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的历史可用四个辉煌代替:第一次辉煌--七榜五十六,也就是每年考上八个进士,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二次辉煌--御赐院额;第三次辉煌--范仲淹主持书院;第四次辉煌--由民办书院进入国子监。
但客观而言,应天书院能够名噪一时,与范仲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范仲淹曾先后两次到应天书院,但两次的身份大不相同:公元1011年,范仲淹进应天书院是以学生的身份。其时,他刻苦至极,'五年未曾解衣就枕',尝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商丘市睢阳区文联主席张学勇先生说,“从公元1011年到1015年,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学习5年,这5年奠定了他人生的思想基础。”
而范仲淹第二次到应天书院是公元1026年,这一年他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直至1028年底。范仲淹“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肆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学恭谨,以身先之,由此四方从学者辐辏。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赵构建南宋于应天府,不久迁往临安(今杭州),书院遂毁于兵火,久废近250年。元初虽建有归德府学和文庙,规模大减。
其后,应天书院屡建屡废,名称也不断更改,直到公元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知府郑三俊重建“范文正公讲院”于府学东,才又开始培养出大批人才。
范文正公讲院位于河南商丘,又名文正书院。因范仲淹曾掌教应天府学,后人为纪念其讲学育士之功,故名范文正公讲院。明代中后期睢阳没于黄河,城址北迁,原讲院故址已无存。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侯方域撰有《重修书院碑记》。顺治十五年,符应琦重建讲堂,集诸士而课之。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知府闵子奇又修书院,请来名师执教,“下帷讲学,有醇儒之风,学者翕然宗之”。康熙四十年改为郡义学,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改为归德府中学。
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学校。8月,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学堂”,从此,“书院”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少年负气离家求学,“故期十年登第迎亲”
实际上,说到应天书院,就不能不提到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一生与商丘、与应天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学勇说,“他成长、成才、生活在商丘,长达八年之久。”
张主席认为,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孕育于应天府教育,范仲淹最著名的奏章《上执政书》也是他写于应天府的最早、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先忧后乐”的政治典范之作。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祖茔苏州,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二日生于徐州。父范墉,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母谢氏。范仲淹两岁而孤,母子回苏州,贫无所依,母即改适平江推官朱文翰(山东邹平县人),范仲淹随后改名朱说。朱文翰后迁官开封,母子遂返山东。从此,范仲淹受尽童年之苦。山东邹平县志有载:“(范仲淹)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今邹平县)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欢,唯愿读书。因母改嫁,备受歧视。”
青少年时期的范仲淹生活在山东邹鲁之乡。在母亲谢氏的直接影响和孔孟儒学思想的教育下,“少有大节”、“有志操”。后来,考入乡举,被人称为“奇士”。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他学习非常刻苦。他在澧泉寺读书三年,其间朱家败落,不久朱文翰辞世而去,谢氏从此承担了全部家庭负担。《家录》记载:“朱氏兄弟浪费不节,(范仲淹)数劝止之,朱兄弟不乐,曰:‘我自用朱氏钱,何予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商丘)。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
范仲淹“径趋南都”前的二十三年间,正是太宗、真宗当权的北宋盛世。官佃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科举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人求读进举的积极性。
到了商丘,摆在范仲淹面前的现实却是断绝了家庭供给,进入极度艰苦而漫长的求学生涯。他不得不“画粥断齑”,甚至连“糜粥”也不能相继。《宋史·列传》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范文正公年谱》亦载:“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餤粥不充,日昃始食。”
《家录》中又载:“真宗谒太清宫,幸亳驾次南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或以问公,公曰:‘异日见之未晚。’留守有子,居学,见公食粥及不出观驾,归告其父,以公厨食馈公,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故遗以食物,而不下箸。得非以相勉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随享盛馔,后日岂能吃此粥乎?’”
欧阳修在《神道碑铭》中曾写道:“(范仲淹)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大通六经之旨”,道出了他博学精达的程度,还反映出了应天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当时,戚同文之孙戚舜宾被曹诚请为书院主持,戚舜宾沿袭“真儒”戚同文的教学宗旨、内容和教法,因而戚同文的教育思想对范仲淹的影响就显得很深。
由于戚同文出身贫寒,学成不易,故极同情下层穷苦人。他以信义为立身之本,《宋史》本传中载:同文纯质,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劝之,辄曰:“人生以有义为贵,焉用此为?”由是,深为乡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他贫贱不屈、刻苦好学、教诲无倦的精神亦成为应天书院的学风和师风。范仲淹在这种环境中苦读,很受师生爱戴,人称“颜回转世”。
范仲淹两岁而孤的身世与戚同文酷似,尽管戚已去世近三十年,但范仲淹仍以戚同文为楷模。范仲淹的学识、思想追求、道德品行都和戚同文惊人地相似:他一生“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尝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仲淹泛通六经”,“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由此可见,范仲淹五年应天书院的苦读生活,思想情操上均受戚同文之影响。这是形成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感情基础。”张学勇先生说。
范仲淹在受戚同文思想影响的同时,在学业上又受商丘历来哲学圣贤的影响,其中尤以老、庄、墨等哲学思想对他影响较大。
另外,古商丘史上阏伯、微子、商汤、伊尹、惠施等人的贤德、政绩也影响着范仲淹的成长。
公元1012年,范仲淹提前参加御试未中,公元1015年,以礼部第一,中乙科九十七名,荣登“蔡齐”榜,受到真宗皇帝的礼待并赐御宴。范仲淹不但以优良成绩,披红戴花、骑马游示开封京都,实现了“异日见之未晚”的宏愿,还提前五年实现了“故期十年登第迎亲”的诺言,第一次告别了应天府,开始了他从政的仕途生涯。也就在这一年,朝中名相寇准被罢相,“造天书”的王钦若和陈尧叟提升宰相,国家政治进一步潜伏更大隐患。
中年受邀主持书院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
范仲淹进士及第后,首任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三年,遂迁亳州集庆军推官。在谯郡从事三年后,又迁西溪盐仓,晋兴化县令、楚州粮料院共四年。虽官职仅为九品县令,但他却将其学到的尧舜之道、治国方略,皆尽其力地为百姓谋福,为国家尽忠。在广德,他“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贫止一马,鬻马而归”。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范仲淹在亳州任上复范姓,此时与杨日严“甚乎神交”,“独栖难安”地为民兴利。在西溪,他“敢议雄心万里途”,立志为盐民解除潮患,修复捍海堰堤,开辟了泰、海、楚、通四州、八郡十余县一百八十里的水利工程,动员了四万多民工并亲自总役工程的进程(此工程至今仍是七百多里的永恒大堤——范公堤)。
捍海堰堤工程未完,范仲淹复迁楚州粮料院,还未上任,突然传来“母丧应天府”的噩耗。他不得不去官,守丧应天府。第二次长居应天府达三年之久。
与范仲淹同榜进士应天府知府蔡齐,新任留守原枢密副使晏殊,均知范仲淹在应天府守丧。当晏殊见到应天书院缺少良师时,便邀聘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主教三年,也正是他在应天府为其母亲守丧的三年。
他一方面担任主持,一方面任教“艺文”和“易经”两门课。当时在任的著名“讲书”(宋代教授称“讲书”)还有王洙和稽颖等人,他们博学多才,教学有志,授徒有方,成绩卓著。山东泰山有学生孙复入学前,从山东来应天府向范仲淹求助,范仲淹解囊相助,赠钱一千缗。过了一年,他又来求助,范仲淹又赠一千。范仲淹看他不像乞客,问他为何年年来,“汲汲于道路而误了学业”。孙复戚然动色说:“母老无以养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足矣。”范仲淹说:“补子为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学乎?”孙复大喜,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范仲淹很喜欢他。又过了一年,范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间,泰山下有孙先生以《春秋》教授学者,道德高迈,朝廷召至,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了!
当时的应天书院,在范仲淹主持下,成了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其教学规模和状况,从当时范仲淹所写的《南京书院题名记》中可见一斑:
“……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粱园,归与鲁堂。章甫如星,缝掖如云;讲议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抑又使天下庠序,视此而兴,济济群髦,咸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主持执教仅三年时间,却为北宋兴学树立了光辉榜样,“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其影响绵绵数代。
也正因为范仲淹办学成绩卓著,此后,他便被召进京官任秘阁校理。(首席记者李红军通讯员孙纲文图)【原标题:"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二 范仲淹两进应天书院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