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出生于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汉末年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传说三国时期,因给曹操医治头风而惨遭杀害。在沈丘县槐店镇西南隅的沙颍河南岸有座小山包一样的土堆,这是埋藏华佗尸骨的地方,叫华骨冢。华骨冢高约10米,占地5亩。华骨冢南1公里项城市境内有一个历史1000多年的华佗寺村。而今,华骨冢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物所围绕,只有在每年重阳节的华佗诞辰纪念日(农历九月初九),才会有群众去祭祀华佗。
华骨冢边说华佗
6月烈日当头,炽热的阳光像是要把人融化。记者驱车来到沈丘县槐店镇与项城市郑郭乡师寨村的交界处,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土堆,这就是公元208年华佗在魏国(今许昌市)惨遭杀害后,厝放尸骨的地方——华骨冢。华骨冢附近有个华佗寺,内有3间大殿,主殿内供奉有华佗及其弟子樊阿、吴普的雕像。目前,虽然华骨冢占地5亩,但面积却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而先前的华佗寺前后有3排大殿,共有100多间房屋,经历代修建,规模蔚为壮观。
传说,虽然华骨冢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剥蚀,但现今的高度比过去还高,而且没有人往上添土,华骨冢仍悄悄地在“长高”。当地的男女老少一律称华佗为“华佗爷”,称华骨冢为“佗爷墓”。附近居民从不轻易涉足华骨冢,原因只有一个,冢里掩埋的是华佗爷的尸骨,谁要是惊醒或让华佗爷生气了,若生病必是大病,很难治愈。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说,这一带的村民都很健康,是由华佗爷保佑着呢!以前每年的重阳节为华佗爷过寿诞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烧香,最多时能达10万人左右。许愿的大戏能唱九天九夜,摆放的供品从没人动,所有这些都是对华佗爷最好的供奉。
神医普济古项国
走访华骨冢一带的居民时,记者发现这里至今仍有不少人在传诵华佗到项国游乡行医一事。
据记载,东汉献帝(公元190年-公元200年)时,中原大地,瘟疫四起,一时间,尸陈遍地,十室九空。华佗和他的弟子樊阿、吴普游乡行医途经项国(今项城一带),正遇上黄痨病(急性黄疸型肝炎)大爆发。当华佗和弟子一行来到项国治所槐坊店(今沈丘槐店镇)时,见那里的黄痨病流行更为厉害,便决定留下来为当地的百姓治病。因为百姓贫穷患了疾病也无钱买药,华佗就采集一种叫茵陈的野青蒿(沈丘人叫迷尔蒿),熬成药汤,然后挨家挨户送给病人服用。就这样,华佗和弟子将黄痨病治了下去。后来,项国槐坊店一带的黎民百姓遂把华佗称为“神医”、“恩人”。
目前,沈丘一带还流传着一首由华佗弟子顺口编的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黎民百姓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过了五月当柴烧。”如今,每年农历二三月,沈丘农村不少人仍有四处挖茵陈到药店卖的习惯。
今年98岁高龄的王禹闽谈起华佗对其祖上的恩惠时,不时擦拭眼角的泪水。王禹闽说,他家世代居住在华骨冢附近,就是为了给华佗守墓。据传,王禹闽的祖上患有严重的老烂腿(静脉曲张),双下肢溃烂得无法走路,甚至露着骨头,就在其祖上奄奄一息时,遇到了游乡济世的华佗。华佗为王禹闽的祖上刮骨换肌,终使其康复如初。
尸骨厝在渡口边
华骨冢南1公里处有个村子叫华佗寺村,属项城市郑郭乡管辖。该村村头竖立着一块村名碑:华佗寺,这是项城市地名办1995年放置在此的,上面简略记述了村名的来历。在该村东北方向有一个庙宇,就是华佗寺。华佗寺内有一块青石碑,上面记载着华佗的死因。
华佗寺村年近八旬的师克用老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到华佗寺玩耍,当时的华佗寺占地48亩,前后3个大院落,100多间房屋,香火很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佗寺被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原籍华佗寺村的台湾僧人释悟超出资3万元,重新修建了华佗寺。
今年89岁的华佗寺村村民师海勤向记者讲述了华骨冢的来历,他的说法与沈丘县槐店镇居民的说辞一致。公元208年夏,华佗被曹操残害致死后,他的家人及弟子悄悄赶到魏国(今许昌),买通了狱卒,收殓了华佗的尸骨,欲让其叶落归根,入土为安。沙颍河两岸的百姓得知华佗灵柩路过的消息,纷纷在埠口驾船拦阻,设灵棚、置贡品、焚烧纸香吊唁华佗。行至项国槐坊店埠口,护送灵柩的人发现华佗的尸骨腐烂很厉害,便把华佗的灵柩暂厝在该埠口,准备等天凉了再起灵回府。华佗灵柩厝在槐坊店埠口的消息传出后,附近百姓纷纷捐资,在离埠口不远的高地上用砖块砌了个墓穴,且墓穴朝向华佗故乡的方向(沛国谯)。下葬那天,附近百姓披麻戴孝为华佗送葬。封土时,人们筐抬、肩扛、背包、盆端、衣服包土,将华佗的墓穴堆成了一个大土坟。后来,方圆几百里慕名祭祀华佗的人也都会往坟上添新土,慢慢地墓穴被土完全覆盖。待秋冬时节,华佗的家人去槐坊店埠口起灵柩时,看见华佗的坟墓又高又大,体谅附近百姓对华佗的崇敬之心,于是空手而去。
古冢亟待保护发掘
据查证,全国现存的华佗墓有3处,除沈项交界处的华骨冢外,一处是许昌华佗墓,坐落在许昌市北15公里处的苏桥村石梁河西岸,墓高4米,周长30多米,占地160平方米,是华佗的衣冠冢。另一处是江苏徐州的华佗墓,坐落于徐州市彭城路文家油坊西南隅华祖庙一侧。
沈项交界处的华骨冢自古就备受历史学家的青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曾有大批的历史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工作者实地到此处考察论证,并一致认为此处是华佗的真身墓地,需进一步保护发掘。
1979年1月,当时的沈丘县革命委员会把华骨冢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沈丘县政府将华骨冢前的道路命名为华佗路。2010年,该县挂牌成立了华佗书画院。今后,沈丘县有关部门还将对华骨冢进行开发和保护,做大华佗文化产业,拟修复华佗寺,建立国医堂和华佗骨科医院,举办华佗诞辰文化节等。【原标题:探访沈丘华骨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