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黄花菜,在豫东淮阳县有着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对淮阳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外地,黄花菜大多产于山地、丘陵等贫瘠的土地上,惟独淮阳黄花菜产于平原,土层深厚肥沃,土壤以沙土为主,含有丰富的营养素。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淮阳黄花菜独特的品质,其花蕾肥大、双层6瓣、有7根金针似的花蕊,馏晒后色泽金黄、菜条丰润、油性大、弹性强、久煮不烂、鲜嫩甜脆。上个世纪,淮阳农民把种植黄花菜当作发家致富的主要门路,并亲切地称黄花菜为“金针菜”。
然而,近几年淮阳农民种植黄花菜的面积逐渐减少,由上世纪90年代的7万亩锐减到现在不足3000亩,淮阳黄花菜面临着灭绝的境地。淮阳农民为什么不再种黄花菜了呢?黄花菜怎样种才能有新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深入淮阳县进行了采访。
淮阳县白楼乡大郝村的一片麦田旁,今年60岁的村民郝加印正在自家地头挖坑栽树。在与郝加印的交谈中记者得知,很多年以来,淮阳黄花菜的种植加工仍采用传统方式,产量低。而且在采摘时节,天不亮就得起床下地摘黄花菜,等到中午还没有摘的黄花菜就开花了,开过花的黄花菜就不能再要了。采摘的黄花菜当天还要用笼蒸出来晾干。况且每年的采摘季节在7月,遇到恶劣天气黄花菜易发霉,就卖不上价钱了。过去农民没有其他的挣钱门路,种黄花菜比种粮食收入高,老百姓还是愿意种的,现在外出打工的多了,一个人外出一年挣的钱顶在家种好几亩黄花菜,所以轻壮劳力很少愿意在家种黄花菜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种植黄花菜有两年周期,且一次性投入较大,两年后黄花菜的市场是什么状况?老百姓心里没有底。再加上淮阳黄花菜的种植和加工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加上缺少品牌和市场管理,致使与其他农产品相比效益明显下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如此种种,使“河南省十大著名特产” 之一的淮阳黄花菜形不成大的产业,不能大批量进入市场,淮阳黄花菜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据介绍,淮阳市场上的黄花菜,由前几年的几元钱一斤涨到现在的15元钱一斤。其实市场上打着淮阳黄花菜牌子叫卖的,很多都是外地的黄花菜,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黄花菜充斥市场,严重损毁了淮阳黄花菜的声誉。如何保护淮阳黄花菜这个千年品牌,并使其成为当地农业的拳头产品,成为很多淮阳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课题。
陪同记者采访的淮阳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付强说,淮阳黄花菜是淮阳的地方品牌,如何做大做强,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值得欣慰的是,为规范淮阳黄花菜的栽培和加工,淮阳县先后成立了淮阳黄花菜开发办公室、黄花菜科技研究所、淮阳黄花菜种植协会,以创建生态示范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契机,强力推进黄花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建设,特别是2005年刚成立的淮阳县金农实业有限公司在黄花菜科研、栽培、加工、销售上紧紧抓住市场的龙头作用,打造黄花菜品牌,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市场拉动黄花菜产业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为淮阳黄花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研、栽培、加工、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在淮阳县冯塘乡黄花菜生产基地率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县里还申报了国家级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此举对淮阳黄花菜声誉的提高、国际市场的拓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的落实,对扩大黄花菜种植面积、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黄花菜的产品附加值打造了良好开端。(巴富强)(原标题:黄花菜兴衰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