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最独特的功能,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剪纸,原本普普通通的两件物什,剪刀和纸张,两下一碰撞,便开出了瑰丽的民俗之花,比如鼓,木头和牛皮,也是极平常的两件东西一粘连,就能发出震天巨音,响彻历史的天空。
木板和牛皮的绝配
做鼓两关键,选好鼓皮和鼓板。
鼓板的讲究,关键在木料的选择。民间传统做鼓,常用的有桑木、榆木、槐木,现在也用法桐。这些木料共同特点是硬实,纹理细密,不容易破裂,其中最好的是桑木,除了木质瓷实外,音质特别清灵。为了让我们有更真切的感受,陈宪超让我们回忆小时候见过的卖油翁卖油梆子,慢吞吞的“梆——梆——”声立即在脑海里响起来,可不,声音灵着呢。这梆子,用的就是桑木。
为选木料,陈家人转遍周边的村村庄庄,看见合适的树,就跟树主商量买下。也有亲戚朋友给留心的,在哪儿碰见一棵树,觉着不错,就通知他们去仔细端详。也有乡亲们,自己家门前屋后的树出了,知道是块做鼓的料,就拉上送到陈家。送上门来的木料,陈家人要求必须是新伐下来的,而且树身上不能有疤结。
为选好木料,陈家人可以顶风冒雪,跋山涉水,有高兴而去尽兴而归的快活,也有希望而去失望而返的懊恼。陈钢超回忆,某年月日,有个新安县人来陈村买唱大鼓书用的鼓,临走了告诉陈家人,说新安县某乡某村山岭后有棵桑树,老大了,有六七米高,树身上布满了老日打的子弹。一听说是桑树,陈家人心里就痒痒开了,这做鼓的好木料,已经好多年没见过了,赶紧把它买下来呀!
于是,陈钢超和大哥陈宏超,加上父亲陈文起,即刻踏上了赴新安之路,按着买鼓人所说,翻坡越岭,边走边打听,但转了一天,也没见到那棵布满子弹的老桑树。
还有一次,有人给陈家捎信,说三门峡卢氏县有大量木料,是老栎木,虽不是最好,但也还行,陈宪超、陈钢超、陈义超弟兄三个又风尘仆仆来到卢氏,到哪一看,栎树还小着呢,还在山上长着呢,当地政府根本就不让伐。
即便寻找是如此的艰辛,陈家人也绝不图方便省事,买劣用劣,陈家大鼓1000多年来的名声不能有丝毫的受损。选木料如此,选鼓皮也是如此。
鼓皮都是牛皮,而且必须是公牛皮,公牛还得是老公牛,母牛皮厚薄不均,做鼓皮容易断裂。
因为买牛皮,陈家人熟悉了附近几个县的屠宰场,该买鼓皮了,他们便一个屠宰场一个屠宰场地转,看中哪头牛了,便告诉杀牛的给宰了,牛皮要小心剥下,不能有丝毫刀伤。
好牛皮也不是轻易都能买到的,为了一张中意的牛皮,费尽周折是常有的事,单说香港回归时陈家人献给中国文联的“天下第一鼓”,蒙鼓的牛皮,就是陈家人下柘城,到偃师,一番波折后才买回来的,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牛皮买下,回到家要褪毛,烧水到一定温度,太热不行,太冷也不行,水放盆里锅里 ,人拿着牛皮,手不能松,运动着让牛皮在水里抖来抖去,觉得烫得差不多了,拿手一抓,牛毛应抓而落,赶紧拿出来,刮掉牛毛。
该做鼓了。把买回的树截成一段一段的圆木,在圆木上打上黑色的弧线,两人拉锯,顺着弧线一下一下地拉,将圆木段锯成一块一块的弧形板。这是项极费体力的活儿,锯的都是硬柞木,放到几千马力的带锯上,行锯尚且艰难,何况是手拉手推。陈选超回忆刚开始单干鼓厂的日子,弟兄六个三把大锯,从早到晚,也只能拉两个鼓圈的料。
锯好的鼓板,先放到太阳下让其自然晾干,然后储存到干燥的房间里,至少要一年,把木头的性子都挼掉。做鼓的时候,把弧板拿出来,也不马上就用,先放到炕上炕,炕干以后,开始合鼓圈。
用皮胶把一块的弧形木板粘合起来,鼓圈做好了,还得再上一次炕,将残余的水份彻底炕掉,而后用刨子修理毛边,推掉鼓圈上木板结合处的疤疤结结,鼓圈光滑圆溜了,该蒙鼓皮了。
蒙鼓皮更是一项细致活。削成圆形的牛皮四周打上眼,拴上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制的上鼓架上。把做好的鼓圈放到一扇旧石磨上,石磨下打楔子,左一个右一个,随着楔子的增多,石磨上面的鼓圈慢慢升起,顶着固定好的牛皮了,绷紧了。这时候,陈家做鼓最有意思的场面就要出现了。
跳鼓,一个或几个小伙子或小姑娘,站到绷紧的皮上,轻盈地弹跳,这种方法不知传于何朝何代,据说是为了彻底消除牛皮的弹性。跳过之后,彻底失去弹性的鼓皮被彻底绷紧,在鼓的四周压鼓皮钉上钉子,这鼓的一面就蒙好了,如法炮制,鼓的另一面也很快蒙上牛皮,再在鼓的四周钉上几个拉环,鼓做成了。
我们起初以为还有最好一道工序,给鼓油上红漆,因为我们在外面见到的,都是四周通红的红鼓。陈氏兄弟却说,上漆是买家买回家以后的事儿,河南人做鼓,从不上油漆,都是白皮鼓,为的是让买家能看出木料的好坏,做活的细密,这样他才相信鼓的质量,曾有一次,他们试着做了几面油过漆的“红鼓”,可在家放了两年,也没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