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是古代行军作战而用的。“战鼓舞”是鼓手腰系战鼓边打边舞,在表演的动作中,从始至终体现出战场上武士们进行面对面格斗撕杀的艺术再现。据老辈人讲:吕村战鼓舞起于殷商,有鼓即有舞。而战鼓舞主要分布豫北,而豫北主要是安阳东部吕村方圆几十里的区域,是我国古老稀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海经》上记载:上古时期,中原的部落首领轩辕皇帝猎到一只怪兽叫做夔(音kuì),扒其皮做成鼓,这是最早的鼓。一九三五年在安阳殷墟发掘出一面已腐烂的木腔蟒皮鼓是商代有鼓的实证。《吕氏春秋?仲夏侈乐》记载:夏桀、殷纣宫廷多作侈乐,多为大鼓、钟磬、管萧之音。吕村战鼓舞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进行表演,其音乐旋律紧凑、铿锵有力,动作刚健粗犷豪放,体现出英勇、刚强的武士精堪的技艺和尚武精神,鼓舞斗志、催人奋发向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战鼓销声匿迹。1969 年, 吕村集在南太生的支持下,购买战鼓道具,使断代几十年的战鼓舞死而复生。鼓乐配备有:大鼓、怀鼓,铜器有:大铙、大钗、扣钗、小钗、大锣、小锣加上尖子号拱托热烈的气氛。在表演动作和表演形式上:鼓手四人一组,边对打边舞,相互穿插,频繁错位可完成整套动作。【原标题:吕村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