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熟地黄可不一般,选料上品淮地黄,经精制、浸泡后,用铜锅、铜笼蒸九遍晒九遍,总共80道工序,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眼前这位提起中药就滔滔不绝的老人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清山。
盛夏之际,在充满中草药香味儿的禹州市朱阁乡“河南省青山药业有限公司”的大院中,记者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老药神”。这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眼前的朱清山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头发几乎全黑,皮肤呈小麦色,步履轻快、精神矍铄,交谈里不时发出爽朗笑声。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中药界摸爬滚打六十载,从学徒到老板,他练就辨药制药一手绝活;从药工到经理,他会创新增效益;从商业到工业,他靠诚信兴药业,成就了禹州中药界一个不老的“神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个小小槟榔核竟然能用切刀切成百来片,若不是亲眼看到,记者还真不敢相信,尤其这还出自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之手。“机器不过切三四十片。过去当学徒,老板不让使油灯,很多时候,我都是摸着黑切的”。朱清山边切边向记者说道,一大篓槟榔一会儿工夫就切完了,拿起切好的槟榔片,薄如纸、轻如羽、透如纱,隔光透亮、一吹即飞。如今在中药界有这样的功力的人可是屈指可数。要问如何练就,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得从他14岁那年说起。
1946年,年仅14的朱清山就进了爷爷、父亲都帮工的禹州市城关老字号药棚“元丰祥”当学徒。那时,朱清山的父亲朱传义已经在禹州中药界小有名气,小清山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就聪明懂事,办事有“眼色”,腿脚又麻利,到药店不多时,没上过学的他,硬是将店里所有种类的中药名字以及它的药理作用背得滚瓜烂熟,有些药名不会写,他就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下来,每天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他父亲也发现了他在药上的钻劲儿,觉得儿子是个做中药生意的“好苗子”,就很放心将药店的事务交给他处理。
随着药业事业的发展,禹州城里相继发展起来了不少“中药行”,久经磨练、独掌绝技又会做生意的朱清山靠卖大蒜一点点攥来的钱在禹州城里开办了自己的“三合永”药铺,不到20岁变成了禹州城里药行的小老板。“当时禹州中药材在全国各地是出了名儿的,历史上药王孙思邈在禹州影响很大,有‘药不过禹州不香,药不经药王不灵’的名言流传,发展早、技术好的禹州中药业引来全国各地药商的青睐,人挑畜拉,热闹非凡。”当时,朱清山的药业生意十分火红,不仅因为他辩药能力强,他踢一脚麻袋,就知道药里的水分,听一下杏核就知道杏仁的大小甜苦。更重要的是他讲诚信,重质量,从不卖假、掺假。“这是做人的道德,在药上赚得昧心钱是良心的缺失,俺不能干,也不会干!”老人家坚定地说道。
“传祖训守诚信,辨药物修道德”
“后来,国家实行了对原工商业的改造,我被禹州国营医药公司录用,就成了一名社会主义的新型工人。”就是这样,在国营企业的37年中,朱清山从一个药厂工人慢慢走上了禹州市药材公司经理的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吃大锅饭”的年代,工人有不少闲暇的时间,朱清山却在工作之余将这些时间好好利用起来,由于文化功底浅,他就借助字典,硬是下功夫啃下来三本砖头厚的医学书籍,学着学着就入了门,他有依据家传的秘方融入医理、药理,经过百次实践、修正,终于学会了加工炮制中药、丸药、膏药、饮片,最终掌握了一套自己的“独门绝技妙法”。中药一经他手,并别具特色,患者已经服用,便赞不绝口。几年下来,他炮药、制药、鉴定药在禹州出了名,从学徒到同行同事再到相关领导都十分佩服。1988年获得了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主管中药师”的荣誉称号。在52岁时当上了公司业务副经理的职务。
在药界干的时间长了,走在街上大家便会亲切称他为“朱老师,老朱”,可是86年的一个春天,公司年轻人一句“老朱”,让他对着镜子想了好久,“再过不久我就满52岁了,人说五十而知天命,回想这一路走来,我纵有两手绝活,可到底给社会多大的贡献呢?”想起眼下的药材景况,更令他心旌鼓荡。
丰富的阅历,过硬的技术,充分的信任,在大家的拥护下,领导决定让他试试自己的“特区政策”。“我到过很多地方,深圳给我印象很深,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还不为接受,大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局限之内,要想发展生存,必须改变经营的模式。”于是他按销售给提成,这在当时可是破了先例。“我当时可是充分做好了吃官司的心理准备啊!”朱清山笑着说,“可年底一算账公司实现了纯利润24万元。”“24万元?”“是啊!24万元,在九几年可是一笔不晓得数目喽!”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原本赔钱的国营药材公司,转亏为盈,第二年公司实现了纯利润32万元,第三年,全省医药系统号召“学习朱清山”。问到他的秘诀时,他说“其实很简单,用真诚换真诚,用信誉换信誉。以前如此,将来更如此。”1990年,禹州中药业公会成立时,大家一致推选他为会长,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宣传,朱清山不断克服困难,使得中药业健康发展,多次受到了许昌市工商联的表彰。
“退休不退志,创业再奉献”
按照国家的政策,朱清山60岁就退休了。面对孝顺的儿女、和顺的家庭,奋斗一辈子的他也该好好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可闲不住的朱清山对着突入其来的“闲云”,仿佛笼上了一层“阴云”。一连几天吃不香、睡不着,心里难受的。“我现在还能动,不能就这样闲在家里啊!”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决定以后不仅要干好会长,还想开一家属于他个人的中药材公司。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开始张罗这事。终于在1994年,经过多方努力,由朱清山领办的禹州市中药材贸易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老朱又开业了!”以前的客户争相传播这个消息,不久,朱清山的公司就门庭若市。他重诚信、保质量的经营之道迎来了更多的客户,生意慢慢地做到了六省两市。但他并不满足,他想把禹州的药业做大、做强,筹措了1000多万元,在自己的家乡——朱阁乡,创办了“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把企业建在自己的家乡,不仅是完成自己年轻时的愿望,而且还能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留住人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朱清山说道。
为了更好的发展,2006年他将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与禹州益众医药有限公司(禹州市中药材贸易公司)进行了业务联合,实现统一管理、联合经营,更加促进了公司进入“快车道”发展。青山药业是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在全省第一个通过中药饮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恢复了禹州“四大九蒸货”的生产,率先把中药传统炮制技艺融入到了现代中药炮制的现代化生产,使得禹州中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不仅如此,作为一位中药炮制技艺方面的专家,他炮制的去毒清半夏,质量抽检在全省唯一合格,2009年朱清山以80岁的高龄,荣获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
有了如此成就,朱清山仍不满足,2010年8月他赴日考察中药在日本发展情况。 2011年3月参加央视“欢乐中国行”,现场表演中药传统切工“百刀槟榔”技艺震撼全场,“我人虽老,但心不老,对于学习和工作,特别有劲头儿”。
“不过这两年的生意也不好做,一是现在行业里药材质量好坏不一,我的药虽好,但是成本高,有些人嫌不赚钱只进劣质的药,这样就很阻碍自身企业的销售,而且也不利用整个药材市场的发展。二是人才问题,中药这活不下苦功夫学不好,现在很少人能坚持下来,我很愿意教,但是学的人少啊!”83岁的朱清山老人眼里闪过少有的无奈。
“咱这10月份不是又要开药交会了吗?要是有人投资,我们就能将品牌做大做强,我有好手艺,假药再猖狂,好药也不怕没市场,但是目前我们的经济实力离大企业还差得远。”朱清山目光炯炯地说,“还有就是人才,以前药材加工都是家庭作坊式,要保密传内不传外,我就不这样看,为了中药的更好发展,我要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第一传子女,第二传徒弟,第三传社会,将来办班,让更多的人来学中药。”如今在他的企业里,不仅有家庭成员、亲戚、学徒,还吸纳了社会上上百余名闲散人员来打工,为禹州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困难不怕,最怕没信心。我这一路走来,最不缺信心!”朱清山最后向记者说道,脸上依然挂着那灿烂的笑容,采访结束后他一直送到大门口,夕阳下老人坚强而挺拔的身影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朱清山先生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孜孜以求的奋斗创业史,也是他对禹州中药产业的奉献史,这位中药界的传奇人物,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青”山不老,流“水”长流!(作者:朱清 连照泽)(原标题:“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