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老城区有一位76岁的老人,她叫杨秀清,是杨氏沙园膏药第八代传承人。她和女儿吴建丽坚守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店,专营膏药。现在,她家的膏药已经成为洛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杨秀清说,洛阳杨氏沙园膏药创始人杨瑞生活在清初,老家在现在的伊川葛寨沙园村,他遍习医学书籍,医术超众。1947年,杨氏沙园膏药第六代传人杨宝天携子杨守铭(杨氏第七代传人)举家迁至洛阳老城行医。
在解放前,杨家的膏药熬制方法严格保密。新中国成立后,杨守铭毅然打破“传男不传女”、“传本姓不传外姓”的家规祖训。1956年,杨守铭献出祖传秘方,他和女儿杨秀清一起到当时的洛北区公疗门诊部工作,继续熬制膏药。由于膏药供不应求,1971年由洛阳洛北区政府和洛阳医药公司牵头成立西关膏药厂,杨秀清调到膏药厂负责技术工作,工厂人数最多时有30多名职工,膏药行销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膏药厂停产。1986年,为了不使膏药技术失传,杨秀清开始继续熬制膏药。
杨秀清说,膏药多以植物油和铅丹为基质,经过熬制掺以其他药味而成。膏药的制做方法分以下几个程序:配药,熬药,下药,摊药,磨药。其中,熬药是最关键的技术,熬制的火候和方法很重要,连搅拌膏药的木棍都很讲究;熬成的膏药要去除“火毒”,确保膏药使用安全;另外,在膏药使用前,还要在上面撒上磨制好的药面,以确保疗效。【原标题:百年熬得好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