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禹州群众加工“三粉”鼓起“钱袋”

2013/9/13 16:06:09 点击数: 【字体:


    过去提起红薯,好多人感到胃酸,因为前些年生活水平低,大多数农村人都是在“红薯窝窝”堆里度日子。可近两年,禹州人靠红薯搞起“三粉”加工,而且活儿越做越大,不仅办起了“三粉”加工厂,生产的小包装粉条还远走高飞,成了城里人爱吃的“滋补品”。禹州农民靠“三粉”加工,渐渐鼓起了钱袋子。

    “三粉”加工主要是用红薯制品制作粉条、粉丝、粉皮。目前,禹州粉条远近闻名,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的一项主导产业。

    提起“三粉”加工,禹州市古城镇党委书记李清堂最有发言权,古城镇属山岗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种红薯。李清堂说:“种啥都要种出名堂,现在不是搞结构调整吗?咱就靠加工红薯带领群众致富。”他带上几个红薯种植大户,专程到河北卢龙县、昌黎县和山东招远县、泗水县,先后考察了1个“三粉”加工机械生产厂家和5个“三粉”生产厂家,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桐树张村的刘本干不满足于小打小闹,投资20万元兴建了“河南省禹州市金庆食品有限公司”,并被国家商标局注册“金庆”商标,精细加工,小包装上市,很快打入省外市场。刘本干的成功,使禹州人看到了薯制品加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禹州市委、市政府通过考察论证,看到了“三粉”加工业在该市存在的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全市红薯种植面积达38万亩,遍及20多个乡镇;二是当地农民有“三粉”加工传统;三是市场潜力大,群众有积极性。为此,市里决定把“三粉”加工作为农业的“四大振兴工程”之一来抓。

    笔者日前在禹州市朱阁乡、古城镇、小吕乡看到了当地农村薯制品加工的一片繁忙景象。在朱阁乡吓水河村,当地的老农说,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有3—5亩红薯,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一直忙到春节,现在有了大型机械设备,自家的红薯不到一个月就可忙完,每个农户可增收3000—5000元。目前,禹州市“三粉”加工企业达30余家,产品远销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农民靠“三粉”加工鼓起了钱袋子。(原标题:禹州群众加工“三粉”鼓起“钱袋”)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01-01-0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古时的宫廷贡品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