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禅寺有一奇观名铁锅槐,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古槐老干斑驳,郁郁苍苍,在一口破裂为几片的铁锅中盘根错节,铁锅碎片被包进树体,经四百余年,无锈蚀痕迹,依然护持着劲槐绿荫。树不老枯,铁锅不锈,很牛呀!
铁锅槐树枝上,缠绕很多红丝带红绣球,有种民间的热闹喜兴。徘徊于树下,我纳闷它怎么历数百年无伤。要知道这座古刹,曾经黄河摧残,曾经人砍火烧,《清康熙年间白云禅寺绢图》上的古木森森,只余这一缕绿意尚存。是因为人们觉得它神奇地生长于铁锅之中,因此倍加爱惜,还是铁锅保护了根部土壤,因而未被洪流连根拔出?
关于它,有许多传说。有说铁锅是康熙帝所赐三口大锅中的一口,寺中用来炒菜,后来寺院济贫舍粥,拿它熬粥。《清康熙年间白云禅寺绢图》上,山门外便绘有斋院,四排条桌边贫民“排排座”喝粥。当年每逢岁歉,从农历二月十五到四月十五,白云禅寺会施粥两个月。至今还流传歇后语,白云寺的米饭——一舍之物。
锅里怎么长槐树呢?有说是喜鹊嘴里落下一颗槐籽,也有说是仙鹤飞落于锅上,将所衔槐籽掩埋于废锅泥土里,还有人讲这是康熙和行兴大和尚共同栽植的。
据说它寺荣则荣,寺衰则枯。冯玉祥派人毁寺时它曾枯萎,寺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复兴,古槐也茂盛起来。寺僧妙林师父说:“这株老槐树干部有一凸疤,变换方向看,像观音菩萨抱宝瓶,再变一个方向,又像弥勒佛。”这当然是附会。
树固然奇,笼罩在整个佛寺之上的,还有一层更神异的色彩,即它和清代两皇帝顺治、康熙的关系。寺中大量流传与这二人有关的传说。清朝两代国主,同一个僻居豫东的寺院有何干系?
这要从清初宫廷一大疑案——顺治出家讲起。
按民间传说与野史记载,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并未于24岁死于天花,而是逃离尘世,去山西五台山做了和尚,他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年,即74岁时圆寂。据说顺治出家是因为他爱的董鄂妃——江南名妓董小宛过世。他梦到爱妃死后去了五台山,所以跑到五台山修行了。康熙成年后还曾数度寻父。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清朝皇室与朝廷留下的1000余万件历史档案,当年秘藏深宫,王公大臣也有终生不得见一字者。档案馆副馆长冯伯群先生查阅大量档案,著文揭秘此事,认为不可能:“皇帝葬礼有极复杂过程,每一步程序都有严格规制,都要形成文字记录。如果顺治假病逝真出家,那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档案与文献绝不可能不含一丝瑕疵。”
冯伯群先生还认为,董鄂妃不是董小宛,她是满洲内大臣鄂硕之女,15岁时入选秀女,被指派给顺治同父异母弟弟博穆博果尔为妻,后被顺治夺了过来。她病逝后,顺治伤心欲绝,数月后就病逝了。
“顺治出家”是真是假?
但是顺治扔掉江山去做和尚,不是空穴来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记载,顺治14岁时外出打猎,曾见过一位在石洞中修炼9年的“别山”禅师,顺治极佩服,特在京城西苑(今中南海)为他辟出一处“万佛殿”,供其修行。“别山”入宫礼节性拜访后,又飘然而去。但顺治思想渐渐向佛。
董鄂妃之死,对顺治是极大刺激,他坚决落发为僧,痴心礼佛,为其剃度的和尚名叫茆溪森。后来是另一高僧以烧死茆溪森相威胁,并有劝导顺治:“你的任务不仅是当一个和尚,佛需要你在世间护持佛法,保护寺庙,这是更重要的工作,非做皇帝不能完成。”此话让顺治收了心,继续当了数月皇帝直至病逝。
冯伯群先生研究发现,“顺治从病重、去世、遗体安放、继任皇帝和百官不止一次地致祭、神位奉入乾清宫、择吉日再奉入太庙、遗体火化、宝宫奉安、地宫下葬,官方档案中都有时间地点仪式人员等记录。曾与顺治过往甚密的和尚,也都在自己著作里做了纪实回忆。两相印证,内容一致。如果顺治假病逝真出家,与天下人开个大玩笑,官方与民间记载,均遵从顺治嘱托造假,绝不可能完美到如今天我们所见,档案与文献不含一丝瑕疵”。
即便如此,“顺治出家”之说仍影响颇大。或许老百姓更倾向于相信,一个爱情故事该有这样凄美结局吧。
顺治出家之说广泛出现在《顺治演义》、《顺治与康熙》等诸多野史中,当时著名才子吴伟业(梅村)写了一组《清凉山赞佛诗》,影射顺治因情伤董小宛到五台山修行。由于吴诗素有“史诗”之称,他本人又苦恋与董小宛齐名的名妓卞玉京,所以信者甚多。这一切,又可以在五台山找到相关附会。
既有顺治出家五台山,野史便盛传康熙数上五台山寻父。那么,怎么会有康熙为寻父“三下白云寺”之说呢?
“白云寺版”之“康熙寻父”
民间传说是编得很圆的。白云寺僧相传,说是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一天,康熙在京城微服巡游,忽见一僧人卖字,这僧人正是受时任白云寺方丈佛定委派外出化缘的行兴和尚,他过黄河,到大名,经保定,达京城。行兴字苍劲有力,内容更不同凡响:“黄袍换成紫袈裟,只因当年一念差。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入帝王家。”
康熙马上明白,这是老爸顺治所写。
康熙问行兴:“诗是谁写的?”
“一老僧,他写的多着呢。”接着又背了几首,康熙越听越像。
康熙惊问行兴:“你可知老僧俗姓俗名?”
行兴答道:“我们出家人都姓释,不知他俗家姓名。他整天读经打坐,常念唱词,上面我背的这些偈语(佛教唱词),就是我记下的。”
康熙意识到,自己父亲出了家,可能在白云寺挂单(暂住),从而引发了他去白云寺寻父的愿望。
自顺治出家后,康熙曾数上五台山,私访多处佛教寺院,但顺治云游四方,踪迹不定。得知白云寺这个线索,康熙不会轻易放过。
这一年9月,康熙首次微服私访白云寺,并告诉行兴,不要暴露他的身份。
康熙在山门下看到弥勒佛,自言自语:“佛见我为何要笑?”佛定方丈走出来回答:“佛见佛,佛要笑,佛笑施主为寻亲人进寺院。”康熙一惊:“见你呢?”佛定随即答:“佛见我佛也笑,佛笑贫僧无有道。”康熙知道对方看透自己身份,便说:“既知则隐,千万不可泄露。”
佛定引康熙来到方丈室,康熙说明来意,并举行仪式,亲手为一千余名僧人打斋供众,以便寻父。但他并未找着。康熙问:“僧人可全部到齐?”“还有一烧火老僧。”“我前来供众,岂能漏人!前去见他。”于是佛定带康熙来到僧厨,只见一位两鬓斑白老僧,两眼闪异样光芒。
他见佛定引康熙进屋来,便哼唱起来:“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才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康熙听不懂,快步走上前去问道:“请问长者尊姓大名?”
老僧回答:“贫僧八硋。”
康熙认为老僧形貌和自己印象中的父王相离甚远,有点失望。老僧反问:“客从何来?”“从京城而来。”老僧又问:“京城的麦苗可好?”康熙一头雾水,更认定老僧糊涂。
康熙回京,把经过告知母后,讲到“八硋”老 时,母后说,你将此合成一字,乃是“父”字。
又讲到“京城的麦苗”,母后说,这是我的小名呀。
康熙不再说话,处理完朝中大事,再下白云寺私访(民间传说总把微服私访说得像吃黄瓜一样容易)。这回老僧出外云游去了。
过了好长时间,康熙也没白云寺的消息,他决定利用南巡三下白云寺,这次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春天。这次出行,不是微服私访了,他带上八柜藏经及许多赐物,命大学士马齐书写“庄严清静”四字,自己写了“当堂常赏”四字,赐给寺院。
这次前来,康熙还传下圣旨,钦定河南府台、归德知州等,支持白云寺扩建。白云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中州四大名寺之一”。
“赐物”行兴“赐字”佛定
1917年即民国六年,睢州人萧光甫依据寺中藏碑及历代记载,编纂成《白云禅寺志》,成为关于白云寺的重要著作。他在书中记载,行兴是白云寺最重要的“中兴之祖”佛定大师的弟子,追随佛定40年,得洞宗上乘(洞宗为曹洞宗简称,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唐代良价及弟子本寂所创,禅风以回互细密著称)。
他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赴北京觐见圣祖仁皇帝即康熙,被赐书扇一把,御敕为 僧复元禅师,赐给他缁绶珠衣,又赐藏经5488卷。
也就是说,康熙确曾给白云禅寺赐物,这也印证了传说中“八柜藏经许多赐物”。
那么康熙究竟来没来过白云寺呢?
白云寺有一石碑,刻着“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到处钵盂任君壑。
金银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特烦。
…………
这块石碑,不足为凭,近年新立,而且五台山也有这“偈子”,不妨当做现代旅游的“卖点”,一笑置之。
但顺治在白云寺当和尚的传说,流传久远,并非近年旅游热兴起才有。还有一点,传说中康熙所题四字,寺内真有此碑,现在进了山门,铁锅槐边,便立有此碑。
“那块碑是新碑,另外还有块老碑,断成两截了,寺里收藏起来了。”在寺内采访时,妙林师父未告知此事,我返郑后再打电话补充采访时,妙林师父才告诉了我。
到底老碑来由怎样?我颇费周折地联系到远在浙江某寺的方丈印法大师。长途电话里,老和尚讲:“1995年秋,我在寺庙附近水沟发现大半截残碑,另外半截始终未找到。你问碑是康熙真迹不是,肯定是,原来寺里人都知道。省文物局领导都看过老碑,二月河也来看过老碑,还说一定要好好保管。”
印法方丈讲到二月河到过白云寺,他本人就此事写过文章。这里不妨引用原文:“我细看了那石刻,不是假的,也不可能是假的——在清代造这样的假,是要祸灭九族的。这四个字,明显是谜语,他为什么要造这个谜给后人看呢?我搜寻自己的记忆,康熙与不熟悉的臣工,从不开玩笑,更遑州府里一座兰若丛林,这什么意思?康熙不小气,赏你什么就是什么,猜什么谜呀。”
二月河以描述清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名闻天下,依他对清史的了解,他的说法,值得重视。他的分析“在清代造这样的假,是要祸灭九族的”,亦符合情理。
此事姑且存疑。有意思的是,顺治出家地全国不止一个地方“争”,五台山影响最大,还有北京西山等。但这通怪碑,倒是全国独一份。除了白云寺,没见有第二家站出来声明“版权”。
碑上四字何意?寺僧解释是“‘当堂常赏’四字上头都有个和尚的尚,下半部分分别是‘田、土、巾、贝’,这是皇帝赏赐的东西,让和尚们有田有地有衣有钱。”
二月河先生也试着猜谜,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琢磨着,若说“当堂(当堂)”是尊父,那就不能用“赏”字。他不仅要赏,还要“常赏”,莫非是请和尚们“当堂(当堂)”,自己要“常赏”?然据传闻,当时顺治已圆寂了,“当堂”二字,或许是守灵的意思?讲不清。
据史载,康熙四十六年之后的15年,他的24个儿子窝里反,他没再过一天清净日子。家务事已够他头疼,大概不会有心思再跑到白云寺“常赏”了。【原标题:“黄河数毁禅寺,白云舒卷千载”系列之二 康熙三下白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