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祖籍夏邑县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它以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海内外的宾客前来观光。而来到这座小城的客人,都会慕名品尝一种特别的风味小吃—— 汤。
啥汤? 汤!百余年来,人们一面喝着汤,一面津津乐道地猜测它的由来,琢磨它的味道。它像谜一样撩拨着人们的好奇心,滋润着人们的生活。如今,走过漫长历史的汤已不仅仅是一种汤,更是一种厚重悠长的文化……
两则动人的故事
故事之一:1998年10月28日至31日,“儒商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夏邑县孔祖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位友人在酒店里吃了两天的宴席后,感到有些单调,想找点与众不同、风味独特的小吃尝尝。第三天早上,在夏邑县接待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个门面很小、设置十分简陋的包子店。
几个外国朋友围坐在一张条形桌子上,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巴掌大的包子店里,会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不大会儿,一托盘水煎包端到了桌上,老板还特意给剥了几头大蒜。5个人夹起包子尝了尝,纷纷点头称香。他们操着生硬的汉语问接待人员:“好吃的,是这个吗?”
接待人员笑着摇了摇头。又停了片刻,5碗热气腾腾的汤端了上来。几名外国朋友歪着头看了看盛汤的粗瓷碗,又凑近闻了闻,对这糊状的色泽并不好看的汤感到很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接待人员说:“这是我们夏邑县的风味小吃,名字叫汤,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几位外国朋友仍不明白,让接待人员请出50多岁的店老板讲解汤。老板讲道:“汤的用料主要是羊肉、牛肉、鸡肉。作料有草豆蔻、高良姜、桂皮、丁香、生姜、麦仁、大葱、茴香、胡椒、辣椒、面粉、粉面等。将以上主料、作料下锅,先大火,后小火,再微火,经10个多小时的煮熬,然后盛出撒上香菜,浇上小磨香油、醋即可食用。”
听完老板的介绍,5位外国朋友似信非信地尝了一小口,咂了咂嘴,他们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个净光,然后对老板说:“再来一碗!味道真是太神奇了!”
几位外国朋友在夏邑开了5天的会,接连3天去喝了汤。
故事之二:1995年冬的一天10点多钟,一辆郑州牌照的桑塔纳轿车开进夏邑县城,径直驶到一家卖汤的小铺停了下来。车上下来4个男女,他们问:“老板,汤还有吗?”
店老板摇了摇头,4人脸上现出失望的神情。其中一位说:“老板,俺是专程从郑州赶来的,能不能再给俺做点?”“那可要一夜的工夫啊!你们那么喜欢喝夏邑的汤?”老板问。他们说,他们的母亲10年前来夏邑喝过汤,现在病危了,想再喝一碗,他们兄妹几个于是就开车赶来了,没想到汤已卖完。说到这里,那个20多岁的女孩子掉下了眼泪。店老板被他们的孝心所感动,带着他们跑遍了夏邑县城,最后总算买到了两碗汤。
几个不同的版本
汤味美鲜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汤是谁发明的呢?
版本之一:战国时期,兵荒马乱,有支部队被困在大山里,粮食吃光了。在饥饿的驱使下,士兵们猎获了野牛、野羊,架起一口大锅煮起来。由于太疲乏,他们都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一醒来,士兵们发现锅里的牛、羊都煮成了糊状,无奈之下,他们往锅里放点盐和作料,每人一碗分喝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汤分外好喝,喝完后胃里非常舒服,而且神清气爽。大家赞不绝口地纷纷说道:这叫啥汤呢?想来想去,有个士兵说,既然大家都想不出个合适的名字,那就叫“汤”吧。
20多天后,士兵们又如法炮制,并向山里的老百姓要了些小麦放进汤里,煮好后味道更加鲜美。后来,山里的老百姓也学会了这种煮法,从此汤便流传了下来。
版本之二:古时候在江苏沛县,有个干屠宰生意的回民,他嗜赌如命,因此耽误了不少买卖,也没有赚到钱。有一次,他煮了一锅牛肉、羊肉,生上火后,他便去邻居家打牌。这一打就忘了时间,从早上一直赌到傍晚,等他返回家中时,锅里的牛肉、羊肉已煮成了糊状。他垂头丧气,为又要赔一笔钱而后悔不迭。为了减少损失,他决定把这锅“肉糊”当食物喝掉,可料不到的是,这“肉糊”竟然味美异常。他喝完这锅“肉糊”后,又熬了一锅,并邀左邻右舍前来品尝,大家喝后赞不绝口,问是啥汤,他摇头不知。大家一合计,就给这“肉糊”起名叫汤。汤因而流传下来。
版本之三: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到栗城(夏邑县)巡视。中午时分,他路过一家包子铺时,被里面飘出的一股浓浓清香所吸引。他拐进铺子里,问老板香气从何而来,老板指着一个大锅说:“香味源自锅中的汤。”
康熙让老板盛了一碗,一喝果然醇香清爽,他龙颜大悦,一口气喝了3碗,然后问老板汤的名字。70多岁的老板说:“我也不知道啊,我在煮肉时无意熬成这种汤,求皇上赐个名吧!”
康熙思索了片刻,说:“既然不知道是啥汤,那就叫它‘汤’吧!”
自此,汤在民间流传下来。
关于汤,还有很多的版本,发源地也不是都在夏邑县。然而谁也无法定论到底哪一种版本更接近事实真相。也就是说,没有人能知道汤的由来。夏邑县县志上记载的也只是汤的工艺及传说,没有确切的说法。这更使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两家生意红火的小店
苏家:在夏邑县,提起苏腊月,很少有人不知道。现年65岁的他非官非商,只是经营了一个“苏记老字号水煎包汤店”而已。由于他做出的水煎包、做出的汤味道纯正,鲜美爽口,因此得到大家的青睐,他也因此成了“名人”。
记者来到位于夏邑县城西北部的“苏记老字号水煎包汤店”时,刚好7点多钟,店内坐满了喝汤的人们,几个伙计忙得不亦乐乎。店老板是苏腊月的女儿,如今苏腊月只负责指导,不再亲自下手了。听说记者采访,女儿打电话叫来了苏腊月。
苏腊月面庞红润,声如洪钟,精神饱满。知道记者的来意后,苏腊月便滔滔不绝地叙述起来。
苏腊月家做汤是从他爷爷那辈开始的。那时候,他家里非常穷,难以糊口,爷爷便给人家卖包子、汤混口饭吃。苏腊月的爷爷是个有心人,边干边学,反复钻研,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来就单干了。手艺传到苏腊月的父亲这辈时,还是在街边搭个木棚,生意也不好,勉强维持生计。生意真正红火是从苏腊月这辈开始,他不断改进工艺,并在县城租了大房子,一家人全员上阵,很是赚了一把。
苏腊月至今还遵循着一条祖训:手艺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他的女儿虽然当了老板,但仍没有掌握烧汤的技术。记者问:“你的女儿有意见吗?”
苏腊月说:“有意见也不行,祖训不能改!”
苏腊月告诉记者,他从不将手艺轻易外传,因为他家的店是百年老字号,如果稍有差池,就砸了牌子。曾有个开封人找到他,说用他的老字号牌子,给他两万元钱。苏腊月说:“再多的钱也不行!我不能砸自家的牌子。再者我答应了,夏邑的父老乡亲也会骂我!”
任家:记者来到任家水煎包店的时候,他们的汤早已卖完了。55岁的老板杜桂兰向记者讲述了她家三辈做汤的历史。
杜桂兰的公公任德胜14年前病故,亡故时90岁。她公公小时候家里贫穷,仅有半间草房,16岁时在夏邑县城东关的一家包子铺打工。几年后,任德胜学会了煎包子、烧汤的手艺,便出来单干。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后来手艺传到儿子任福良这辈,生意也不好,两三毛钱一碗的汤,着实赚不到几个钱。但这是上辈传下的手艺不能丢,他坚持干下去。结婚后,他把手艺传给了妻子杜桂兰。两口子全心经营,并不断改进工艺,小店的生意渐渐兴隆起来。如今每天顾客盈门,应接不暇。现在两口子又将手艺传给了子女,店铺也开大了,名气也大了。
后记:喝过鲜美的汤,透过汤传奇的历史,记者发现了一种千百年的厚重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不单单属于夏邑人民,它应该传播得更远,让全国甚至世界人民了解它,享用它。
夏邑县餐饮业协会会长苏德锋告诉记者,夏邑县卖汤的有30多家,然而味道纯正的也就一两家,这种工艺不但要保护,而且要想方设法发扬光大,使它成为地方名牌,形成规模,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王守义十三香那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苏会长说,他正打算到外地考察,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争取做出汤材料,并积极向政府建议,把夏邑的汤推出去。
鲜美的汤盛上来。
(作者: 文/晚报记者 李双军 杨根生 实习生 郭林 图/晚报记者 魏文慧)(原标题:汤:香味从远古袅袅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