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源远流长信阳茶

2013/9/16 15:14:08 点击数: 【字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荼字是最早出现在《诗经》和《尔雅》等书。后人编的《神农本草》和《神农食经》是记述公元前三千年前的神农时代的事情,后人转引此书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斛子。”所以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就是说饮茶是从神农时代开始的。据此,人类饮茶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史料记载,在汉朝以前人类还是将茶当成能治病的药物来饮用。

  茶树是一种常绿植物,从植物学角度看,它所要求的生态环境与马尾松、杉木、杜娟花(映山红)、兰草等相同或相近,它们常常在一起构成南方的植物群落。故在我国淮河、秦岭以南的广大区域均可生长,大别山区是它的适生区域。《辞海》记述是生长在我国中部至东南部和西南部。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唐代以前的南方是泛指包括大别山区在内的淮河以南地区。神农尝百草,也是在江淮之间的区域内进行的。传说中的神农是生于随州北百里的历山,历山和信阳是相邻的,现在的神农架传说是他尝百草的主要活动地方,离大别山区也是不远的。所以信阳地区境内的大别山区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

  茶叶在未被人们认识之前,同其他植物一样生长在大自然中,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对茶叶的各种性能有所认识,逐渐发现对人类疾病有疗效,神农尝百草,就是说明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自然界,并从中找其所需。由于神农从实践中发现茶的药用价值,而且无毒,后来茶便被作为上层阶级的保健药物。《史记》中载,在周武王伐纣时,巴蜀的将士用茶叶作为贡品献给武王。由此可见,远在西周茶便作为高层贵族的一种保健药物。1987年固始县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中有茶叶,说明那个时代的信阳已有茶叶了。

  茶为饮料,始于汉,兴于晋

  根据目前现有的史料,茶为饮料,应该说是始于汉而兴于晋。因为,西汉时对饮茶有许多可靠的记载:西汉王褒的《僮约》中有“煮荼”的记载,还要家僮“往开都购荼”去成都卖,说明武都(今四川彭山县)是当今的茶叶市场。东方朔的《神异记》中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等语,可知当时人类已懂得采茶技术。司马相如还在《凡将篇》中介绍“ 坨”,也就是茶叶,可以当药。杨雄在《方言》中注解:“蜀西南人,谓茶曰 ”。当时制茶在《广雅》中有详细记载,今湖北与四川交界一带地方,才能制成茶饼。如欲饮茶,先将茶饼烤成赤色,捣成末,置于瓷器中,加入沸水、再用葱、姜、桔子作配料,这样制成的茶喝了可以醒酒,使人无睡意。东汉三国孙皓在宫廷宴会上对酒量小的韦曜赐以茶代酒。华佗在江淮采药得出“茗茶久饮,可以益思。”从以上史料充分说明,饮茶不再是专作药物,而是作为促进人体健康的高级饮料供士大夫饮用。

  到了晋朝饮茶之风兴起,统治阶级已把饮茶作为一种高级享受和精神力量而超过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这便出现了茶文化。因此,目前的茶学专家认为,茶文化是从晋代开始的。文学反映生活,从晋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晋朝杜育专为茶写了《 赋》,文人左思的《娇女诗》、张孟阳的《登成都城楼诗》、王微的《杂诗》等都是专写茶的。还有不少诗涉及到茶的。陶弘景的《杂录》记载:晋武帝时宣城人秦精入山采茶遇到一个丈余高的毛人,向他指示茶树丛生的地方——淮南。宣城在今安徽属于淮南茶区,这个毛人指示的茶区就是今日信阳茶区。《晋书》载有陆叔以茶代酒招待谢安。《南齐书》卷三《武帝纪》载,武帝死前下遗诏:“喪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我灵上慎勿以畜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果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世说新语》记有晋时清谈家王蒙好饮茶,每有客至,必以茶待。

  《洛阳伽兰记》载,当时北方人爱吃羊肉,喝酷浆,而从南方到京城的王肃只爱吃鲫鱼,爱喝南方到京城的王肃只爱吃鲫鱼,爱喝酪奴(茶名,因当时北方尚未形成饮茶习惯,有人说茶是酪奴,意思茶和酪浆相比,只配作奴),而且王肃饮茗汁时一次饮一斗,人们给他取个外号叫漏卮(无底的意思)。他还和高祖辩论,茶决不是酪浆之奴,大讲饮茗的好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朝中普遍饮起茗来。刘镐学王肃专门饮茗。饮茶便由南方传到北方。他们饮的茶叶应当是江淮一带的茶叶,因为那时福建还未开辟,云南、贵州也未进入汉族文化领域,那些地方到宋朝仍被认为是受惩罚和被流放人员去的地方。据此,我们可以说,饮茶之风兴于晋,至少在产茶的江淮和巴蜀一带形成风气,并且逐渐向北方漫延,理所当然地包括信阳地区的大别山区。两晋自然也就成为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陆羽说:淮南茶以光州上,义阳郡……次之

  隋朝时间短暂,饮茶之风继晋朝越刮越大。 《潜确类书》载,隋文帝有十次做梦,有一神人将他的脑袋搬家,换到别人头上,醒后便觉头痛,多少御医均未治好。有二僧人自江淮来,对他讲,江淮山中有一茗草,煮而饮之,便会好的。文帝照此常饮,不长时期便好了。后来由此传开,人们竟相采摘茶叶,有人形容当时之情形:“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可见当时饮茶之风已初具规模。

  到了唐朝,饮茶之风已由南方的江淮之间漫延全国。《封氏闻见记》载: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馆,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旧唐书·李珏传》载:“茶为食物,无异未盐,人之所资,远近风俗,既祛渴乏,难合斯须。”说明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了。从《旧唐书·李石传》中得知:“开成元年改元,大赦,(李)石等商量节文……诸道除药物、口味、茶果外,不得进献。”说明茶叶仍是进贡的必需品,其他珍贵物品一概省去。唐代茶叶还被列为军饷发给边塞将土。

  唐代对茶叶的研究更为深刻,{唐本草》对茶叶的性能和作用记述得十分清楚:“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痿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唐代的茶叶制作也有更大进步。最早茶叶作为药用,只是取大叶煎煮而饮,后来发展到将叶子蒸煮晒干再泡饮,再后来将叶蒸煮后制成团饼,中间穿一孔,当时名叫团茶。到唐代已发展到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形式。

  唐朝贡茶成为制度,有专门官吏管理此事,《旧唐书·刘宴传》记载:“江淮茶桔,宴与本道观察使各岁贡之,;皆欲争先至,有士之官,或封山道,禁前发者。”由此可知,唐代已把江淮之间的茶叶列为贡品,一些势力强大的官员为把自己的贡茶先送到皇宫,就封锁山道,禁止他人抢先运送。接着是那些作茶叶生意的人将南方茶叶运往北方。“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据唐代史料,公元782年开始征收茶税,可见当时饮茶之风之一斑。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生长在湖北天门的陆羽,从小又在寺庙长大,师父智积和尚又是嗜茶如命,本人对茶学知识和茶学研究又有浓厚兴趣,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走遍了天下茶叶盛产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代茶学的最高成就,当时唐德宗和达官显贵纷纷请他表演茶术,由此“茶道大行,王公朝土无不饮者”,而“天下益知饮茶矣。”从陆羽的《茶经》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光州(包括固始、商城、新县、潢川、光山)和义阳郡(包括今罗山、信阳县、信阳市)有大面积茶园,和安徽的中部、湖北北部构成淮南茶区,是唐代第二大产茶区。以光山黄头港的茶叶为最好,信阳与罗山交界处的钟山往南山谷的茶叶也是好茶叶。

  陆羽《茶经》的问世,将唐代茶文化推向高峰,咏茶的诗文无法统计。以茶修德、和谐、中庸、内省、修身、雅志的唐代茶道逐步形成并完善。

  苏东坡说:淮南茶,信阳第一

  到了宋代,由于饮茶之风更盛,因而使信阳茶区茶叶面积、产量也更大量多。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当时光山、商城、子安三个茶场,年产茶101万斤。茶叶的制作舱唐代更为精湛,茶具也更为讲究,进贡茶叶的主要品种是散茶,包装一般都与龙风相连。《宋史·食货志》载:当时进贡的“散茶出淮南,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一些名茶产地建立了贡御茶园。皇家饮茶更讲究茶道,宋徽宗还亲自著述《大观茶论》,文臣武将有功者以得到皇帝赐茶为荣。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皇上曾派密使赐他一包名茶,喝后受宠若惊。他那时对杭州茶,福建北苑贡茶也是喝惯了的,皇上也不会再赏赐那些地方名茶,这个谜便藏在他心中—直未得解。他饮茶、品茶都很出名,为了考察天下七大名水的水质,他曾从开封到信阳,再到长江,穿过三峡到四川,将陆羽所定的全国七大名水(其中有淮河上游的泉水即信阳、桐柏一带的山泉水)亲口品尝。苏东坡曾说:“予顷自汴人淮、泛江峡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涩,百余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水甘于井也。”由此可知他得出江河的泉水泡茶比井水要好得多。他曾到过信阳,发现信阳茶最为好喝,因而发出“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甚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之下”的感叹。这才意识到皇帝亲赐他的茶叶可能就是信阳茶。

  宋代,饮茶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生活必需。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或无。”与唐代相比,婚配开始以茶为聘礼了,男女订婚叫“吃茶”。

  宋代的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茶叶专著有据可查的达9种,《续茶经》引用的,至今已失传的达60余种。茶诗、茶词、茶赋、茶文更多,仅陆游涉及到茶的诗词有人统计达320首之多。

  散茶名茶“东首”、“浅山薄”则产光州

  从明朝初年,茶叶开始有揉条, (类似今天的毛尖绿茶)制茶由蒸青变为炒青,茶的品种也更多样化了。明朝开始有砖茶,这是为了给北方、西北、东北长途运输而专门制作的。明朝喝茶、品茶的茶道也更为讲究,如明朝冯可宾在《茶笺》中论当时饮茶活动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是:无事、佳客、独坐、吟咏、挥翰、倘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七禁忌是: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肴杂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元、明二朝茶叶专著有据可查的达30种,其中不少著作也介绍了信阳茶。据清人陆廷灿编的《续茶经》转引元代的《文献通考》载:当时全国有二十六种名茶,“东首、浅山薄则出光州。”明代出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较详细记载,河南通志记载当时河南地方的惟一名茶。罗山茶产汝宁府信阳州。”信阳地方志载,信阳茶曾以“小把茶”、“本山茶”为名。生长鸡公山和黑、白两龙潭的有101株千年的“茶树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了。由于饮茶之风风靡民间,茶叶的消耗量骤增带来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因种茶使一些地方易名,如罗山县彭新乡有个茶山村,明代时周围几架山全部是茶叶,因改名为“茶山”,鸡公山下有个大茶沟,那时也是因为满沟都是茶叶,群众将这条沟叫“大茶沟”。还有不少村名、山坡名易名为茶棚、茶坡。由此可知当时茶叶生产之盛况。

  郑日奎说:信阳茶“风味敢与蒙岭争”

  到了清朝,茶艺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但有传统绿茶,还生产出了以发酵的茶叶制成的红茶和半发酵的乌龙茶,还有花茶和黑茶等。昔日的团茶不复存在,绿茶的品种增多。喝茶方式由过去将团茶打碎经过碾末再用壶去煮开,去汤末改为将茶叶直接放进茶杯,注入沸水即饮。信阳茶在明代片茶、散茶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工艺,生产成了类似如今的毛尖茶。

  清代诗人郑日奎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诗人,他曾来信阳目睹了当时信阳人民因六大土特产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其中就有罗山的灵山茶。为此他作了《信民谣》诗六首①。其中吟《灵山茶》的诗云:

  灵山茶,浪得名,一壑鲜芽曾几茎,

  风味敢与蒙岭争,长官徇名不问实。

  公私食用皆取给,群豪茗战华轩时。

  山氓痛哭那得知?

  从这首诗我们可得知,灵山茶有名气。关于灵山茶还有一个浪漫的传说。宋代的杨八姐游春曾到灵山,在灵山南坡训练杨门女将。有一次杨八姐到灵山中去小便,从此以后那个地方经常是云雾缭绕,那片茶园的茶叶也格外香甜,当地人和外来人买茶叶都申明要“杨八姐尿尿那个地方的茶叶”。那是一片只有几亩大小的茶园,鲜芽自然不会多,但其风味敢和当时天下名茶蒙岭茶争高下。一些长官为求得山茶,争争斗斗,甚至你哄我抢,在缺货时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听说是灵山茶就要。当时官府、私人待客,都以灵山、车云等山的茶为荣。可有谁知道当信阳茶在华轩与其他名茶争高低的时候,那些辛苦耕耘的茶农因被掠夺一空,却在失声痛哭。由此可知信阳茶在清朝就是与最好的蒙岭茶不相上下的名茶。

  信阳茶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的色、香、味俱佳,深受人民的喜爱,上白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均爱饮信阳茶。这样一来,极大地促进了信阳茶的发展。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志士仁人筹资在信阳开辟新的茶园,卉设茶社。蔡和林、彭培祖等人先后筹资在信阳建起了大面积茶园,开设了元贞、广益等八个茶社。给信阳的茶叶生产,制作工艺都带来了繁荣的景象,信阳茶开始起飞了。

  信阳毛尖,当代绿茶之冠

  信阳,这块处于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的182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茶的故乡,茶就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繁卫着。由自然中的植物走向药房,进而成为向达官贵人进贡的保健贡品,继而成为文人墨客陶冶情操的饮料,最后作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开门七件事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

  解放后,茶也跟着人民的翻身而扬眉吐气,成了信阳人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从1992年起,每年的5月15日来自海内外的贵宾和信阳七百多万儿女为茶庆祝节日。信阳茶由驰名神州而跻身于海外。1991年在北京信阳毛尖茶新闻发布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彭冲、周谷城、严济慈、雷洁琼、宋健、陈俊生或到会祝贺,或题词嘉勉。彭冲副委员长的题词是:“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信阳繁荣”;周谷城副委员长的题词是:“雨阳时若,品物咸亨”;严济慈副委员长的题词是“振兴老区,脱贫致富”;雷洁琼副委员长的题词是:“淮南茶区,信阳第一”;国务委员宋健的题词是:“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经济”;国务委员陈俊生的题词是:“搞好多种经营,发展老区经济”。

  千古名茶,今朝生辉,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优质,饮誉国内,蜚声海外,畅销全国二十九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远销日本、美国、西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为了争先购得信阳毛尖春茶,先后有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通过驻华大使馆给车云山等茶场寄来画册,相约提前购买信阳毛尖特级茶。如今的信阳毛尖已从淮南茶中第一,跃为中国绿茶之冠,走向世界,成为各国共同喜爱的饮料。(作者:黄元尧)(原标题:源远流长信阳茶)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浉河区档案信息网(2012-09-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