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朱清山:人生如药求“地道”

2013/9/3 9:26:03 点击数: 【字体:


  他大半辈子都跟药材打交道。一麻袋药材,他只要用脚踢几下,听声音就能判断出含水量;一颗枣大的槟榔,他能手工切出170余片,刀刀见白,片片见边,薄如蝉翼,轻轻一吹就随风飘飞。

  这种神奇技艺,对朱清山老人来说,就如常人吃饭用筷子那般平常。他从14岁入行当学徒,到如今81岁依然坚持在中药炮制的一线。随着时光的流转,中药炮制技艺已在现代的繁华中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但朱清山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工艺虽繁却不能少人工。禹州自古就有‘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美誉,可以说,这正是禹州中药炮制技艺的独到之处。因此,要做这一行,就必须恪守祖训,遵古炮制,因为做药就是做良心。”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朱清山看来,人生如药,做人、做药都是一个道理。从业近七十载,时间的这枚“印章”也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两个字——“地道”。

  初入药行

  “师傅一开始就教育我,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7月11日,在充满中草药香味儿的禹州市朱阁镇河南省青山药业有限公司的大院中,记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老药工。虽已到耄耋之年,眼前的朱清山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头发几乎全黑,皮肤呈小麦色,步履轻快、精神矍铄。交谈中,老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让人倍感亲切。

  1931年,朱清山出生于禹州市朱阁镇朱阁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父亲都是中医,由于从小耳濡目染,他很小就懂得不少中医中药知识。但为了能严格要求自己,学到真本领,14岁那年,朱清山就到禹州市城关老字号药棚“元丰祥”当学徒。

  那时,在药棚当学徒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日子也分外清苦。朱清山回忆说:“当学徒第一年晚上睡地上,一年后可以睡在柜台上,待遇提高了;两年后可以睡在柜台里边,说明学徒已经取得老板的信任;三年后才能睡在屋子里的床上。”

  少年时期,朱清山就是个有心人。白天,除了干好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外,他还在师傅抓药时仔细观察,把步骤默记于心;无论炮制饮片,还是蒸、炒、炙、煅各种操作,他从不漏过任何细节,脏活儿累活儿总冲在前面。过了大半个世纪,朱清山对学徒时切药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当时药棚的门口支有刀具,我们学徒只要有空,就赶紧过去练习切药。晚上我们还要趁着油灯的微弱光亮切药,往往是刚开始切,师傅就把灯吹灭了,让我们凭自己的感觉切药,那时常常会不小心切到自己的手指头。”

  至今,在朱清山的左手上依然可以看见不少当时留下的刀痕。与他同批的学徒还有一人,不到半年时间就辞工了,他却坚持了下来。他用勤奋和才智赢得了师傅的赞赏,在后来的日子里,师傅也将中药炮制的全过程倾囊相授,为朱清山的中药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三年学徒生涯,朱清山说最大的收获是在从业的最初阶段即明确了中药这一行的道德底线。“这行的服务对象不一样,是病人。所以,师傅从一开始就教育我,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你要是做了坏事,别人不知道,老天爷都知道。”在朱清山看来,技术固然重要,但所有的技术、知识,都要围绕“治病”这一目的展开。“用药选地道药材,炮制过程精益求精,学这些本事就是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要是在制药上赚昧心钱,那就是良心的缺失,俺不能干,也不会干!” 朱清山说。

  九蒸九晒

  “只有遵古炮制,精心做药,才能实实在在地弘扬中药文化。”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炮制是指通过选、洗、泡、切、煮、蒸、炒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加工,以祛除毒性、提高药效,同时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在药棚学到中药炮制技艺后,朱清山先后到几家药材公司工作。2005年,依托药王孙思邈之灵气和禹州特有的中药文化,退休在家的朱清山在自己的家乡——朱阁镇,创办了河南省青山药业有限公司。“把企业建在自己的家乡,不仅是为了将禹州传统中药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能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朱清山说。

  经过多年的实践,朱清山不仅娴熟地掌握了药材的鉴别技能,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炮制经验。最让朱清山老人得意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他成功地恢复了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

  “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禹州九蒸九晒熟地黄的传说在全国医药界广为流传。据记载,禹州熟地黄始于药王孙思邈,由于工艺极为独特,质量上乘,曾经名传海内外。在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禹州历史最长、最有名气的赵隆太中药堂生产的“赵隆太熟地黄”,在德国柏林“万国博览会”上参展,引起轰动,被列为清宫贡品。可惜的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由于多方因素,其炮制工艺技术彻底失传了。

  2007年,在经过十年的辛苦试验后,经过了九蒸九晒,朱清山终于成功地制成了九蒸九晒熟地黄。国医大师李振华品尝后赞许地说:“别说在河南,就是在全国我也没有品尝过味道这么好的熟地黄,这才是药王描述的九蒸九晒熟地黄。”也正是在李振华的推荐下,由朱清山监制的熟地黄直接向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供货,一时成为中药界的美谈。

  朱清山告诉记者:“传统的炮制技艺是九蒸九晒,少一道工序都不行。在恢复的试验阶段,我曾经试制过八蒸的熟地黄,但是无论是颜色还是味道,都达不到‘黑如漆、明如镜、甘如饴’的标准。在试制成功后,不仅味道酸甜,而且补益性明显增强,功效可比人参。”

  据了解,中药炮制历史久远,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对中药炮制已有详细的记述。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记载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与技术。朱清山说:“在古人的记载中,基本上是一药一法,即每种药物都有专属的炮制技艺。虽然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炮制技艺在不断变化,但是炮制的程序、火候等基本还是没变,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所以说,只有遵古炮制,精心做药,才能实实在在地弘扬中药文化。”

  作为一位中药炮制技艺方面的专家,由朱清山炮制的祛毒清半夏,曾在全省的质量抽检中成为唯一合格品;而由他创办的河南省青山药业有限公司,更是在全省第一个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中药饮片民营企业。2009年,朱清山被评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技艺传承

  “我的技艺不仅要传子女、传徒弟,还要传社会。”

  千百年来,禹州演绎了“药不经禹州不香”的神话,这一方面是因为禹州浓厚的中药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独特的中药炮制技艺。但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现代制药方法趋于“常规化”,传统的“一药一法”的制药模式已处于萎缩的濒危状况,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

  针对当下的中药材市场,朱清山毫不讳言地说:“现在从事中药材加工的企业不少,但真正懂行的人不多。比如,在浸泡一些药材时,泡一会儿就要把药材翻翻,直到药材把水吸收完,这叫‘药透水进’,这样浸泡的药成分不会流失,药效好。但一些药商可能会泡一会儿就把水倒掉了,这样,药材的一部分有效成分就随着水流失了,药效就不会很好。像这些知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求真,必然伴随着恶假。正如在药物炮制时首先要挑选地道的药材,对中药炮制技艺的传承,朱清山老人一直恪守着自己的标准。他的徒弟李敏生告诉记者:“刚开始跟着师傅学的时候,有一次药材没有洗净,师傅品尝后就立即发现了问题,并且严厉地批评了我。”朱清山深有感触地说:“教徒弟不仅要传技术,更要教品德。从业几十年了,只要是我亲手炮制的药材,都是我自己先品尝。哪怕三年不开市,吃得稀一点儿,咱坚决不做假药。因为做药就是做良心。”

  然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于现在中药炮制技艺的式微,朱清山也有着自己的无奈。“我这两年的生意也不好做,一是现在行业里药材质量好坏不一,我的药虽好,但是成本高,有些人嫌不赚钱只进劣质的药,这样就很阻碍企业的销售。二是人才问题,中药这活儿不下苦工夫学不好,现在很少人能坚持下来,我很愿意教,但是学的人少啊!”朱清山感叹道。

  “有困难不怕,最怕没信心。我这一路走来,最不缺信心!”面对困境,叹息片刻后的朱清山老人很快又乐观地说,“以前药材加工都是家庭作坊式,工艺要保密,传内不传外,我就不这样看。为了中药的更好发展,我要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不仅传子女、传徒弟,而且要传社会。我现在年纪大了,就是希望能够抓紧办一个培训班,让更多的人来学中药炮制。”(本报记者 吕超峰 通讯员 连照泽 摄)(原标题:朱清山:人生如药求“地道”)

朱清山:人生如药求“地道”

朱清山(右)与徒弟李敏生在交流。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许昌网(2013-07-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