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麻花庄里话麻花

2013/8/23 16:52:35 点击数: 【字体:

 

     “吃着香嘣嘣,夜里能点灯,掉在地上全粉碎,放在屋内香气浓。”这是民权县王桥乡麻花庄村村民对自己所生产的麻花最经典的总结。作为商丘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特产,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发展怎样呢?

麻花庄里话麻花

  贡麻花生产车间。

    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民(权)菏(泽)公路西侧王桥集南部,有几间不太显眼的民房,记者几经打听,才知道这就是民权县贡麻花厂的厂址。

  现任贡麻花厂厂长、51岁的张瑞存首先向记者介绍了麻花庄的来历:清乾隆年间,乾隆帝南巡至黄河渡口,阵风飘香,见路旁一老翁在炸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从奉于皇上品尝,皇上顿感香酥味美,允入御膳。地方官员闻听此事,大喜,将当地生产的麻花作为贡品进献,受赏,皇上钦封该村为“麻花庄”。

  传说是美丽的,而多灾多难的黄河故道连年决口泛滥,致使当地百姓数百年来衣食无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麻花庄村村民才算解决了温饱问题。农闲季节,虽然家家户户都支上一口炸麻花的锅,但都是走村串巷叫卖,小打小闹,挣个零花钱。

  “最多的时候,我们全村有80多户、400多人生产麻花,但都是围着锅台转,麻花没有销多远,这和麻花庄的名气相差太大。”张瑞存说。

  一个人带动一个村的发展张瑞存当了多年的村干部,脑袋瓜比较灵活,具有较强的经商意识。他于2000年从村支书的位子上退下来以后,就把心思放在了麻花的生产销售上,以此搞活一方经济。

  其实,他们刚开始投入生产时的成本并不算太大,只需要支起一口大锅而已,关键靠的是传统工艺。

  前些年,麻花庄村的贡麻花虽然走向了大市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张瑞存就劝村民们要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把产品向外推销,可没有几个人听他的。于是,张瑞存就单枪匹马,背着麻花向外闯荡,到北京、长沙、西安、郑州等大城市,参加各种食品博览会和展销会。就这样,张瑞存把所挣到的钱全花到了广告上,打出了一个品牌。

  2002年,张瑞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注册,商标为“豫贡”牌。2004年,民权县贡麻花厂生产的贡麻花在河南省首届风味美食节上,被评为“河南风味小吃”。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麻花庄村的贡麻花已形成了系列产品,有牛肉味的、鸡肉味的,还有葱香味的等,并且已经向小包装精品发展。

  张瑞存的困惑与无奈

  虽然麻花庄村的贡麻花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名声在外,产品销往许多地方,但张瑞存的公司加农户的愿望一时很难实现。村里每家每户还是各自为政,单独生产。麻花庄村的贡麻花谁最为正宗,说法不一。

  张瑞存感叹这两年的生意太难做,他的贡麻花厂过去曾发展到6口锅生产,而目前只保留了2口锅生产。因为在这里干活,工人的月工资只能拿到500多元,好多人不愿意在这里干,到江浙一带打工去了。

  当记者问及张瑞存是否也有到外面发展的念头时,他摇了摇头:“我还从没有想过到外地,我的贡麻花只有在本地求发展。”

  记者用随身携带的电脑从互联网上搜索关于麻花庄麻花的相关资料,有将近200条。张瑞存看后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网络的力量会有这么大,这很好地宣传了他的产品。他说他办公室里的电脑还没有上互联网,他一定要尽快装上宽带,自己也办一个网页。

  让张瑞存感到最无奈的是,当地干部动不动就来他这里拿“货”,这些年来乡里一些干部欠他账太多,有七八万元。从张瑞存的谈吐中,记者感到张瑞存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大潮有点不合拍。他说记者都是找到他写稿,包括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致富经》栏目也是主动找到他采访的。节目播出以后,他的手机快被打爆了,有加盟的,有要货的。所以他认为产品的知名度已经够可以的了。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麻花庄村的绝大多数村民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而他们生产的袋装贡麻花,却成了深圳航空有限公司飞机上的配餐食品,这确实让全村人高兴得几夜睡不着觉。

  据张瑞存讲,去年春节前夕,邻村刘庄村村民张本远带着一箱贡麻花到驻马店走亲戚,席间,亲戚的战

  友品尝过贡麻花后,大喜,赶忙找来包装袋,连声说道:“这就是财富啊!”原来,这位亲戚的战友是专门给深圳航空有限公司配餐部搞配餐的。他按照包装袋上提供的电话号码,当即与张瑞存进行了联系。今年3月份,他又亲自来到麻花庄村,考察了贡麻花的生产和质量情况。在深圳航空有限公司配餐部的招标会上,民权的贡麻花在4000多种食品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通过试用,贡麻花得到了乘客的好评。7月27日下午,一辆装载着麻花庄村人为深圳航空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1.8万袋麻花的大卡车,在人们的簇拥下缓缓驶离村庄。

  这一刻,必将载入麻花庄村的村史。

  发展之路在何方

  麻花庄村的贡麻花经历了260多年的沧桑,按理应该有过一定的辉煌,而记者在互联网上输入“贡麻花”进行搜索,除了几个月前的“贡麻花坐飞机”影响较大外,多年来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带“贡”这个金字招牌的麻花,可以说在国内数百家老字号的麻花生产厂家中独树一帜,为什么天津麻花、大营麻花等都已赫赫有名,而麻花庄村的贡麻花却还在当初的起步阶段徘徊?这个问题不能不带给当地政府和麻花庄村人深深的思考。

  作为记者,我们不愿涉及到更多的问题,我们只期待着贡麻花应该和它的名字一样响亮。(文剑 张浩哲 张宏建 文/晚报记者 杨根生 李双军 图/晚报记者 杨立学)(原标题:麻花庄里话麻花)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2006-02-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张弓酒三千年历史浸香豫东大地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