(真宗大中祥符二年),邑民富人曹诚,在戚同文旧学之地出资三百万金,造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并于次年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持,太原常?博士任教务,建立了书院。“博延众生,讲习甚盛”,愿以学舍入官,真宗皇帝大为嘉叹,“面可其奏”,下诏表彰,端明殿学士盛度“文其记”,前参知政事陈尧佐“题其榜”,赐名“应天府书院”,《宋会要》里载有1009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对书院赐额的这份诏书。

  从此,应天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作为宋代的地方官学,应天书院与曲阜文宣王庙建立较早,宋人有“州郡置学始此”之载。

  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道、墨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墨子》、《道德经》、《春秋》等,“博涉百家九流之说”。

  公元1026年至1028年,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同时还教授《艺文》和《易经》两门课。范仲淹在此留有众多遗文,如《上执政书》、《南京书院题名记》、《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唐异诗序》等。其时,书院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於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要培养专业人才。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意德。

  公元1027年,书院学生王尧臣、赵鰖分别中得状元和探花。

  范仲淹继承戚同文“天下同文”之志,“以天下为己任”,以“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博大胸怀,为北宋培养大批人才,如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孙复、石介等。史载有“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于是,“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公元1035年(景二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拨学田十顷。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汴京)西京(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应天府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公元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书院实行“三舍法”改革学校制度。

  应天书院历经北宋一百余年而不衰,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席记者李红军通讯员孙纲文图)【原标题:“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一 文化厚土孕育明星书院】

  已修复的应天书院大殿

  杨悫像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09-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