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四 楚丘宏业引领一代兴学风

2013/8/1 15:42:12 点击数: 【字体:


“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四 楚丘宏业引领一代兴学风
 
  
    一个时代的文化乃至教育的发展,总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分不开,宋代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天书院的辉煌乃至名噪一时,恰恰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2008年9月初,在商丘睢阳区委宣传部曹艳丽科长和睢阳区文联原主席尚起兴先生等的陪同下,记者踏访这一经历了千余年沧桑岁月的书院。

  时日的变迁,昔日的朗朗书声早已幻化成了历史尘埃,而那些曾经活跃在书院或经由书院奔向社会的精英人才,也早已作古,但那种亘古不老的求索精神,敢于干预世事的“忧国忧民”精神,似乎还停留在书院上空。那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最难能可贵的求索精神。

  实际上,这也是宋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求索,一种文化诉求,一种文化高度。

  这种高度,其实就是范仲淹,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应天书院,也为自己立了一座人格和精神的丰碑。世事变换,不变的是一颗永远执著的心,不变的是范仲淹特立独行的性格。

  所以,历经千年,他不朽。

  在哲学思想上,他综合中国历代儒、道、墨、法之精髓,开程朱理学之先河,实践于宋政改革,被王安石称为“一世之师”,被朱熹等称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元、明、清各代皆称范仲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百世之师”,后人更将其排为“孔、孟、屈”诸圣之列。清康熙御笔钦赐为“济时畏相”,乾隆五拜范墓并立碑祭奠;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也以“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齑粥自爨(cuàn烧火做饭)”,激励自己刻苦求学和投身于中国革命;1992年,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会长鬼头有一拜谒范墓时也称:“范文正公是日本人民思想之父。”

  言传身教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一批人,甚至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人格,不独是他自己的,也是时代的。

  对于范仲淹来说,就是这样。

  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期间,书院的一位讲书(相当于今天的教授)稽颖有个外甥叫张方平,就是商丘本地人,聪颖过人,但家境贫寒,首次应举不第,拜读在范仲淹门下。其时,范仲淹不但“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还将改革思想通过言传身教,给张方平以很大影响。张后来官居宰相,他在四川做官时,曾推荐苏轼为谏官,后来苏轼因做诗被诬陷下狱治罪,他受到牵连,但能不顾个人安危,奏章论救,所以苏轼终身尊敬他。

  富弼,河南府(今洛阳)人。范仲淹在兴化筑捍海堰堤工程时,富弼曾拜谒过范仲淹,称他为“醒世之师”。范仲淹发现富弼有王佐之才,一再鼓励他去参加大科京试,启发他积极投入国家改革。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将富弼推荐给晏殊。富弼虽没有在应天书院直接读过书,但范仲淹力主改革、积极处世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对他影响很大,后来富弼出使契丹立大功,参与“庆历新政”改革,荣升宰相。

  有关范仲淹的人品操行,很典型地体现在“异日见之未晚”这样一个故事上。

  公元1014年,范仲淹26岁,已是在应天府读书的第四个年头。这时他正酣读于五经,受益于应天书院系统教育。

  真宗皇帝继位后,为掩饰宫廷中“争权灭亲”的丑闻,大搞“降天书”、“封禅泰山”等迷信活动,闹得臣民心乱之后,又以巡游祭祀,迷惑人心。他自称“道君皇帝”,先到亳州太清宫去拜谒老子庙,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接着又来应天府拜谒他赵家祖庙——圣祖殿,并再降天书,群臣也绘声绘色地附和说:“看到天书从皇帝车驾依依下降,又有彩云腾空,还有黄云下降。”一时应天府城内人声鼎沸,尘土飞扬。皇帝次日又下诏:应天府升为南京,同时对巡游的地方施行特赦,并下旨,在“重熙颁庆楼”上让广大臣民大吃大喝三天。此旨一出,男女老少无不争先恐后地去看当朝天子的真容,品尝美味佳肴,应天书院的师生也不例外,倾校而出,唯独范仲淹守在学舍苦读,丝毫不为所动。

  回来的同窗好友问他:“能有见到皇帝的大好机会实在难得,你为什么不去看看?”范仲淹说:“异日见之未晚!”也就是说,日后完全有把握能见到皇帝,何必急这一时?

  公元1026年,范仲淹38岁,任兴化县令。这时,母亲谢氏与夫人李氏同居应天府。母亲双目失明,不久病逝。范仲淹辞兴化县令,守丧应天府。

  范仲淹辞官之前,在西溪兴化的几年中,曾亲眼见到海潮祸害百姓的惨境,决心为民除患。他与同榜旧友滕子京共谋捍海堰堤。秋潮滚滚,在又一次冲垮新堤时,范仲淹与滕子京临危不惧,率广大盐民抗潮,坚守阵地,大大减少了损失。但是,其他官宦对这项工程看法不一,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以转运使张伦为首的一批官员态度明朗,支持范仲淹重修堰堤。范仲淹因守丧辞官后,工程就落在了张伦身上。

  为母亲守丧虽是范仲淹最悲痛的时刻,但他仍难以忘怀潮患重重的兴化臣民,多次和张伦通信,言筑堤利害。后来,张伦率众筑成一百八十里大堤,并命之为“范公堤”。从此,广大盐民纷纷回迁,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并“以范姓者众”。

  范仲淹还“常以俭约率家人”,一生节衣缩食,勤政廉洁。他当了大官仍然一如既往,每晚睡觉前,总要亲自算一算当天的所有花销,理一理自己当天所做的事情,看看二者是否相称。如果相符,则鼾声如雷,否则,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他在京城做官时,一次因上“百官图”遭谗言被贬抄家,禁军曾为抄不出一点像样的财物而大为吃惊。

  “麦舟图”是保存至今的著名宋画,它记载了范仲淹父子与应天府人的历史佳话。

  范仲淹在做京官时,其子纯仁尚属少年。一次,纯仁随差人往苏州用船送五百斛小麦,以济族人,路经丹阳,遇到父亲的故友石延年(又名石曼卿,商丘人,著名诗人,二人关系甚好),三丧未葬,正作难不已。范纯仁竟立意要将五百斛小麦送给石。石延年感激之余,又透出五百斛小麦仍不够丧事,范纯仁竟慷慨立断,将“船”一起留给了他,而徒步返回。回到家,范纯仁说路遇石延年三丧未葬,范仲淹马上说:“你为什么不把五百斛麦子给他?”纯仁答:“我正是给了他,可是他说这不够。”范仲淹又急迫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也给他?”纯仁又说:“我正是把船也给他了,才徒步返回的。”范仲淹大喜:“这就做对了,真不愧是我的儿子。”

  此事被时人传为佳话,并有人以“麦舟图”画喻范氏父子的德尚,宰相富弼在画上还题了诗,赞扬这位“睢阳美少年”。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由读书到执教,为时八年,对以后中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北宋灭亡400年以后,明巡按御史蔡瑷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将知州建的社学改建为应天书院。公元1611年,归德知府郑三俊建范文正公书院,效法范仲淹的精神,亲自执书讲学,一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诸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兵部侍郎叶廷桂、练国事等,皆为郑氏赏拔。他们颇有范仲淹刚正不阿,崇志向、尚气节的精神,为官多著清声。

  人才辈出

  应天书院堪称天下第一,敢为天下先,应该说,是一个群体的力量,是书院一代又一代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努力的结果,所以,在应天书院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些同样功高岳穆,名垂青史的人物。

  这里面不能不提的就是晏殊(公元991年~公元1055年),他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后来他在应天府做过官,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时,仁宗亲临祭奠。《宋史》中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晏殊小范仲淹三岁,他功名早就,又初荐范仲淹入朝,一生受范仲淹尊重。晏殊也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擅长小令。

  应天书院另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是富弼(公元1004年~公元1083年),他是洛阳人,少年笃于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范仲淹见而称奇,誉为“王佐之才”。他为政清廉,好善嫉恶,历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

  张方平是范仲淹比较看重的学子之一。张十三岁入应天书院读书,后来成为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被视为“天下奇才”。范仲淹等人共荐方平,授校书郎,走上仕途。

  张方平写有《刍荛论》十卷,其中具有法家韩非子的灵魂,还曾以“推明七事”上疏救政弊。西夏元昊发兵,宋廷决计用兵,张方平遂上《平戎十策》,建议以攻为守。至庆历八年,他总揽了北宋的经济大权。“外轮边事,内正典型”,主张政令统一,兵不在多而在精。他革除冗军弊制,有力地配合了范仲淹的西疆防御和“庆历新政”改革。后来,王安石变法,他却不愿触动北宋大法,与苏轼一起反对王安石变法。张方平在73岁后退隐,英宗、神宗时又复出,直到85岁去世,谥号文定。

  张方平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商丘县志》载,他“诗学杜甫,又法佛老,风格清新淡远,雄峻流丽”。《四库全书》论他:“善为文,数千言立就。才气本十倍于人,而其识又能灼见事理,专断明决,故集中轮事诸文,无不豪爽畅达,洞如龟鉴。”

  除了范仲淹、晏殊、富弼、张方平这些人,像硕学名儒王洙、曾肇、许存仁、许骧公等,也都以各自不同的努力成为应天府培养的栋梁之才。而这些人物,反过来成就了应天书院。

  可以这样说,北宋文化造极于史册的背后,应天书院功不可没。用史学家们的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元明所不能及”(邓广铭语)。

  明代后期思想家李贽《初潭集》写道:“真宗、仁宗间,设教崇学、儒学复兴,乃启宋明六百年儒学兴隆之运。范文正仲淹与此有力焉。他是北宋前期收拾儒门、复兴儒学的第一人。”当代《田家炳教育书院记》碑也载有“书院之制……两宋为盛,应天、嵩阳、岳麓、白鹿遗迹至今犹令人想见当时风流。应天一院,尤为特别。盖应天之建,仰给贤者曹诚所捐,此华夏百姓捐助大学可考之始”,足见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

  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他的辛亥革命资助者——南洋名绅戚翌家祠的撰联,也把应天书院鼻祖戚同文赞扬其中:“上联: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发扬章贡英灵崆峒秀气,下联:恢家族规模建民治基础光大楚丘宏业阀阅宗功。”“章贡”是戚继光的字,“楚丘宏业”,即指戚同文在应天府的教育事业。(全文完)(首席记者李红军通讯员孙纲文图)【原标题:“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四 楚丘宏业引领一代兴学风】

  将要恢复的应天书院全景图

  应天书院被水环绕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09-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