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艳丽 晁永利
四大怀药是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温县是四大怀药的正宗产地。
种植四大怀药,温县人民过上了富裕生活。
扶持四大怀药产业发展,温县联社不遗余力。
温县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种植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62年,我国从《本草纲目》1892种中草药中选出44种作为“国药之宝”,怀山药名列其中。而怀山药中的铁棍山药又因口感绵甜、药用价值高,被称作怀山药中的精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由于“四大怀药”种植费工、费时、费力,加上投入大、产出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药农虽固守“金药材”却仍换不到“金元宝”。怎样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让“四大怀药”变成农民手中的财富?在温县县委和县政府的号召下,作为支农主力军的温县联社与“四大怀药”生产经营者下定决心:誓还怀药“金身”!
为把“四大怀药”培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 2000年以来,温县联社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累计投放贷款2亿多元用于发展“四大怀药”产业,并通过设立“四大怀药”贷款“绿色通道”,开展阳光操作、限时办结和贷后结果公示等措施,不断扶持大户、带动散户,使全县种植“四大怀药”的农户由原来的20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户,无公害种植规模由不足1000亩发展到10万余亩,产品也由原来只出售鲜货增加到同时出售山药粉、菊花茶、怀药饮料及休闲食品与养生等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
与此同时,温县联社还通过与有关部门及农技人员联合举办经纪人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不断发展壮大怀药经纪人队伍。据了解,目前温县从事“四大怀药”经营的中介组织达1000多家,怀药经纪人超过1000人,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建立“四大怀药”商行10余处,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建立怀药经营连锁店60余家,每年销售怀药1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
近年来,在温县联社的大力扶持下,温县四大怀药产业化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农民种植四大怀药的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农民以每亩800元~1000元不等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怀药加工企业,然后到企业做工,实现了农民向工人的角色转变,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品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订单种植,按每公斤高于市场0.2元~0.3元的价格回收产品,药农每亩收益增加300元~500元,使药农切实尝到了种植四大怀药的“甜头”。四大怀药产业化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吸引了保和堂、同仁堂、金陵药业、宛西制药等国内医药巨头纷纷抢滩温县,相继在这片沃土上建立自己的药业基地,拓宽了四大怀药的销售市场,产品远销美、英、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原标题:重塑四大怀药“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