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邙山古墓群历史风貌被严重破坏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位于洛阳市境内的邙山,因背山面河,地势开阔,被历朝帝王将相认为是死后长眠的理想之地,故而周围遍布古墓,也是全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汇集了从周朝至明清等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古代陵墓。
洛阳市有关部门介绍,由于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邙山陵墓群历朝历代被盗挖。加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经济社会活动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十分突出,侵害、损毁、盗挖古墓的情况时有发生,田野中的陵墓封土堆被不断蚕食。陇海铁路、焦枝铁路、连霍高速、二广高速、310国道、207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在邙山陵墓群中交错穿插,使邙山陵墓群的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洛阳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元元说,已发现的970余座古墓冢中,目前仅存330余座,其中2/3已经不复存在。
邙山陵墓群地跨七个区县。2011年6月30日,在洛阳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德胜说,“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职能交叉重叠等诸多问题,给保护带来很大困难。有必要通过立法规范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理顺管理体制。”
刘德胜还表示,由于没有一部针对性强、极具操作性的专门保护法,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及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的威胁,使邙山陵墓群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范围]
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条例(审议修改稿)》对邙山陵墓群的保护,分成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个部分。邙山陵墓群保护范围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其中西段是北魏陵区所在地,位于洛阳市北郊、孟津县境内;中段是东汉陵区所在地,位于洛阳市北郊、孟津县境内;东段是东汉、曹魏、西晋陵区,位于偃师市境内。邙山陵墓群建设控制地带分为西段、中段、东段和夹河段四个区域。西段是北魏陵区,位于洛阳市北郊、孟津县境内;中段是东汉陵区,位于洛阳市北郊、孟津县境内;东段是东汉、曹魏、西晋陵区,位于偃师市境内;夹河段则是东汉陪葬墓区,位于偃师市境内伊洛河交汇处。
[规定]
破坏邙山古墓,最高或罚50万
历史上数个朝代的皇族陵寝都建在邙山。但随着附近村庄居民点的摊饼式发展,邙山陵墓群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有的村民建房子,直接从帝陵的封土堆上取土。还有一些人迷信风水,将故去的亲属葬在邙山陵墓群内,蹭蹭风水,沾沾帝王的光。
《条例(审议修改稿)》出台了一系列处罚措施禁止破坏陵墓群的行为。将亲人坟墓修在陵墓群,并在陵墓群立碑的,将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如果在邙山陵墓群内,出现建房、建窑、打井、挖塘、挖洞、挖渠、取土、垦荒等行为,或者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害重要墓葬和遗址安全的物品,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于擅自采集文物的,处以5000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收缴非法所得文物。
《条例(审议修改稿)》规定,在邙山陵墓群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邙山陵墓群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确需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应当符合邙山陵墓群保护规划,依法履行相关报批手续。违者,将被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在陵墓群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也应当符合邙山陵墓群的保护规划,确保邙山陵墓群的安全,不得破坏邙山陵墓群的历史风貌。在工程设计方案依法报有关部门批准前,还需要征求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对危害邙山陵墓群本体,破坏邙山陵墓群历史风貌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当地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逐步进行拆除或迁移,并依法给予补偿。
另外,利用邙山陵墓群拍摄电影、电视等影像资料以及举办大型活动,拍摄方、举办方应当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制订文物保护预案,落实保护措施,并接受市文物行政部门的监督。【原标题:邙山古墓保护伞今日或撑起 破坏古墓最高或罚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