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部、东部邙山之上归葬了历代上千位王侯将相,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古陵墓群遗址。然而,这些生前显贵却几乎无一能享受逝后安宁,同这些古墓历史差不多同样悠久的盗掘、破坏早已让这座地下宝藏“伤痕累累”。
新世纪以来,相关部门对邙山陵墓群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量身打造的《洛阳市邙山陵墓群保护条例》日前也表决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保护与开发计划。邙山陵墓群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光”。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洛阳北部邙山上的耕地里,可以看到一些大小不一、孤零零散落着的“土堆”,一般人很少知晓它们已在此矗立了上千年。这些“土堆”是少数幸存下来的帝王将相的墓冢,更多的墓冢已在岁月洗礼中消逝。如今,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古陵墓群遗址,2001年,邙山陵墓群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统计,邙山陵墓群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地跨洛阳市所属的7个区县,包括20多个乡镇,360多个自然村,文物保护区内约有20万人口。
洛阳邙山地区汇集了自两周至明清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古代墓葬,估计约有十万之众,号称“邙山无卧牛之地”。其中,作为国保单位的邙山陵墓群是邙山地区古墓群的主体,包括东周、东汉、曹魏等6个朝代的帝陵及其陪葬墓群,主要是一些大型封土墓。
负责邙山陵墓群调查和勘测工作的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说,在这7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型封土墓972座,共有6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
伤痕累累的“东方金字塔”
邙山陵墓群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陵寝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愧于“东方金字塔”的称号。不过,对邙山上陵墓的盗掘、破坏,几乎和其营造的历史同样悠久。
历史上,邙山陵墓群所遭受的破坏主要来自战火和有组织、大规模的盗掘。史家珍说,董卓一把火把洛阳全烧了,把邙山上的墓也挖了不少,现在邙山上的考古发掘中,还能发现一些红烧土。
同时,洛阳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其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导致洛阳在历史上经常处于失控状态,其地下丰富的宝藏,也就成了历史上大小军阀支撑军力的垂涎之物。有组织的盗掘和绵延不断的私人盗掘使得邙山陵墓群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